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長松 姚泊汗 吳亞光
第一固井分公司全力把工會建設成為黨政組織放心、職工群眾滿意、全體會員信賴的職工之家。
堅持“三管齊下”,突出履行維護職能,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企業穩定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堅持完善職代會制度。職代會堅持審議行政工作報告、招待費使用情況報告、工會經費審查報告,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方案、辦法等的出臺,都采取全體職工代表表決的方式,充分尊重職工代表的權利和意愿。對于代表提案和建議,工會及時同行政領導共同研究,做到件件有答復,事事有回音。職代會共征集職工代表提案98件,歸納整理為82件,經黨政聯席會研究后采納50 件。職代會閉會后,提案工作領導小組對采納的提案落實情況進行督查,50 件提案和5 項立案已全部完成。
二是堅持職工代表巡視制度。組織職工代表采取聽匯報、看現場、查資料、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廣泛征詢員工意見和建議。召開座談會28 次,組織座談人員320 余人,發放調查問卷320 余份,征求職工意見建議32 條。對員工反映的為一線配發保溫水壺、員工生活設施更新改造、增加高原反應藥品等建議全部予以解決,累計投入資金34 萬元,保障了員工切身利益問題。
三是堅持廠務公開制度。規范廠務公開工作程序和內容,統一制作基層廠務公開欄,及時公開員工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同時將機關各職能部門工作中涉及的“三重一大”問題,如物資采購、基建工程項目招標、安全管理費用、職工福利等作為公開重點,實現了廠務公開工作日常化、制度化。每季度發布廠務公報,公開內容105 項,基層單位每季度上報廠務公開季報表,公開84期,公開內容882項,維護了職工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在“關心關愛”工程實施過程中,始終堅持“四心”工作法:即措施到位穩人心,有情操作安人心,互助互濟暖人心、捐資助學解憂心。以此增強組織吸引力和企業向心力,為職工分憂解愁。
一是大力開展幫扶救助活動。每年春節、中秋等節日,兩級工會積極開展幫扶救助活動。黨政工組織走訪慰問困難家庭48戶次,發放困難救助金9.18萬元;開展“金秋助學”活動,為4戶困難家庭的5名新考入或在讀大學生發放救助金2.8萬元。
二是大力開展“三送”活動。以“送關愛、送文化、送健康”為中心,為全體員工發放防暑降溫用品,使全體一線人員在酷熱的夏季感受到黨政工組織送去的關愛。同時,開展“送文化”養生課堂進一線活動,為一線員工發放“四季養生”健康保健知識光盤和《規劃您的健康》等書籍,更加準確引導和規劃了員工們的健康文化生活。
三是大力開展員工安全系列活動。認真組織好“安康杯”活動的發動、宣傳和開展工作。協同安全部門發放宣傳掛圖60套,安全書籍47 本,組織基層懸掛宣傳標語60 余條,出專題板報58 塊;組織開展了“我為安全獻一計”、“我要安全”征文、“安全精神、理念、制度、警句”征集及安全“金點子”征集等活動,收集征文27 篇、安全警句26 個,“金點子”10 條,安全家書32 篇,安全囑托視頻14 個。同時,結合本單位所處環境因素,制定了高溫、高寒季節各項勞動保護措施,組織安全、設備相關人員對基地職工宿舍、食堂的環境衛生、生產設備等進行巡視和檢查,確保車輛、設備、空調等設施正常運轉。此外,每年組織安排員工健康查體,外部市場員工利用冬休到駐地醫院進行體檢,實現了員工體檢率100%。
四是大力開展關愛女工活動。積極組織女工參加“巾幗建功”、示范崗評比活動,通過“巾幗建功”金點子征集,促使女職工以實際行動為企業的發展做貢獻。每年“三八”節,組織全體女工開展小型文體、手工藝作品展、健康講座等活動,暢談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發揮好半邊天的作用。做好女工衛生保護用品質量、數量和發放情況的監督,確保女職工每年進行一次專項體檢,使自身權益得到尊重和維護。
充分發揮建設職能,積極組織勞動競賽,表彰和宣傳勞動模范和先進集體,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合理化建議和群眾性技術活動,不斷激發廣大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一是深化群眾經濟技術創新。通過培育沃土、打造隊伍、搭建平臺三項措施,促進群眾經濟技術創新之“樹”根深葉茂,支撐企業科學發展碩果累累。群眾共上報經濟技術創新“金點子”155 條,經研究采納119 條,為企業節約資金300 余萬元。創建了以職工命名的創新工作室5個,共有12個以一線職工名字命名的創新成果得到推廣。其中,《快優固井法生產運行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職工創新成果榮獲全國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三等獎、河北省二等獎的良好成績。
二是深化勞動競賽。制定和實施了“三比”勞動競賽方案,每季度勞動競賽領導小組進行嚴格考核,分別對獲得前三名的基層單位進行獎勵。組織季度“三比”勞動競賽考核7次,參與人數840人,發放競賽獎金100余萬元。
三是深化勞模培育管理。通過抓建檔、抓宣傳、抓監督、抓引導、抓幫扶的“五抓”措施,不斷創新勞模管理服務機制,收到了明顯效果。在尹璇勞模示范崗被公司首批命名后,公司又先后命名了何樹華、孫萬興、劉國慶勞模示范團隊,共創立了4個勞模團隊以及標兵團隊。
堅持把自身組織建設作為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強基固本、分類指導,深化建家、規范提升,確保“建會、建家”融為一體。
一是持續推進組織建設。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建立了較為完善和成熟的《會員代表大會制度》《會員管理制度》等。工會組織機構健全,現有工會會員688名,共設立14個基層工會委員會,工會委員會由11位委員組成,兼職主席1 人,兼職工會主管1 人;經審委員5 人,女工委員5 人。同時,把建會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目標,做到與黨建工作同步進行,確保建會率達到100%,職工入會率達到100%。
二是持續推進職工小家建設。制定了《開展職工小家建設的實施辦法》管理制度,實行每月一總結,每季進行自檢自查、查找不足、制訂整改措施,促進了建家活動的健康發展。將工會經費重點放在兩級“職工之家”建設和開展員工文體活動上來。投入10萬元為基層職工小家、基層班組購置圖書、雜志,投入25萬元為基層配置了乒乓球臺、數碼相機、籃球架、臺球案及室內外健身器械等文體設施。
把“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復合型員工”進一步制度化和規范化,有針對性地開展素質教育和系列文化活動,不斷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
一是抓好“五型”班組創建。以打造“技能型、效益型、管理型、創新型、和諧型”的五型班組創建工作為抓手,建立完善了制度保障、選拔聘任、引導激勵、教育培訓、評價考核機制,促進了班組建設的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為基層班組購置了《創建“五型”班組實踐指南》《卓越班組長工作手冊》《員工忠誠教育》等書籍,印發了《“五型”班組工作手冊》,為創建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支持。在網站開辟“五型”班組專欄,搭建員工學習、交流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共同提高。“五型”班組創建率達到100%,達標率達到100%。
二是抓好文體活動。按照“小型、多樣、務實”的原則,堅持每年舉辦群眾文化以及“健康工程”系列活動,包括棋牌、球類、拔河、聲樂、趣味競技、攝影等,豐富了職工業余文化生活。舉辦了《愛國愛企愛公司、聚心聚力聚發展》《凝心聚力謀發展,共克時艱渡難關》等主題鮮明的文藝晚會,為振奮員工精神、凝聚員工力量、助推企業和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