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思瑩
股市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截止至6 月21 日,卓勝微的市值已經超過了1600 億。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到國產射頻芯片第一股,卓勝微在創造奇跡的同時也肩負著太多的期望,業界期許他能夠成為中國的Skyworks。但與國際射頻前端巨頭相比,卓勝微還具有一定的差距。從射頻產品類別上看,據Yole 預測,2025 年射頻前端市場占比中,排在第一的是PA 模組,占35%,市場規模達89 億美金,其中主要為5G PA(功率放大器)模組;其次是FEM 模組,占18%,市場規模為46 億美金;排在第三的是分立濾波器,占17%,市場規模為42 億美金。這就意味著,以switch 和LNA 等產品成為國產射頻芯片領頭羊的卓勝微,要想保持其在國內的地位,甚至是有朝一日能夠比肩國際射頻廠商,他們就不得不進入5G PA 的賽道。而在這條路上,卓勝微能否再重創奇跡?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實卓勝微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布局手機PA 的研發,但效果并不理想。而后卓勝微還希望入股國內射頻PA 創業公司,來獲得手機PA 的能力,但這條路也并未行得通。直到近兩年來,卓勝微又重新針對射頻PA 領域展開了頻繁的布局。
此前,在卓勝微2019 年登錄創業板的招股書中就也有顯示,公司正在積極布局射頻功率放大器芯片及模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去年,卓勝微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定增30 億元,劍指高端射頻濾波器芯片及模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以及5G 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根據其公告顯示,在所募集資金中的14.1 億將投向高端射頻濾波器芯片及模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該項目面向的是手機市場;8.3 億元將投向5G 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該項目面向的是基站市場。
今年2 月,卓勝微完成了30 億元定增項目,通過此次定增,公司正式切入高端濾波器領域,完成了分立器件——接收端模組——發射端模組的發展路徑。
在PA 產品布局方面,卓勝微選擇了從WiFi FEM 方面入手。根據公開消息顯示,目前卓勝微已推出WiFi 端射頻功率放大器產品,該產品以集成在模組中為主要產品形式。根據《卓勝微進入Wi-Fi 6 FEM,三伍微怎么辦?》一文的分析顯示,卓勝微選擇從Wi-Fi FEM 進入射頻PA 行業的原因在于:1.卓勝微熟悉的是SOI 工藝,研發人員的經驗是做開關。做PA 的技術難度大于做開關。2.做射頻PA,離不開砷化鎵工藝。對砷化鎵工藝的了解和掌握,卓勝微需要時間積累。3.PA 賽道主要有四個,分別是手機PA、Wi-Fi PA/FEM、NB-IoT PA、5G基站PA。其中NB-IoT PA 正在被集成在SOC 里面,5G基站PA 需求數量有限,客戶有限。只剩下手機PA 和Wi-Fi PA/FEM 兩個賽道。4.手機PA 正在從4G PA 過渡到5G PA,卓勝微已經用成功證明了手機PA 這條路是多么難走,手機PA 的迭代速度快,平均一年一代產品,一般的研發實力是跟不上的。5.Wi-Fi PA/FEM 則不一樣,產品迭代速度慢,主打產品就兩個,2.4G PA/FEM和5.8G PA/FEM。只要花時間和精力,總能做出來,市場也長期存在。
從進展上看,根據卓勝微在2020 年度業績會議中的消息透露,卓勝微財務總監朱華燕表示,截止2020 年末,公司支持WiFi 5 的FEM 產品已在客戶端量產。目前公司已推出應用于WiFi 6 連接標準的部分射頻前端產品。但根據前文當中所提到的數據來看,FEM 并不是射頻前端領域中占比最大的部分,掌握了5G PA 這塊在射頻前端領域中最具潛力的市場,或許才是卓勝微鞏固其國產射頻前端領頭羊地位的選擇。
瞄準國內射頻前端市場的玩家,尤其是5G PA 的本土企業,并不只有卓勝微一家。其實,早在2019 年,就已經有多家國產射頻PA 公司宣告推出了5G PA 產品。
