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亞輝
在新時代經濟社會的發展下,對國有企業的要求也不斷發生改變。隨著黨中央對于國有單位內紀檢監督工作的重視,國有企業紀委作為黨內工作的重要監督體制,其監督責任的有效保證可以提高國有單位內的監督工作效率,對響應黨中央的全面從嚴治黨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下要求國有企業始終把紀檢監督工作作為企業的重心,在重視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監督的同時,發展好企業的監督體制改革是保證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亦可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源泉。
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國家越來越重視國企紀委的監督責任,對此國企紀委的監督手段也表現出了多元化落實監督的特征。尤其是相關的監督問責條例出臺后,對于國有企業的紀委部門來說,其不僅能使用傳統的監督方式展開對國有企業的監督,也能使用新型的監督方式用來全方位地展開工作,具體表現為傳統的信訪舉報制度和案件查詢制度作為國有企業的基本監督手段,加上新的約談檢查,派駐監督和接受檢舉等問責方式一塊落實國有企業紀委的監督責任,極大地方便了國企紀委的監督工作,對于提高國有企業的紀委監督責任落實和紀委監督工作發揮都有著重要作用。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落實其紀委監督責任是國有企業工作中較為重要的一環。由此看來,落實好紀委的監督責任,一方面能夠監督好國有企業中的所有職能的工作責任,監督好各單位需要履行的責任,有利于貼近黨中央對于反腐敗廉政工作的開展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國有企業紀委的工作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所以在搞清楚黨中央反腐敗政策和國有企業之間的工作關系后,再落實國企紀委的特殊監督職能,有助于讓國有企業在響應國家反腐政策的同時,進入飛快健康的發展。
由此可見,為了強化國家對于廉政建設的落實,國有企業的紀委單位需要加強自己監督職能的利用,在強化自身的監督責任意識后,可以更好地履行紀委的監督責任,從而可以有效地將監督工作的價值發揮出來,促使國有企業良性發展。
單一的監督機制并不能充分地對國有企業進行監督,個別的國有企業在領導機制上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表現在傳統的領導體制為發揮黨的核心理念,通常由少數人負責整個國有單位的重大事件的處理,這種集中的負責制度本身就缺乏科學的體制管理,所以說個別國有企業的領導反感監督制度的制約,使監督的工作無法很好地在國有企業中落實。這也是國有企業長期內部腐敗形成的原因,為改善國有領導對監督制度的懷疑和抵觸,就應該在健全權力監督機制完善的情況下,使國有單位領導接受監督理念的存在,改善其對監督體制不看重的觀念。
目前針對國有企業的監督工作來看,雖說國有企業內部設立了黨委、紀委和監事會等監督管理部門,專門負責對國有企業的財務,行政等項目進行全方面無死角的監督,但仍然有著重大部門領導出現貪污腐敗的現象,這說明國有企業的監督依然存在著問題。從國有單位體制上來說,紀委書記是受到同級別黨委和上級紀委的共同領導的,相應地就會在業績上有著雙重的考核項目,部分紀委書記還同時擔任著其他國有單位的職務,這就影響了紀委工作的深入開展,難以對高層管理人員進行監督。部分分管的紀檢部門工作人員沒有人事任免的權利,這直接導致其在監督工作時處處受到限制,不能有效率地全面展開監督工作。紀檢部門在履行自己的監督職責時,通常傾向于單一方面的監督和處理,不能較為全面地進行監督,難以有效地根治違法亂紀的行為。多元層級的國有企業模式,導致高層管理人員難以直接有效地對下層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同樣的下層工作人員也無法實時地掌握高層的政治動向,加上各部門之間的管理錯位也導致同級別之間的互相監督變得困難,就導致了不廉潔行為在國有單位的快速蔓延。
