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楊
(內蒙古包頭市包鋼一中,內蒙古 包頭 014010)
語文是一門富含傳統文化的學科,古典詩詞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更是我國重要傳統文化的結晶,古典詩詞當中蘊含著大量的文化內涵,這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實際高中語文老師在進行古典詩詞教學的過程當中,過分地注重詩詞知識點的講解,對古典詩詞機械性地講解,未能有效彰顯文本特征。所以這樣的詩詞教學是片面的,未能發揮出古典詩詞教學的積極作用,并且對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文化素養的培養有所欠缺,這樣的語文課堂是無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的。
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的開展,往往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進行古典詩詞教學的時候,語文老師還是使用著硬性灌輸的教學方式進行古典詩詞教學。這樣的語文課堂沒有尊重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未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缺少了自主誦讀的環節,這也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詩詞的聯想能力。硬性灌輸的教學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弊端,讓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表意層面,對古典詩詞中所富含的傳統文化以及情感,沒有切身的體會和感受。
在實際進行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的過程當中,古典詩詞的鑒賞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高中語文教學大多以應試為主要目的,所以在授課的過程當中主要使用語文課本為教學載體,課堂的古典詩詞講述也都圍繞著課本知識進行教學。這樣的語文教學方式,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古典詩詞的鑒賞教學的范圍,在進行古典詩詞學習的時候缺少和其他相似意境的詩詞對比教學,無法讓學生透徹地理解詩詞當中的意境,這樣一來高中生所接觸的古典詩詞的學習,存在著較大的片面性,而片面性的教學也導致學生無法領會到古典詩詞的核心所在,這也極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生綜合素質以及文化素養的提升。
目前高中語文老師在進行古典詩詞授課的過程當中,所采用的教學手段非常單一,課堂上采用的教學方法也缺乏創新,這也導致高中古典詩詞的教學氛圍異常枯燥。除此之外,高中語文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實際授課的過程當中,語文老師只是一味地灌輸語文知識,使用著灌輸性的教學方式,沒有尊重學生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課堂學習異常被動,無法切實提高語文的學習興趣,也無法發揮語文古典詩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的教學需要順應時代的變革,需要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致。高中語文老師需要明確教育變革的方向,根據教育大環境實時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方式。首先,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思考在現今背景之下,古典詩詞教學的意義所在。需要明確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的教學重點不在于提高學生的分數,而是在于豐富高中學生的知識儲備,通過古典詩詞的學習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文化素養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次,高中語文老師需要與時俱進,根據時代教育的變革及時更新自身課堂的教學方式,改變自身的教學思想,在實際授課的過程當中需要尊重學生課堂主體的位置,充分調動學生古典詩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切實提高高中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的效率。除此之外,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對自身的課堂定位有清醒的認知,要將課堂主體的地位從自身轉變到學生身上,在進行古典詩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更多的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需要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和探索,這樣一來就構建了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高中古典詩詞的教學,若想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實現教學的改革,高中語文老師需要積極挖掘古典詩詞深層次的內容,并且在實際授課過程當中構建良好的授課氛圍,在課堂當中構建古典詩詞的意境,這對高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進行古典詩詞教學的過程當中,高中老師需要注意讓學生了解到古典詩詞的創作背景等相關資料,需要讓學生體會創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對作者的創作心理以及創作情感進行分析。對古典詩詞的創作背景進行了解,可以幫助高中生進一步理解古典詩詞的情感意義以及文化內涵,對古典詩詞的精神價值也有了新的認知,在進行古典詩詞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和作者的思想以及創作情感達成共識。例如,在對陶淵明的詩詞《飲酒》進行學習的時候,尤其在對“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句詩詞進行學習的時候,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先了解陶淵明所處的社會環境,然后對詩詞當中環境的描述進行想象,引領學生對情感的體會,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通過剖析詩詞內容,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當中創設古詩詞的意境,比如語文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音樂,在音樂的渲染下,可以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到古詩詞的意境當中,激發學生引起情感共鳴。
高中語文老師需要做到順應教育變革,在教學方式上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創新。在進行古典詩詞教學的過程當中,高中語文老師應當注重誦讀環節的設立。進行古詩詞的誦讀可以極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美讀感受,通過對古典詩詞進行誦讀,學生可以更快地進入到古詩詞的意境當中。并且高中語文老師需要及時傳授學生古詩詞誦讀的技巧,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古詩詞誦讀的節奏,在對古詩詞進行誦讀的時候需要注意關鍵字詞的停頓和重讀,有效的誦讀可以極大程度上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對《采薇》這篇詩詞進行學習的時候,在正式誦讀之前,老師使用多媒體播放和《采薇》詩詞相關的音樂,在課堂當中渲染氣氛。隨著音樂,語文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這篇詩詞的誦讀節奏,隨著誦讀的熟練,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到詩詞當中所蘊含的情感,并且學生通過誦讀也可以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如此一來學生對《采薇》也有了進一步的感悟,情感體會也得到了升華。
在高中古詩詞教學當中需要擴充鑒賞范圍,古典詩詞的教學應當深入教育改革的要求,對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和補充。語文教師當然需要著重講解課本古典詩詞的內容,強化課本知識,但是古典詩詞教學需要有相應的補充,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針對性地進行補充。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語文老師需要滲透古詩詞的創作背景、作者的創作環境等重要背景資料,還可以將其他相同類型的古典詩詞進行引入,讓學生進行對比學習。這樣一來,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部分的學習就變得更加的全面,這對學生古典詩詞文化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起到了應有的效果。
古典詩詞是高中語文教學階段的教學重點,古典詩詞的教學直接影響到高中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文化素養的建設。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語文老師需要不斷優化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的教學策略,在日常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加強課堂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策略的創新和改革,只有這樣才可以將古典詩詞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出來,對高中學生綜合素養以及文化素質的培養起到相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