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春剛 習尚斌 陳 康 谷慧娟 王 辰
近年來,新疆油田公司(以下簡稱油田公司)黨委積極應對疫情和低油價雙重挑戰,油田公司以“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和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為抓手,構建強化政治引領、崗位實踐、宣傳表彰、機制創新“四強”人才工作模式,充分激發廣大職工創新創效活力動力,為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支撐和人才保障。
始終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公司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378 次,專題研討132 次,開展黨的創新理論進基層、進一線、進班組活動6000 余場次,廣大職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大油氣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結合“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活動,通過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有效載體,公司主要領導示范講、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講、各級黨組織廣泛講,開展主題宣講2006場次、全員大討論1623場次,開展提質增效專題調研349 次。開展專題研討44 次,找準“破難題、戰嚴冬”的有效舉措,引導廣大職工傳承弘揚石油精神,共同樹立“抱團取暖”思想和“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成“人人奪油增產”的強大氛圍。《中國石油報》2 次刊發公司主要領導提質增效、深化改革的署名文章,通過集中宣講和座談交流,進一步增強干部員工的責任心、榮譽感,提升企業凝聚力,將愛國奮斗精神和提質增效壓力傳遞給廣大職工,激發創新動力活力。
公司各級領導聯系服務企業首席技術專家8人,企業技術專家26人,一級工程師77人,青年骨干337人,靈活運用座談交流、走訪慰問、電話網絡等方式,慰問專家人才640人次,暢通聯系服務專家人才渠道,了解專家在科研、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進展,幫助協調解決專家人才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目前,共征集專家意見建議203個,已落實180個,有效推動黨委聯系專家工作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
一是發揮人才優勢,助力科技創新。堅持科技先行、技術立企,充分發揮院士工作站、重點實驗室、重大聯合攻關等平臺作用,創新發展了凹陷區礫巖油藏勘探、陸相頁巖油勘探、淺層稠油有效開發、砂礫巖油藏提高采收率、水平井+體積壓裂等主體技術,為油田千萬噸持續穩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二是合力攻堅克難,掌握上產主動權。組織召開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各級技術專家圍繞公司增儲上產和提質增效工作,聚焦油田技術需求,強化特色技術攻關,通過“網絡視頻會診”、“下基層、走現場、訪一線”開展咨詢會診246次,解決基層“疑難雜癥”381項,充分發揮技術創新排頭兵作用,不斷推進科研創新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創造日產水平最高及近十年單旬度增幅最大、最早踏上年度剩余水平“三個之最”,牢牢掌控全年奪油上產主動權。
2020 年是脫貧攻堅年,公司將繼續選派48 名駐村干部和1 名掛職干部,參加南疆“訪惠聚”和托里縣脫貧攻堅工作,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標,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創新扶貧模式,實行“1+2”結對幫帶,手把手講政策、教方法、傳經驗,組織實施了基層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扶志扶智等,一批示范性和可持續性強的幫扶項目,惠及村民2 萬余人,葉城縣10 個村2020 年脫貧摘帽,公司駐村干部過硬的思想作風和良好的幫扶成效,得到縣、鄉、村各級干部和廣大村民一致認可,樹立了中石油良好形象。
一是講好石油故事,瑪湖油田累計產油突破500 萬噸、新疆準噶爾盆地康探1 井獲高產油流、脫貧攻堅等新聞,先后在《人民日報》《新聞聯播》《新華網》《新疆日報》等主流媒體刊播,在人民網等中央主流媒體刊播公司各類新聞500 余篇,充分展現廣大職工建功立業成果。二是突出重點領域宣傳,緊盯大發現、大上產、大提效,推出“稠油開發奮進歷程”“書記經理談提質增效”等9個專題系列報道,激發廣大職工學習先進、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凝聚了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三是創新宣傳模式,首次以企地共推、直播在線形式開展開放日“云游瑪湖”活動,觀看人數突破100萬。舉辦“脫貧攻堅·決勝小康”成就展,拍攝新疆油田扶貧宣傳片《寶石花開春滿園》,油田原創扶貧歌曲MV《油·你在一起》唱響天山南北,充分展示央企責任擔當。
公司黨委認真落實人才培養工作目標責任制,2020 年入選各類國家、省部級人才8 人、“中國石油企業智庫專家”49人,獲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榮譽,人才活力動力得到進一步激發。以選樹典型為抓手,近兩年相繼舉辦科技創新大會、勞模選樹等活動,先后表彰52名科技先進個人、30 名新疆油田公司勞動模范。勘探開發研究院郭旭光同志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工程技術研究院路宗羽同志獲2020 孫越崎青年科技獎,勘探開發研究院朱明同志獲中國地質學會第四屆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金羅盤獎。2020年共申請專利299 件,授權專利179 件,專利申請總數和申請發明專利數量均創歷史新高,《一種巖石脆性測井方法和裝置》獲中國發明專利金獎。淺層稠油開發成果獲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7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新疆油田公司黨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扎實推進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4 個方面19 條貫徹落實措施和責任部門,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和集團公司領導重要批示,在新疆油田落地生根。在2020 年9 月集團公司組織開展2021 屆畢業生招聘集中宣講的同時,自主開展985 高校走訪交流和線下面試工作,加強公司宣傳影響力,提前鎖定優質生源,2020 年11 月完成秋季招聘線上面試工作,共面試1017人,人數創歷年新高。
一是公司黨委書記兩次主持召開專業技術崗位責權梳理座談會,討論技術專家崗位職責,進一步理清行政管理崗位序列和專業技術崗位序列的責權界面。二是完善專家選聘工作機制,深化“百名專家人才”培育,結合主營業務發展需求,加大專家選聘力度,2021 年選聘專家111 人,其中序列內晉升52人,實現序列隊伍有序接替和結構優化。
一是依托專家育才,將青年骨干納入兩級黨委委員聯系服務范圍,以及專家師帶徒對象,選派138 名青年技術骨干擔任科研助手,以“導師帶徒”為牽引,建立專家與優秀青年人才的常態聯系溝通機制,發揮好專家的技術、經驗優勢,帶領指導青年人才主持或參與重大項目和前沿核心技術研發,為青年人才追趕國內外技術前沿提供培養平臺。二是依托項目育才,在公司級科研計劃項目的項目經理和項目骨干中,40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員占主體。進一步完善青年科技基金項目運行機制,為青年人才開展原創性、基礎性研究和前沿技術探索,提供項目資金保障。三是推進“關愛員工”戰略,抓實事業、待遇、家庭“三個留人”重要舉措,2020 年人才流失率同比2019年下降40.5%,隊伍穩定性不斷增強。
正是通過持續強化愛國精神和石油精神教育,引領凝聚了一批忠誠度高、專業能力強的專家隊伍,引領帶動新疆油田公司科學技術研究發展,為瑪湖致密油、吉木薩爾頁巖油兩個10 億噸級大油田的發現,以及新疆油田原油28 年持續上產、19 年千萬噸以上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取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專利金獎的雙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