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繼忠
為了突出核心價值體系在事業單位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引領與指導作用,豐富事業單位職工精神生活和文體活動,強化事業單位競爭優勢與凝聚力,提升事業單位職工隊伍整體綜合素養,本文簡單概述了核心價值體系,分析了事業單位精神文明建設現狀,重點探究了事業單位精神文明建設中核心價值體系的融入路徑,以供參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概念于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內容包括道德精神、民族精神、共同理想、指導思想四個方面,在政黨行動中扮演著行動指南的重要角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我們民族的靈魂和國家主心骨,將其融入事業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十分必要,有助于提升事業單位職工整體文明素質,推動事業單位科學發展,全面落實事業單位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完善相關機制,打造“文明單位”良好形象,強化價值引領,弘揚事業單位文化與事業單位正常量,產生良好的事業單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所謂價值體系,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民族在一定社會、一定時代中發展和形成、能集中反映社會意識的整個體系,內容涉及多種要素,包括價值評價、價值取向、信念、信仰、理想、指導思想等,當多種價值體系共存在于一個社會時,主導價值體系具有統領作用,是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起著凝聚強有力精神力量、構建強大精神支柱、統一人民思想的積極作用,本文研究的核心價值體系是指我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事業單位關注精神文明建設,給職工創造了更好的工作環境條件,促進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但是,大部分事業單位所開展的精神文明建設現狀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些事業單位面臨激烈競爭環境與迫切的事業單位改革需求,難以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資源有限問題直接導致事業單位很多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無法按部就班落實,自然難以達到預期成效。
很多事業單位所組織開展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形式過于單一,工作模式陳舊,對職工吸引力不足,無法有效激發職工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熱情,加之精神文明建設缺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指導思想,容易出現發展方向偏差問題,降低了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一些事業單位過于重視經濟效益,忽視精神文明建設必要性與重要性,沒有對此進行合理規劃與全面實施,尚未將精神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機整合到一起,不能發揮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積極效應,給事業單位運營、管理與長遠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事業單位宣傳部等相關部門堅持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現為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通過溫馨標語、宣傳欄、報刊、網絡等多元化途徑對職工廣泛、直觀的宣傳教育,樹立事業單位精神文明新風尚,構建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輿論環境,具體實踐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強化事業單位內部報刊的輿論陣地影響,將建設事業單位精神文明過程的鮮活實例、事業單位好人好事等報道出來,充分反映事業單位職工在崗位工作基礎上對事業單位、對社會的貢獻,以此為導向形成濃厚的精神文明氛圍。
其次,應用網絡革新宣傳與活動載體,開通事業單位官方微信公眾號,組建事業單位釘釘群或QQ 群,依托新媒體優勢為職工提供收集建議意見、開展討論、交流工作、傳播正能量的綜合平臺,引導事業單位職工爭做文明先鋒,工作與生活中修身律己。
最后,健全事業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專欄,在風采錄、光榮榜內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讓事業單位職工了解文明新風的積極作用以及重大意義。
當今社會環境中,很多人盲目追隨奢侈浪費的不正之風,存在過度消費問題,關于“套路貸”等新聞頻繁爆出,反映出現代人勤儉美德方面教育的不足之處。對此,事業單位開展專項的“弘揚勤儉美德”活動,抵制不正之風,讓職工全程參與“文明餐桌”活動的標識語設計、活動組織策劃等,通過在事業單位餐廳的有力宣傳,形成和諧健康的用餐文化,事業單位設置專門人員檢查指導餐廳管理,將意見箱設置在餐廳中,更好的倡導文明禮儀與勤儉美德。
事業單位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與“救助貧困病童”等公益事業,提升職工道德素質,在十一國慶節、八一建軍節、五四青年節等傳統節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落實革命傳統教育,弘揚革命文化,堅定事業單位職工理想信念。
事業單位領導、管理層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相關工作人員全面掌握核心價值體系內容,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度融入該項工作中,加強對職工的道德教育力度,內容包括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等個方面。
根據事業單位實際情況,盡可能邀請知名學者到事業單位參加道德講堂活動,促進職工隊伍整體道德素養持續提升,彌補事業單位自身道德教育不專業等不足之處。事業單位領導親自向職工推薦優秀書籍,主動與職工交流讀書心得、學習成果,增加群眾性讀書活動,拉近與職工之間的距離,樹立事業單位的“學習品牌”良好形象,令事業單位保持充沛的生命活力。事業單位定期組織職工觀看《永遠的焦裕祿》等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優秀影片,集中組織會議報道主流媒體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方面的新聞內容,著力在職工心中引起熱烈反響,強化對職工的價值引領。
事業單位的經營與發展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關注并踴躍參與環保、救災、援藏等社會性公益活動,爭做先進集體。根據當地政府規劃與組織開展的捐助、幫扶、綠色工程等實際活動情況,讓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有機會為社會做貢獻,一方面收獲社會關注與社會榮譽,給事業單位帶來更多可持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發揮事業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在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事業單位要意識到其本質是為職工與人民群眾服務,為了更好地將精神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為一體,在具體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高舉服務大旗,依據行業特點組織強化服務意識的主題活動,切實提升職工服務水平,改進職工工作作風,實現服務的常態化目標,具體實踐時可從以下途徑入手:
首先,樹立宗旨意識。針對事業單位現存的工作作風問題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嚴抓整改,制定配套的反饋機制、督辦機制、獎懲機制,促進職工辦事效率與服務意識不斷提高,保證意見反饋渠道暢通無阻,開通并公開總經理、董事長郵箱賬號,呼吁職工群眾表露心聲。
其次,建設惠民工程。事業單位以辦實事、辦好事為服務目標,將職工群眾與黨員干部結成幫扶對子,更好的保護職工合法權益,及時發現職工遇到的困難等問題,強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滿足職工多樣化與差異化需求。
總之,新時代的事業單位要全面掌握社會主義社會價值體系內容,以其為指導思想革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學習并落實黨的各項政策方針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有效發展職工文明素養,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完善相關機制,豐富活動形式與內容,收獲明顯成效,保障事業單位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