監督部門的領導干部自身的思想覺悟不夠,在面對社會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下的國有企業制度改革時,不能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監督工作,使得企業管理中的監督責任變得薄弱,不能更好地為企業健康發展和企業正常生產作貢獻。在監督單位中,因為監督上層怕被處分,監督下層怕丟選票,在上下都無法做到監督的情況下,導致監督部門的職能變成了空白,無力的監督約束,無法對違法亂紀行為造成約束。
想要在反腐工作中取得勝利,國有企業的紀檢監督人員就要在現存的法律下,將紀檢的監督工作獨立于行政的職權工作中,根據新的文件確定,紀檢監督工作在黨政部門的帶領下,進行新的優化創新制度改善。為保證紀檢工作在國有單位中順利執行相關的決策權和執行權,就需要對黨政人員和行政事務的具體監督,保證能讓紀檢監督人員對于財務、采購等信息的具體把控,對企業內部信件直接受理,通過強化紀檢監督工作制度,能讓獨立于黨政部門的紀檢方式得到有效的發揮,擺脫行政上的干擾,做到真正監督工作。
為保證監管制度的全面落實,需要國有企業監管部門以合理的手段,保障權力的運行,更要求國有單位各級領導明確權利的履行責任和落實職能權利的制度。由之前的關注企業規模效率變為如今的關注質量效益,不僅要保證國有企業經營的合法性,還要國有企業做出有利國家人民的活動。使國有企業明確自身面臨的問題,確定自身所需要履行的任務,劃清職責的供需邊界,按照權責法定的原則,時刻監督責任在具體工作中的落實。紀檢監督管理需要根據職能轉變的情況,實時地對監督清單進行調整,在優化自身監督機制的同時,明確好紀檢監督的監管職責,督促職能部門履行專業管理職責,切實發揮職能監督作用。
在目前激烈的反腐敗斗爭中,受到黨風廉政建設的影響,社會上對于國有企業的紀檢監督工作做出了更高的重視,怎么從根本上解決掉腐敗問題,仍然是當前紀檢監督部門的工作重心。在面對多樣化的企業內部行政問題的查辦和懲處,針對有關部門的信息收集和群眾的集體反映,重點將涉及的問題案件進行查處,做好面對不同級別涉案人員的懲處力度和懲處方案。關注在現代化經濟發展下的信息化建設,運用網絡資源共享,與地方公檢法建立信息協同機制,大數據處理進行收集國有企業內部涉案人員的違法行為,做到第一時間掌握問題線索,嚴格懲處。
一味地利用紀檢監督工作來遏制違紀違法的行為,是無法將其徹底根除的,再強大的監督工作可能在一時能讓違紀違法行為得到制止,僅靠紀檢監督部門無法做到全面監督,這樣的情況下國有單位內部必然還會產生違法亂紀的行為。針對這樣的現象,第一,需要重視企業領導干部的自身覺悟和思想,在提高領導干部的思想防線后,能有效地提高整個企業內部的政治覺悟和廉潔從業意識,通過學習相關的政策法規,展開全面的警示教育。在典型的案件分析中,要特別強調違規違紀的危害和拒絕腐敗的應變能力。第二,要有目標有重點地對部分黨員干部進行約談,加強教育監督和廉潔警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杜絕一切違法亂紀現象的產生。切實鞏固好領導干部的拒腐防變意識和行動自覺,對發現的違法亂紀行為進行堅決舉報,以增加紀檢監督工作的成效。第三,在重大節假日開展有針對性的廉潔教育,聚焦近期典型案例,結合企業的廉潔風險點,對案件進行深入剖析,以案為鑒,警示關鍵崗位人員。
新時代的發展下需要新的紀檢監督工作的介入,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怎樣推入紀檢監督工作,怎樣通過優化的監管制度和監管方案來對不同的國有企業進行監督,是紀檢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國有企業內的多部門多層級的模式,需要國有單位做出先進的融合性改革,在加強各個部門的專業監督下,需要將問責處罰的機制流程共享,發現問題,促進整改,能更好地發揮紀檢監督部門的工作成效,減少問題發生。在相應的違法案件中的查處中,必須做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作用,切實提高紀檢監督的工作水準,使之更好地推動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推動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