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饒 山
國企紀檢監察干部既是執紀者,又是監督者,處在國企全面從嚴治黨管黨、正風肅紀反腐的最前沿,做好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能夠有效地促進經濟的發展。這就需要紀檢監察工作人員要立足職責定位,認真履行好監督專責,當好忠誠衛士、做好貼心人,就必須認清當前面臨的形勢和要求,切實增強自身建設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對標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展現新作為、新表率、新形象。
當前國有企業紀檢職能機構的主要職責,是加強基層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組織建設、機制建設、職能建設,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上,確保黨組織在國有企業特別是基層企業的核心領導地位,實現對企業各領域、重要環節以及各關鍵崗位的監督,以確保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的合法合規。基層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對企業內部運行基本上起到了監督作用,同時也起到強化基層企業職工工作紀律和職業規范的作用和效果。但由于基層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仍存在著機構設置不健全、工作職權難以獨立運行、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影響了其監察職能的有效發揮。因此當前基層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部門應該完善組織機構設置、提升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等,更好地發揮紀檢監察的監督職能,確保企業正常運行。
目前,我國企業監督工作中最為明顯的問題是紀檢部門的監督機制建立不到位,體制優化也不夠系統。對于企業而言,督查工作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必須將監督工作的有效性合理融入相關體制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監督工作更好實施,促進國有企業經營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制定完善的機制必須要從根本上出發,充分制定出一套由內至外、由上至下的多層次管理模式。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數量眾多,行業門類龐雜,內部結構復雜,而監督機制建設如不能適時進行創新,就會導致監督工作很難發揮其主要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常見的問題是員工素質不高,導致國企紀檢監察工作進展的緩慢。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這就導致了欲望與需求越來越大,對于物質的追求度也越來越嚴重,從而導致部分人員出現了貪污腐敗的念頭,甚至很多企業管理人員為了個人利益,阻止企業紀檢工作的正常開展,導致企業利益受損,限制了國有企業的良好發展。
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處于政府監管的范圍內,但是即便如此,仍然還有大量的問題存在。在當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逐漸年輕化的大背景下,很多新提拔起來的年輕干部作為企業一把手,存在只抓業務不講政治,只看經營數據不看隊伍建設,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充耳不聞,對黨的紀律、國家法律法規更是不知、不懂、不用,認為黨建工作是“虛招”,是搞“花架子”,把公司的業績搞上去才是硬道理。在主體責任的缺失下,員工的政治學習幾乎為零,以致走上重業務輕黨建,企業人員抱團腐敗的不歸路。
隨著我國企業的不斷發展,很多企業內部存在管理方式不恰當的問題。無論是人員的構成,還是監察管理工作的部署,都存在著些許問題,在進行風險投資及規章制度的定制上,也有著很多不合理的方式方法,這些情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有企業內部管理模式的錯亂。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企業紀檢監察干部的政治素質和責任意識
在思想教育中,紀檢單位要摒棄傳統的刻板說教,結合企業運營發展情況,以目標、效果為核心,優化思想理念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為拒腐防變工作構建牢固的思想屏障,要積極開展“廉潔清風進萬家”“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如何做合格的紀檢監察干部”等教育活動,采用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座談討論與專題交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方法,著重加強對紀檢干部的職業道德、敬業意識的教育,不斷增強他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高質量發展打牢廉政思想根基。
