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雯娟
國家對于企業在黨建工作上的專業程度是十分重視的,將黨的領導融入企業的治理之中,不僅能夠突出企業的政治功能,還能夠將企業作為黨組織平臺,在工作中對黨的基本思想進行宣傳,對黨的基本決策進行實踐,基層領導員工參與企業建設,團隊共同協作,推動企業及國家發展向更高層次邁進。本文針對當前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模式進行探究。
企業基層黨組織領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企業的貫徹落實。從大部分企業的實際行動看來,隨著我黨治理工作規范化,企業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但還是存在不能準確把握黨的領導方向的問題。
當前國內大環境下,許多的企業內出現組織機構的數量偏少、組織內部工作人員數量不足、經費投入過低、組織人員待遇較低等情況。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積極貫徹落實從嚴治黨政策,大部分企業也提高了對黨建工作的重視,各類情況也有所緩和,黨組織機構設置以及人員編制設置都有所提升,經費待遇也有所提升,但是這對于企業的發展卻起到了反作用,企業的投資回報較差。
我國許多的企業在進行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將基層黨建工作與企業的生產工作進行很好的融合,沒有將黨建工作滲透到企業發展的各個活動中。黨建工作與企業內部工作人員之間的物質權益和政治權益無法聯系起來,對企業員工的關懷沒有在黨建工作中很好地體現。這類情況的發生,無疑會降低企業的凝聚力,無法發揮基層黨建工作在企業工作的作用,卻起到相反的效果。
企業員工的思想意識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沒有充分意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大部分企業內部,都會認為黨建工作是可有可無的,甚至過多關注黨建工作還會影響企業的發展,限制企業的效益。
“互聯網+”時代到來,網絡信息化已經開始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自媒體已經成為主要載體,群眾對信息的接觸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無疑對黨建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促使著企業的黨建工作逐步向著數字化、信息化的方向進行。而且,大量的黨員也成為網民群體中的一員,這樣的交叉性也為企業黨建工作的合理開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2016 年,國務院頒布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對“十二五”期間我國的信息化發展做出了如下概括:“十二五”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之后,成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通過對信息化的重要決策制定體系化規定,來建立更加系統化的工作制度,也因此制定了一系列戰略計劃,例如通過大數據來推動國企內部的工作進展,為信息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奠定基礎。《“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對“十三五”期間我國國企中有關黨建工作信息化實施的主要工作進行了明確:在推動“互聯網+”基層黨建工作的同時,全面建設全國黨員信息庫和黨員信息管理體系,將對黨員的教育在信息平臺上實現,提高黨員教育的網絡信息化。在推動企業內部基層黨建工作的同時,促進黨組織與企業組織的完美融合。支持建設監督信息化平臺,完善群眾監督制度,完善企業宣傳制度,進一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工作。企業的黨建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領導方針,將“互聯網+”融入基層黨建工作的建設中。
“互聯網+”所展現的并不是互聯網技術與傳統信息領域的簡單疊加,而是通過最新的科學技術,以信息化的方式在互聯網平臺進行體現,讓互聯網技術滲透到傳統領域中,并與傳統領域進行融合。“互聯網+”技術能夠推動黨建工作進行創新,甚至重建合理的工作體系,能夠有助于黨建工作的推動。首先,“互聯網+”對于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具有開放作用,能夠實現大眾創新、用戶創新、企業創新、協同創新。這些創新點不僅有助于知識體系的不斷更新和傳播,也十分符合我國目前的基本國情。其次,“互聯網+”能夠幫助企業的基層黨建工作模式進行更新甚至重塑。通過“互聯網+”的協同功能,將原本傳統的社會組織結構和群眾個體進行聚集,使二者進行融合實現社會化協同,甚至將社會中各類要素都有效協同。最后,“互聯網+”能夠連接一切功能性特征,基層黨建工作也在此范圍之內。通過連接作用優化和繼承互聯網資源和傳統資源,讓互聯網作為主要的平臺和載體,為實業產業的轉型和升級發揮力量。
“互聯網+”為企業的基層黨建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市場發展形勢的敏感性可想而知,那么企業對于“互聯網+”所呈現出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也一定十分敏感。企業對于“互聯網+”的敏感度直接決定了企業是否具有發展意識和創新意識,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力量,并帶來了機遇。與此同時,“互聯網+”對企業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黨建工作是引領企業發展的核心手段,“互聯網+”是信息化時代的必然要求,二者相結合,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對企業的發展理念和創新性提出了要求。只有結合當下最新科技和網絡技術才可以幫助企業向社會主義領導方向發展。
要建設完善企業中心黨組織、基層黨組織與企業黨員之間三級聯動平臺,這樣能夠利用各級黨建信息平臺,建立完整的信息工作交流體系。進行黨建信息溝通、擴展信息交流渠道、降低管理成本、創新工作方法、促進工作效率提升等,促進基層黨建工作由傳統模式向信息化新型模式的轉化,為“互聯網+”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首先,要將黨建管理平臺的工作范圍進行確定,根據組織內部工作人員的崗位和職務進行不同工作內容的和工作權限的劃分,各級成員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在布置和完成工作的過程中實現黨建工作的落實和管理。其次,將黨建工作分為幾大板塊和具體功能項目,方便進行工作和管理。最后,充分利用黨建平臺,實現網絡與現實工作的統一,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黨組織和黨員的管理,將傳統工作融入信息化工作當中。
大力發展和建設“互聯網+”人才團隊,為了與黨建工作融合建立合適的人才隊伍,準備好人才條件。首先,要在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中,進行人才組建;其次,在隊伍建設中,加強年輕化“互聯網+”干部的隊伍建設;再次,要在其他崗位中發掘并選拔具備“互聯網+”基層黨建工作能力的年輕黨員,通過知識體系建設和實踐工作培養,提升待遇,留住人才;最后,要保證已有的基層黨建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互聯網+”的基本框架下,開展黨組織生活目標建設,保證生活不被工作占據、利用工作之余,將方針政策落實到每一位黨員身上。
重視“互聯網+”黨建制度的建設,形成科學的黨建體系。企業基層要建立安全的信息管理制度,就要不斷完善網絡信息的管理和反饋建設,并且對這類工作人員實施評價考核制度,無論是從人才的更新還是從工作內容更新角度上,都要不斷完善。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已經讓黨對互聯網體系產生了充分的關注。“互聯網+”基層黨建工作,不僅能夠實現自媒體與黨建工作結合,還能夠使宣傳工作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能夠發展多方向平臺,運營載體十分豐富,能夠在黨建工作中充分發揮新時代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