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媛
(徐州機電技師學院 江蘇·徐州 221131)
學生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不管掌握的有多牢固,但沒有對真正的工作崗位有具體的感受,沒有嘗試過將理論轉換為實踐能力,學生可能無法意識到理論知識和在崗位實踐中的差異。安排學生進行就業前的實習,能讓學生切身感受自己未來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環境,初步體會職業生活。讓學生提前意識到工作中需要的責任和能力,有意識地對自己進行提高,在真正走上崗位的時候能更快更好地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1]。
作為一名即將成為幼兒教師的幼師專業學生,社會和家長都給予了極高的期待,因此自身的教師形象就十分重要。中職生在社會中的認可度還沒有達到應有的位置,許多人仍然對中職生抱有極端偏見,在這樣的前提下,中職幼師就更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讓自己全面發展,將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禮儀貫徹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在實習過程中,有機會向前輩學習,在工作環境中可以真實地感受學習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方方面面要注意的地方,積極進取,融入到自己的角色中,成為一個真正的幼師,同時也提高中職幼師的聲譽。
中職幼兒專業的學生在幼兒園實習,角色從學生轉變為幼兒園的教師預備役,兼備雙重身份。很多學生出現了不能適應自己真正的工作環境的現象。特別是在人際關系中,主要表現在溝通能力上,所以可能會出現對周邊環境懷疑或是懷疑自己的情況。
在工作中會遇到種種無法預料的突發情況,中職幼師專業的學生實習過程中會面對的是許多幼兒學生,學生本身就具有不穩定性。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實習學生很可能出現不知道怎么處理的情況,這時如果沒有有經驗的指導教師幫忙,實習學生就可能錯過了學習一次課堂里不會教的狀況的處理方式,失去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沒有指導老師的實習是行不通的。幼師專業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指導教師的專業指導,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就會處于混亂狀態。
幼兒教育實習的學生能否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會直接影響實習的效果,關系著學生能不能在實習工作中看到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是否有從事幼師教育的信心[2]。因此,要正確定位自己教師身份,從心理上將自己當成孩子的引路人。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能讓學生了解到今后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工作的需要,在實習結束時就可以明確自身的發展,了解到了實習的任務和責任,讓學生們在實習過程中順利完成具體的工作和任務,明確認識到了實習的評價,幫助自己更好地發展完善。將這些實習生納入到整個幼兒園教師管理團隊中,讓這些實習生能夠對幼兒園的各項規章制度,學生的實際情況管理規定和審查基準都有所了解等。把實習生和畢業生的工作單位結合起來,這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突出方法,實習前的動員和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借助實習能夠讓實習生們積累相關的經驗,了解工作內容,為實習和未來的發展奠定有效的基礎。
在經驗和反省的共同努力下,人可以持續成長。反省教師對成長的重要性是很大的,反省實習中是否在不斷引導學生,自己的行動有沒有影響學生,這樣就會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反省,幫助自己更好地完善成長,實習教師在實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非常突出的,這樣才能夠讓他們主動學習,主動了解幼兒,主動地了解班級教學管理和他人的交流等等。在這些主動的前提下,做好工作經驗的積累,學生們在實習崗位上可以通過理論知識的應用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最終幫助這些實習的學生做好自我管理,全面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通過完成實習活動的總結,提升自身教育的反省能力,通過思考探究。提高自己的教師職業素養,讓自己未來更有競爭力。實習不是一個應付學校的流程,實習是在實際工作狀態下對自己行為的一個不斷完善。實習絕對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在了解基本工作流程的前提下實現創新和發展。
實習工作要引發學生們的高度關注,做好實習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明確實習的目的和方向,讓學生實習更有針對性,在當前圍繞著幼兒園對實習生的認知中發現,幼兒園對大部分實習生的要求就是讓他們具備專業的職業道德。所以在進行實習引導的過程中,要做好職業規劃,讓學生對自己的職業有初步的認識,培養正確的職業觀念,了解了自己職業的基礎上,尊重自身的職業,從內心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夠做好這份實習工作,幫助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其中得到全面的發展,讓學生能夠成為優秀的幼兒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重視思想,因為思想引導者行為從思想上正確的認識實習工作,才能夠在行動中有效的落實,深刻認識人才培養中實習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好實習前的準備,為能擔當幼兒園的工作打下基礎。實習的準備聯系幼兒園,除了舉辦畢業招聘會、實習指導等以外,還包括在強化實習訓練和指導,包括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道德教育、安全紀律教育等方面。
對于偏離理論和實踐的問題,必須進行理論一體化的課程改革。根據幼兒園的就業體系,重新設置學前教育課程,將實習工作貫穿整個學習生活,分階段進行實習時間,避免學生工作后,發現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崗位上很困難。沒時間彌補。優化教學計劃體系,與幼兒園的實踐相比較,參加相關的班級管理,和幼兒及教師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校可以找到合適的幼兒園進行合作,讓幼兒園參與到學校的開發中,這樣能幫助學前教育課程開發和實際情況有更加緊密的聯系。幫助學生真正的在學校學習到專業的知識理論和內容,為他們踏入社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課程的優化設置能夠做好人才的培養,這就要求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關注聯系理論和實踐,更加靈活的指導幼兒教育工作有效開展。傳統模式下學前教師的培養,是一種體系化完整化的理論性培養,缺乏和實踐的有機聯系,這樣導致最終的培養無法取得突出成效。
為了確保幼兒教師的素質,幼兒園必須與中職學校共生,成為平等的伙伴。保證實習工作的有效執行,中職學校和幼兒園建立長期、專業、統一協調合作機制,通過深度廣泛的合作,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共同保障前任實習工作的順利發展。中等職業學校吸收幼兒園優秀教師參與學校課程開發過程,有償雇傭優秀幼兒園教師作為兼職教師,調動幼兒園參與的積極性。學校是頂尖實習工作的開始,幼兒園也是主要參與者。根據游戲理論,只有給予一定的權利和參與空間,才能確立責任意識,真正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被動參加者轉變為積極的合作者[3]。同時政府在當前沒有直接參與到學生的實習工作安排中,但是卻發揮著宏觀引導作用,所以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中職學校對學生的管理。
傳統的學生實習評價主要是在學生相關實習活動都結束之后進行到最終評價,這樣的評價無法全面的展現學生實習過程中的表現,也是單一片面的。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借助信息化網絡平臺將評價貫穿到整個實習過程中對實習前的準備工作,對實習過程中階段性評價統一展現,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展現良好的工作態度,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實習在職業大學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是保障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的有力措施。有效的高層實習為各參加者帶來利益,高層實習有助于在復雜的教育環境中實習生形成綜合性的職業能力,通過反省性的實踐使學生平穩地將實習教師轉變為“準教師”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中職學校通過學生的就業實習來充實實踐教育體系,促進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各方面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