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偉 范本儒 劉 偉 雷 蕾 范 欣
隨著國有企業內外部形勢的變化,體制、機制、商業模式、企業文化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員工隊伍的觀念、認知水平和價值取向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將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和挑戰,本文從人文關懷的內涵與意義、人文關懷與思想政治工作契合點入手,論述了基于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和途徑。
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將“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一理念提出。其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作為兩個新名詞,透露著“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變化”。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從經濟、政治、文化和環境等各方面進行了分析與總結,每一方面都涉及如何改善民生和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質量。這些均體現了我黨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也充分展現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人文情懷。
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教育人為主,目前提出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一種新方式,體現出執政黨對人的關懷、社會對人的關愛,思想政治工作由嚴肅開始向關心人內心的感受轉變,從而引導人民群眾正確地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這也將執政黨與人民的距離進一步拉近。
“人文”的概念是與“神文”的概念相對立的,其核心就是承認人本身就是目的,肯定人性的價值、意義和人的主體性。人文關懷的核心是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實現“以人為本”,一般認為其發端于西方人文主義傳統,體現著要有愛人之心。但它的起源,來自儒家文化的“憂患意識”,仁者愛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也是中華文明發展的根基。
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人文關懷主要是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體現了對尊嚴的認可,關心人們形式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人文關懷實質上是理清人和其他對象的關系,并確立人的主體性,從而確立一種賦予人生意義和價值的價值關懷,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所以人文關懷不僅僅是在經濟和道義的層面上給予一定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和精神層面充分肯定和實現人的價值。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增添了新的時代內容。特別是把“人文關懷”“心理疏導”這一概念與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同時還延伸到妥善和諧地處理人際關系上,這就進一步拓展了“人文關懷”的內涵。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途徑以思想灌輸和理論武裝為主,其主要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政治覺悟,更偏重當代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側重于滿足多層次的需求和感受。而心理疏導主要偏重在解決人們心理障礙問題上。它們的出發點均為“以人為本”,均為了培養和塑造人。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不僅僅要提升人們思想政治觀念的認知,也要從進一步升華和塑造人們的情感和意志,通過以人文關懷和心理問題處理方法為切入點,逐步提升個體思想的問題,才能更好地處理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問題。
“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已經成為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創新和突破的必然選擇,是現代企業真正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現代企業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迫切需要和有效措施。
現代企業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以“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引導人、培養人”為總體要求,其中,基礎是尊重人和理解人,關鍵是關心人和幫助人,根本是引導人和培養人。
一是以形勢任務教育為重點,突出思想上釋疑解惑。隨著國際油價進入寒冬期,測井裝備工作量下降,投資需求萎縮,需要快速推出更高性能、更好質量、更優價格的產品,從而贏得用戶認可和參與市場競爭。油氣勘探開發中低滲透與致密巖性、碳酸鹽巖、頁巖油氣等復雜巖性,對測井裝備要求越來越高。國家和集團公司科研經費持續壓縮,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如何破解困境,圍繞成像測井產品進行創新,加快研發、制造和技術支持工作,為公司發展提供堅實技術支撐,任務十分艱巨。在這種形勢下,員工的困惑不斷增加,甚至還產生了消極思想,若不能及時消除和化解,就會引起思想波動,影響工作。因此開展形勢目標責任主題教育,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對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釋疑解惑非常必要。我們以基層單位為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勢、目標、任務、責任”主題教育活動,將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要求、全年任務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安排落實到基層、分解到崗位,動員和引導廣大員工為全面完成經營目標而努力。班子領導與基層單位、機關科室采取一對一溝通方式,確定任務指標。基層單位以員工大會動員學習、支委會、支部大會深入領會、文化展板和文化走廊宣傳鼓舞等形式,分解任務指標、制定具體措施、鼓舞干部群眾,在各基層單位開展特色的主題教育,實現覆蓋面100%。
為了增強形勢目標教育的親和力,領導班子按照三聯責任點到基層單位開展形勢任務宣講,同基層員工講挑戰、講機遇、講措施,有效化解了目前大環境下的形勢變革對員工思想認識上帶來的沖擊,也更加堅定了完成任務的信心。
二是要了解職工需求,解決存在的問題。切實研究職工提案,從員工切身利益出發,牢記以員工為中心、為員工辦實事的理念,傾聽基層呼聲,滿足員工需求。針對員工對大廳空氣質量反映強烈的問題,管理科室多次到現場了解、查看,在現有條件限制下,通過增加空氣循環次數、轉移油加溫地理位置,解決了空氣質量的問題。
針對不同年齡段男女職工的身體特點,在符合預算的條件下,有針對性適當調整體檢項目,區分常規和特色項目,根據體檢結果分析進行調整和改變,從體檢套餐項目、機構的權威和專業度、體檢報告結果及解讀、體檢環境及場地、服務態度、體檢時間及形式等多個方面進行滿意度調查。幾年來職工對體檢滿意度達到99%。
三是以特色文化為載體,促進員工成長和提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以培養員工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為最終目的,實現員工的自我價值,從而助推現代企業的發展。引導人、培養人是根本,幾年來,通過開展中心特色文化建設,繼續通過多種途徑宣傳展示固化自身文化特點,如學習型組織建設、“快樂工作、快樂學習、快樂生活”理念、各類先進模范人物的公開評選等活動,注意將企業文化滲透到創新創效、質量管理、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中,力求使中心特有的文化理念得到廣大員工的認同接受。針對中心研發制造特點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起草了《技術中心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并經過職工代表團組長會議逐條討論、講解說明,達成了一致意見,倡導了責任、尊重、公平和誠實,成為全體員工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正確引導并樹立堅定的理性信念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學習型組織建設、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引導員工從個體意識向團隊意識轉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員工個人及團隊素質的提升;為青年員工規劃職業生涯,確定指導老師,進行目標規劃,督促進展實施,進行“技術趕、學、超”培養,按照項目管理方式選題、方案設計、實施,加強技術溝通交流,對遇到的困難給予了及時的幫助和支持,通過技術學習研究和項目管理的規范要求,在提升技術水平的同時,培養青年員工科研開發的良好習慣。中心持續采用節點跟進、過程督促、綜合考核的方式全面進行培養工作,為青年員工的成長和自我價值實現搭建了平臺。
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創新,對開展思想整治工作具有理論支持和促進作用。人文關懷也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關心、愛護和尊重員工的角度來看,綜合運用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現代管理學的最新成果開展教育,并根據實際情況,講究教育的層次性、漸進性,同時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人情味和親和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