2.健全組織機構,配齊配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要配齊配強人員,要考慮干部的優化組合,堅持實行競爭上崗和定期輪崗制度,通過交叉學習讓紀檢干部既能夠懂得企業基層一線應該解決的實際問題,又能夠正確理解上級方針政策,準確把握政治方向。同時,通過配齊配強干部隊伍,保證干部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紀檢監察工作,進一步改善干部隊伍。
為了充分發揮紀檢工作在企業經濟發展中的建設作用,紀檢監察單位應當牢固樹立服務大局的意識,以企業為核心深化紀檢監察工作的“三轉”,準確定位自身的職責和工作目的,保持自身的“二線”位置,將企業職能部門推向一線,確保紀檢單位能夠集中精力,落實各項監督檢查任務,使各職能部門積極、自覺地履行自身的職責。同時,針對企業職能部門,紀檢監察單位要嚴格落實“監督再監督、檢查再檢查”的職責,并適當從一些議事決策、采購招標現場監督等一線工作環節的監督,將工作中心從監督轉移到問責、執紀方面,增強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效用,為新時代下企業的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推動力。
隨著國有企業內部工作的不斷改革,深化職能建設,轉變管理方式,加強廉政作風建設成為我國企業工作的基礎。在新形勢的影響下,應積極建立對應的改革制度,創新紀檢監察工作的體系,更好地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與建設。國有企業大多是集團式的工作方式,黨委建設下有多個二級或是三級企業黨委及若干個直屬黨支部。面對如此龐大的管理結構體系,集團內部的紀委與紀檢部門應認真思考如何發揮相關職能,充分進行改革與創新。全面落實中央對于推進紀律檢查工作體系的相關要求,加強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工作領導,充分擬定出上級紀委對于下級紀委的工作巡查體系,并根據考察意見,建立有效的報告工作機制,面對反映工作情況及人員作風問題的線索應同時向多個上級紀委部門進行報告。企業發展的最重要基礎就是生產與經營,為了能夠讓企業有效存活下去,相關紀檢部門應積極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既要將基層黨支部工作做好,也不能過分影響到生產經營,這給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帶來了非常嚴峻的考驗。因此在國有企業的發展中,基層黨組織應合理推動創新意識建設,積極總結企業發展過程中紀檢監察工作的優秀經驗,充分制定出一套符合紀檢監察工作的規范標準。
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要將重心落到執紀問責上,將規則與紀律放在最前沿。為此,在進行企業監察管理工作時,一定要合理監督企業主業,不能過分關注“枝干”而失去了對“主干”的保護。目前,面對錯綜復雜的國有企業生產經濟模式及環節,很多企業所配備的紀檢監察部門很容易出現“撿芝麻、丟西瓜”的問題。為此,企業內部應合理整頓好紀檢監察工作部署,強化巡察工作體系,利用職能監督與民主監督的方式,合理共享監察信息,共同開展監督工作,進一步形成企業監督的有效工作部署,真正做到敲山震虎,殺雞儆猴。在企業的發展中,很容易出現諸如“監督是紀委或是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與我們普通員工無關”的聲音,這些聲音警示企業應合理建立全面監督環境,充分整合監督管理資源,強化預防企業生存經營風險,全方位建立健全紀檢監察工作體系,利用有限的監督資源,對企業進行健康檢查,有效預防各種風險,使企業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下去,為我國國有經濟體系的進步打下基礎。
創新意識是保持紀檢監察單位長效發展的重要因素,紀檢監察單位要突破傳統舊思想的束縛,順應時代的發展,利用新思想、新技術、新理念,來鋪筑自身的發展道路,為企業經濟水平的可持續優化提供條件。在創新意識上,紀檢單位不能偏離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要圍繞現行的法律法規,結合當前的國策背景,構建適應新時代企業經濟發展的創新思路,為企業的經營和生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此外,為了更好地發揮紀檢單位對企業的建設服務作用,單位要針對企業的特質,將創新目光放在企業本質上,關注國有資產的運作,幫助企業推進增值業務,優化企業的發展水平。
國有企業要想健康穩定且持續發展,必須要重視紀檢監察工作,合理地將紀檢監察與日常工作聯系在一起。紀檢監察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合理依照時代發展的變化,充分調整其中的“血肉”,并在市場經濟不斷變化中,對企業的發展與進步帶來推進作用。為此,為進一步推動企業長久穩定發展,相關紀檢監察人員應切實從企業自身發展情況出發,在實踐與創新中不斷完善,合理提出相關解決措施,不斷進行研究與創新,從而促進我國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