魏淑航
(國立昌原大學,韓國 慶尚南道昌原市 51140)
現階段,全球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貿易經濟聯系日漸緊密,伴隨而來的是日趨激烈的競爭。若想在全球貿易中搶占先機、把握主動權,就要深入理解與把握現階段全球貿易格局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是全球各國自身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石,關系到其自身貿易經濟發展水平[1]。對現階段全球貿易格局發展趨勢具備前瞻性眼光是各個國家發展貿易經濟的根本要求。基于此,本文剖析了現階段全球貿易格局的發展趨勢,深入探討了國際貿易經濟發展的全球化、一體化等趨勢,并對此提出我國在現階段發展貿易經濟的相關政策建議。
現階段,國際貿易已逐漸呈現出發展新格局,其中明顯特征為差異化與多元化。展開來說,多元化的經濟發展形勢已經取代單一的發展形勢,重要標志即是歐盟、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區三大世界經濟組織的成立與發展,其中歐盟標志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方向發展;亞太組織重視技術經濟領域的合作,自主性與開放性較高;北美自由貿易區則是成功助力北美地區經濟穩增長。雖然各個國家都在提高自身的國際貿易經濟水平,且沿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但是不同地區之間的貿易發展程度與發展規模存在不同的差異[2]。
現階段,全球貿易格局的主要發展趨勢即為全球化,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個國家通過國際貿易交流的方式不斷拓展自身國際市場,各個國際貿易企業不斷提高產品的國際市場地位。新形勢下,越來越多國際企業尋求與其他國家本土企業的合作,開辦合資公司,設計與生產合資產品,以此快速打入本土市場并穩定市場地位[3],合資公司的建設不僅有助于擴大產品交易范圍,也進一步降低產品制造、企業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經營效益。這種經營模式在跨國企業中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國際貿易手段。與國際企業合作也有助于本土企業自身的發展,鍛煉其業務水平,提高其市場競爭力,這意味著國際貿易全球化有助于國內外企業的互利共贏。
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國內企業和國際企業的合作關系日趨緊密,伴隨而來的是逐日增加的激烈的國際貿易市場競爭,在此過程中,缺乏市場創新力、適應力的企業勢必會被時代浪潮所淘汰。可見,新階段全球貿易發展給各個國際貿易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風險與挑戰。新階段為了搶占先機,占據國際貿易主動權,中國國際貿易企業應立足現實情況,積極把握發展機遇,主動迎接國際市場挑戰,深入分析全球貿易格局的發展趨勢與變化規律[4]。
現階段,全球貿易經濟發展的自由化程度日趨提升,為建立國際貿易組織、促進國家之間貿易合作提供了極大便利,因而,國際經濟合作組織數量、形式日趨增多。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為例,為了加強本國與周邊國家貿易合作關系,促進本國經濟發展,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且提高了沿線地區與周邊國家的外貿經濟水平,成效顯著,真正實現了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家之間的共同發展[5]。
但是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發展趨勢下,各個國家積極拓展國際貿易市場,發展外貿業務的同時,彼此之間貿易摩擦與合作問題也日漸增多,貿易壁壘的設置正是由于各個國家為了確保本國市場與對外貿易市場經營有序、利益不受損。大部分對外貿易摩擦問題不僅損害國際社會經濟與貿易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會引發諸多政治外交問題[6]。這表示,全球貿易自由化程度應設立一定限度,以避免過度自由化導致的諸多國際貿易經濟問題。現階段,為了減少貿易摩擦問題的發生,我國在與其他友好國家開展國際貿易業務合作時應保持積極健康的貿易理念,絕不違背國際貿易法律法規,堅定維護自身貿易權益,避免因貿易摩擦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隨著全球貿易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各個國家也已經認識到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重要性,因而現階段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合作、努力之下,全球貿易經濟發展規范化正不斷提高。全球貿易市場得到不斷擴大的同時,國際貿易市場的營銷交易規則也越來越完備。在市場道德、市場經濟、市場文化等多個方面,各國家均嚴格化、規范化管理國際貿易發展路徑[7],進而保證國際貿易市場符合世界各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規范化管理全球貿易市場也是現代國際貿易發展規范標準調控世界各國貿易經濟市場的能力的體現。
