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立功
青年干部是企業發展的骨干力量,是做大做強企業的生力軍,做好廣大青年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對于提高青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具有積極作用,而且對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已處于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給企業青年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由于現在企業青年干部基本屬于獨生子女,且在物質上整體富足,個性化的性格使他們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平時喜歡將工作與生活進行明顯區分,普遍拒絕加班,不愿意因工作而打亂自己的生活計劃。
企業青年干部主要分布在基層一線、管理、技術崗位,學歷主要為本科學歷,也有碩士、博士學歷。作為充分享有知識的一代,他們思想活躍且具有較好的基本素質,更愿意接觸新興事物,由于較早接觸網絡,思維也更加敏捷,在工作中更能快速準確地獲取、接受和利用新信息,且能提出更多新想法。他們慣用年輕人的思維去看待問題,對企業傳統的管理方式存在不理解的地方。
目前企業青年干部除了約定的薪資外,最關心的是職業晉升通道,更加注重付出與收獲的對等,反感“畫餅”,缺乏淡泊名利和奉獻的精神。但是,由于剛畢業,知識結構相對單一,自身期望與現實存在一定偏頗。同時,在勞動紀律、工作任務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存在上班遲到、早退、串崗的情況。
當前,企業青年干部普遍多才多藝,自主意識強,不輕易認同和盲目服從,有想法。在工作中有不服輸的勁頭,喜歡追根溯源,在工作中碰到困難,自信心受到打擊后,以往的熱情很容易轉向消沉。
企業青年干部正處于從陌生人到企業人的轉變過程中,在價值觀上,也處于個人價值與企業共有價值觀的磨合期,因此,在企業青年干部身上呈現出矛盾的特點,即自身知識結構與工作需要之間的矛盾;自我評價與自我管理能力的矛盾;個體行為習慣與企業行為習慣之間的矛盾。因此,利用青年干部接受程度較高的互聯網+思政工作,加強青年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對于提升青年干部知識技能,凝聚企業發展合力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計算機、手機等信息終端已得到廣泛的應用,企業青年干部由于受教育程度高,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已習慣利用計算機、手機及各類APP(如微信、微博、QQ 等)來接受與傳遞相關信息。在此背景下,企業青年員工思政工作,可以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信息傳遞渠道,進行創新升級,通過利用新的信息傳遞渠道,可以實現輕松、愉快地向青年干部傳遞思政工作內容。同時,以圖文并茂的內容形式,企業青年干部可以直觀地接受思政教育,也有利于將思政工作深入企業青年員工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企業傳統青年干部思政工作,通常采用思政工作者宣講,這種傳統的青年干部思政工作形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給人一種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感覺,方式生硬,企業青年干部接受程度不高。有些甚至出現逆反心理,認為思政工作就是照本宣科,還不如回家聽新聞聯播,長此以往容易給青年干部造成抵觸心理。互聯網+思政工作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載體,可以突破物理空間的限制,為青年干部傳遞相關思政工作內容。通過信息反饋功能,可收集企業青年干部的反饋信息,實現信息的雙向溝通,了解當前企業青年干部思想現狀,開展針對性的思政工作。利用互聯網+對企業青年干部開展思政工作,可以提高企業青年干部對思政工作的接受程度,同時便于隨時隨地開展思政工作,提高企業青年干部的思想政治修養。
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特征是數據信息大爆炸,在數據信息的海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良信息,會腐蝕企業青年干部的思想。因此,在開展企業青年干部互聯網+思政工作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加強網絡監管力度,企業政工部門應了解互聯網不良信息的弊端,對不良信息進行封堵,加強對互聯網信息監管。對互聯網+思政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及時尋找解決方法與途徑,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新途徑,確保企業青年干部互聯網+思政工作開展的時效性、針對性與主動性,占領互聯網+思政工作制高點。
語言特點蘊含了一個時代的印記,在互聯網+時代下,對思想政治話語體系的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青年干部與老干部相比,對新鮮事物更容易接受。企業在進行青年干部思政工作時,要利用互聯網+的話語特點,構建新的話語體系,來推動青年干部思政工作的開展。通過形象、接地氣的話語,形成思想工作新體系。企業思政工作者要基于青年干部立場,利用青年干部容易接收的話語形式,提高思政培訓等活動的感染力與吸引力。可借鑒、參考《人民日報》等官方微博的話語形式,形成立場明確、微言大意的話語特點,避免說空話、大話,防止在青年干部心中出現遙不可及的話語現象,使思政內容更貼近青年干部的工作與生活。
企業青年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要點就是時效性,如錯失良機,會導致思想政治工作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許多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模式較為傳統,時效性較差,如召開思政培訓時,需進行步步審批,流程煩瑣,最終定場地開展思政培訓時,往往歷時已久,容易導致企業青年干部思政工作開展喪失最佳時機,使得青年干部思政工作開展的時效性得不到保障。通過互聯網+思政工作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克服這一弊端。互聯網具有信息海量、高效、及時等特點,并且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突破傳統物理空間的限制,就算企業青年干部身處不同地區,一樣可以同步開展思政工作,為企業青年干部思政工作的時效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企業思政工作者要善于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各種手段,通過郵件、QQ、微信、直播平臺等多種形式,將思政素材、教育通知、培訓方案等,發送到企業基層青年干部手中。通過互聯網+思政工作新模式,不但可以節約企業青年干部思政工作培訓的時效性,還可以降低企業青年干部思政培訓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同時,可以通過互聯網論壇,在企業內網上設置思政論壇,及時接受青年干部對企業思政工作的建議與意見,提高企業對青年干部思政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與及時性。
內容是企業青年干部思政工作的重點,在以往傳統思政工作模式下,針對企業青年干部的思政工作素材,往往來源于雜志、報刊等傳統媒介,信息收集慢,工作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企業青年干部思政工作的開展。通過互聯網+思政工作的新模式,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共享下的特點,在網絡上就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資源,為企業青年干部思政工作的開展提高持續性、豐富的新內容。這同時要求企業思政工作者積極學習、開發與使用網絡資料,提高青年干部思政工作的趣味性、新穎性,提高思政內容的吸引力。
以往的企業青年干部思政工作,重點關注正面突破,展開大規模與隨機性的當面思想教育。思政工作的形式在互聯網+時代,依舊能夠依靠網絡優勢來開展。但是,在實施大規模“陣地戰”時,還要掌握互聯網的特征,因互聯網能夠采取匿名手段發表言論,所以會產生部分不健康內容。企業要對不健康的內容與反動言論提出駁斥,且結合實際情況展開有針對性的思想指引。在思政工作過程中,要能夠突出互聯網聲、像、圖、文并茂的優點,由此提升青年員工思政工作的質量。
互聯網+思政工作更契合企業青年干部的特點,也能強化企業青年干部對思政工作的接受程度,企業要積極開展互聯網+背景下青年員工思政工作,應用好、發揮好、管控好互聯網,因勢利導,促使互聯網成為企業加強與改善青年干部思政工作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