慧智微是國內第一家5G PA 量產的公司,并實現5G 手機標桿客戶批量出貨。2020 年3 月,搭載慧智微5G PA 模組的首批手機終端批量生產。根據拆解機構eWisetech 的報告顯示,OPPO K7x 手機首次采用了國產5G 射頻前端器件。K7x 采用慧智微電子S55255 5G 頻段射頻前端集成收發模組L-PAMiF,覆蓋5G UHB 新頻段n77/78/79 頻段,是集成度最高的5G 射頻前端模組。這也是拆解5G 手機以來,首次見到國產5G 射頻芯片在手機上面應用。
唯捷創芯(Vanchip)作為4G PA 出貨量最大的國產廠商,他們也于2020 年推出5G Sub-3GHz Phase5N 產品,覆蓋4G 重耕頻段。據了解,2021 年開始唯捷創芯的Phase5N 產品已經在OPPO、vivo 等廠商實現量產。
去年,銳石創芯推出了RR58041-11,該產品是國產首顆支持5G N41 頻段全頻段(2496MHz-2690MHz)及Power Class2 的PAMiF 產品,并已在國內手機客戶端量產。5G n41 頻段模塊中內置功率放大器、收發開關、CMOS 控制器及濾波器。
根據昂瑞微的官方網站消息顯示,公司也在5G PA方面推出了OM9902-11、OM9901-11 兩款產品,在5G PAMiD 方面則推出了OM9085-11。根據業內人士最新的消息顯示,在華為剝離榮耀,榮耀所推出的榮耀P50系列當中,就用到了昂瑞微的OM9902 和OM9901 兩款芯片。由此來看,以慧智微、唯捷創芯、銳石創芯以及昂瑞微為代表的國產廠商已經開始布局5G PA 市場,并已經占有了一定的市場優勢。
這些國內5G PA 廠商還在試圖擴大其優勢。從2021年始,唯捷創芯成功申請科創板IPO 輔導,拉開了國產PA 公司上市的序幕,慧智微、昂瑞微、飛驤科技、銳石創芯均具備了科創板上市條件。根據半導體行業觀察此前發布的《國產5G PA 追上了嗎,難在哪里?》一文當中曾指出,國內 PA 企業一旦上市,憑借5G PA,這些公司盈利能力會進一步提高。如果能采用低成本的5G PA 在低端5G 手機、5G 模塊以及CPE 市場上,狙擊新進競爭者,那么國內5G PA 競爭格局已定。面對這樣的國產5G PA 四強,千億卓勝微,該如何入圍?
在《國產5G PA 追上了嗎,難在哪里?》中曾指出,技術研發難、產品量產難,以及客戶導入難是困擾國產5G PA 發展的難點。這些難點對于卓勝微來說同樣也是挑戰,那么對于卓勝微來說,他應該如何破局?或許國內另外幾家已經在5G PA 領域有所成績的廠商的經驗,能夠為卓勝微帶來一些啟發。
慧智微打開5G PA 的王牌技術是可重構設計的AgiPAM 技術。該技術結合使用新型RF-SOI 技術,創造性地開發出射頻器件方面的可重構顛覆性技術。其可重構技術同時結合了高性能的射頻硬件,以及靈活的可配置軟件,完成多頻段、多模式射頻前端的設計。與當前砷化鎵的多組功率器件的解決方案相比,AgiPAM 技術使用同一組器件便能夠在多個頻段和多種模式間復用,使得基于該技術的功率放大器產品具有尺寸小、支持頻帶多、低成本等特點。
唯捷創芯在2019 年接受了聯發科入股,成為聯發科在中國大陸投資的第一家射頻前端公司。在技術方面,唯捷創芯同樣擁有較強的實力,他們的主要產品為砷化鎵PA,產品覆蓋2G、3G、4G 和4G +平臺的PA、開關、天線調諧器和前端模組等,并可為智能手機制造商大量供應4G 功率放大器。以4G PA 為基礎,唯捷創芯在向5G PA 領域進發并在客戶端實現了量產。
銳石創芯是以4G 類產品為前期切入市場的主要產品,產品以支持LTE、3G、2G 應用為主。主要應用場景為現有的所有需要LTE 應用的產品,根據相關報道顯示,銳石創芯成立于2017 年,主要設計人員來自于Skyworks,有著豐富的設計經驗,團隊成立兩年即推出4G 解決方案。2020 年,銳石創芯開始推出5G 產品,有代表性的產品為N41 集成模組。脫胎于漢天下的瑞昂微擁有完整的PA/FEM 產品線系列,其產品覆蓋2G、3G、4G 全系列,他們也是國內首家同時擁有大規模量產的CMOS PA 和GaAs PA 技術的廠商。
以此為基礎,他們在5G PA 領域的發展同樣可期。但是在《寫在國內射頻產業巨變前夜》一文當中,也表明了這樣一個現實——5G PA 是射頻行業的技術和戰略制高點,5G PA 決定公司勝負。未來三年,5G PA 掙業績和利潤,4G PA 只能掙業績。任何一個賽道,同質化的產品超過 4 家就不會有利潤。從目前的情況看,接下來兩年能真正進入 5G 品牌手機的國內 PA 公司不會超過三家。如果按照這種推斷發展,那么在卓勝微成功入圍5G PA 市場后,將會有一些廠商面臨著被淘汰的局面。
卓勝微作為國產射頻前端芯片的龍頭,他無論進入到哪個領域,對于那個領域來說都是一件具有沖擊力的事。但同時,卓勝微又被業界視為是可以與國際射頻巨頭相較量的本土企業,他們勢必要向更多的領域做拓展,尤其是高端領域。在PA 領域,卓勝微的征程才剛剛開始,我們也期待著千億市值的卓勝微,能夠再度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