但是規范難免存在些許漏洞,讓利用國際貿易規范中的漏洞進行惡意競爭和謀取經濟利益的部分企業有了可乘之機,其中傾銷與反傾銷是最為常見的投巧行為。據統計,在傾銷與反傾銷案件中相較于發展中國家,西方發達國家取勝概率更高[8],原因在于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發達國家企業的發展時間更長,對國際貿易規范規則也更熟悉,也就更懂得如何利用規則漏洞來為自己謀取利益。因而,對于我國國際貿易企業而言,不僅要遵循國際貿易規范規則,也要結合國際貿易行情以及貿易伙伴國家的經濟水平,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對外貿易規則,以確保規則的科學性、時效性與可行性[9]。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全球貿易貿易市場內容與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傳統貿易模式難以適應現階段市場發展需求與交易需求,全球貿易格局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當前,數字信息技術深刻影響全球貿易經濟發展,成為其多元化發展的關鍵。在國家貿易中,數字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提高企業貿易業務效率、降低貿易成本、減少業務失誤的重要作用,不僅減少國際企業之間的業務交流談判的時間,也有效提高雙方的經濟效益。
在全球貿易市場中,電子商務貿易模式是現代數字信息技術與互聯網體系的代表產物之一,依托電子商務模式,各個國家電子商務平臺紛紛崛起,且發展成果顯著。部分龍頭電商企業日營業額可達到部分國家全年的國民經濟總和[10]。這意味著,現階段,全球貿易格局多元化形勢還將不斷得到強化。除了電子商務,未來國際貿易市場中還會涌現更多新型的貿易模式,這就需要各國國際貿易企業共同努力、不斷探索,時刻緊跟全球貿易發展步伐。
在應用科學技術方面,現階段全球貿易市場主要涉及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設備等方面,可見市場貿易正朝著科技化方向發展。以新能源為例,當前世界各國國際貿易企業大力推進太陽能資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進程,原因在于各國政府都高度重視新能源作為國力提升重要因素的發展,而太陽能資源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同樣,全球貿易市場科技化水平提升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弊端,正是由于新型科學技術的應用沒有先例支持,也沒有依托其開展國際貿易的案例可尋,這就可能導致貿易規則不完善、標準不健全等問題,進而在國際貿易市場中引發貿易糾紛[11]。現階段,國際貿易企業應緊跟貿易發展趨勢,加大科學技術研發力度,掌握先進技術,培養和引進技術創新型人才,利用科學技術維護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規避技術對業務的沖擊;此外國家也需要針對科學技術制定相應的政策以保護本土企業,以確保本國國際貿易的長遠健康發展。
現階段,全球貿易格局逐漸呈現區域化發展趨勢,且增長形勢迅猛。究其原因在于,為了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一些貿易大國建立了諸多區域化貿易經濟合作組織,開展區域化合作業務,以獲取更多經濟利益。一方面,國際貿易區域化有利于提高國際經濟發展水平,促進國際貿易業務的開展,且優于整體化國際貿易業務;另一方面,全球貿易區域化將可能導致壟斷市場的出現,阻礙國際貿易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國國際貿易企業應不斷努力以克服全球貿易區域化的弊端,制定相應的戰略性發展政策,以實現在全球貿易中的長遠發展。
當前,在選舉政治需求、民眾困頓以及國力相對衰退的共同作用下,美國去全球化主義有所抬頭,且影響范圍涉及各個領域。從全球化角度來看,作為全球經濟中重要角色之一,美國去全球化主義的不斷興起勢必會影響全球化的未來發展。短期內全球化會面臨動力不足的問題,在貿易領域,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諸多國家與其有貿易往來。若美國持續推進去全球化,中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將會嚴重損傷貿易全球化。美國去全球化主義的興起也會導致全球化理念發生變化,同時影響全球化利益的再分配。于中國而言,美國去全球化會導致中國產能利用率下降,增加就業壓力同時面臨大量出口外貿制造業倒閉的問題。
現階段,針對全球貿易格局經濟全球化、自由化、多元化、規范化、科技化以及區域化的發展趨勢,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應科學研判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長遠謀劃。
現階段,我國國際貿易經濟要想得到快速發展,首先應充分把握全球貿易格局的發展趨勢,推進與其他貿易伙伴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在對外貿易中,積極構建以國內循壞為核心、國內外相互促進為輔助的現代化經濟體系[12],不斷提高我國國際貿易的總體質量與發展規模。當前,我國正處于深化調整社會經濟結構升級轉型、發展方式不斷轉變的關鍵時期,加之對外貿易環境不確定因素的增多,積極開展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將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穩健增長。因此,我國應當把握與順應全球貿易格局發展的新趨勢,積極主動參與到國際貿易市場的競爭與合作的行列中去,并在其中理性做出國際貿易發展的戰略選擇。
現階段全球貿易格局區域科學化發展,加大現代科學技術研發與應用力度就成為了提高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技術水平與合作質量的關鍵,是確保我國在國際貿易市場的競爭與合作中搶占先機的必然要求。為了提高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的地位與競爭優勢,我國政府與國際貿易企業應重視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利用先進設備和科學技術提升產品的科學價值與附加值[13]。同時,應認識到人才是國際貿易行業企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參與全球貿易過程中,我國國際貿易企業應將部分經濟效益投入到人才引進、技術創新中,培養和引進創新型技術人才,引進和應用先進科學技術設備,以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為戰略性發展奠定人才基礎,切實發揮知識、人才、技術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并依托先進科技在全球貿易競爭與合作中占據優勢。同時,加大國際貿易產品與貿易模式的創新力度。當前,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這不僅利于提高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促進國際貿易經濟水平的提高,對世界科技進步做出貢獻,因而,在國際貿易創新方面我國應做出更多努力,進一步獲得成就。
在全球經濟貿易競合中,遵循國際貿易市場規則、規范貿易行為是首要前提,但是現有的國際經濟貿易相關法律法規與機制不可否認是有待完善的,難以妥善解決國際貿易糾紛與沖突,對全球貿易經濟發展形成阻礙。在對外經濟貿易中,我國應樹立有擔當有責任的大國形象,對建立健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法律法規與行業標準予以高度重視,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貿易經濟保障制度體系,積極參與到探索與制定全球經濟貿易規則與標準的進程中,對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提出建設性意見[14],以保障國際貿易經濟發展環境的專業、自由、開放與公平,促進完善國際貿易制度保障體系,進而實現國際貿易秩序的穩定發展。
為了順應全球貿易格局的發展趨勢,我國國際貿易企業應立足于經濟全球化視角,深入分析國際貿易市場需求,構建戰略發展體系,以實現本企業市場競爭力的穩步提升。當競爭力到達一定高度,企業在全球經濟貿易市場中能夠實現戰略性發展,進一步改善貿易效果,促進貿易目標的實現。另外,從企業角度看,我國政府應針對具有發展潛力的國際貿易企業,結合其企業發展現狀、特點、類型以及主要業務,并綜合現階段全球貿易格局發展趨勢,助力其制定相應的國際貿易經濟發展戰略,對優秀企業予以足夠的資金、政策等支持,幫助企業在國際貿易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實現企業戰略性發展。
在逆全球化事態中,歐美國家對經濟全球化的功利態度得以暴露,針對逆全球化趨勢,我國應深入研究,全面理性地考慮,深刻反思逆全球化的影響,并積極應對提出合理解決方案,提高人們對逆全球化的正確認識,以冷靜應對把握好全球貿易格局的發展趨勢,大力推動現代化建設,不斷提高適應新的經濟全球化的能力,積極參與和主導國際貿易規定的制定,以提升經濟全球化的品質,對自由貿易以及經濟全球化理念予以無條件支持,以建設互利共贏的開放式全球經濟。
進程不斷加快的經濟全球化趨勢推動國際貿易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各個國家與地區國際貿易企業也正面臨如何更好地與貿易伙伴開展對外業務。現階段,全球貿易格局的發展趨于自由化、經濟全球化、科學化、多元化、規范化以及區域化,同時面臨逆全球化趨勢增長,無論趨勢如何發展,國際貿易經濟發展都與各國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相關法律法規與行業標準完善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脫不開關系。在國際貿易市場發展中,我國國際貿易企業應當在發展中適應變化的局勢,在變化中謀求發展的先機,在先機中把握國際貿易的未來,在這過程中,應充分把握全球貿易發展新趨勢,加大現代科學技術研發與應用力度,建立健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法律法規與行業標準,同時構建戰略發展體系,以不斷開拓我國國際貿易市場,促進對外貿易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