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淑琦
(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61)
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是指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為了提高其經濟效益、進行資源合理配置、達到既定的內部管理標準,而在企業內部實施的各種調節、制約的方法、程序、計劃和組織。信息技術發展的不斷深入和推進為創新內部控制和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管控成本。然而,信息時代下的企業內部信息電子化同樣也為內部控制工作帶了信息風險隱患。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企業內部控制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規避風險的需求,如何應對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挑戰成為了廣大企業管理人員重點關注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主要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隨著信息技術創新和發展的不斷深入,各行各業的工作信息逐漸電子化、信息化,為行業工作帶了方便、便捷,企業信息共享的效率更加高效和快捷,為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工作增加了發展優勢,不斷推動企業高效發展。例如,我國大部分企業內部已經創建了個性化的信息化管理平臺,企業管理人員在處理內部信息時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部門工作的透明度,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通過實現企業信息的電子化來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率、效果、質量。在信息化這一時代背景下,不僅僅可以為企業內部控制節約工作成本,不斷地提高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而且可以推動企業內部信息共享化[1],讓企業之間進行資源分享和借鑒,不斷提升自身的企業內部控制流程科學性,使得企業可以得到更好的經濟發展,并且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企業內部資料的信息化不僅為企業內部管理環境帶來嶄新的面貌,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企業內部管理的實質內容。首先,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的業務工作量大大減少,企業管理組織趨于整體“扁平化”[2],內部控制分層數量減少,中層管理手續趨于簡單化,甚至不復存在,企業自身內部的控制系統更加規范。其次,在企業資源共享平臺下,每一位基層工作人員都可以為企業內部控制出言獻策,為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帶來了更多的便捷的同時,也改變了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內容。與以往的企業內部控制模式不同,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不僅需要管理好基層職員和資本,而且需要對企業的內部機密數據進行管理和監控,數據和系統的管理對內部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涉及企業內部的運營機密及日常運作的安全性,數據監管成為了現階段企業內部控制的重點內容。
財務會計工作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構成部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創新帶了全新的機遇,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應用而生。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平臺主要起著媒介的作用,不斷加強企業職員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可以不斷地推動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創新性發展,促進企業內部控制效率的提高。然而,由于我國企業工作信息化發展進程起步慢,仍然處于初始階段,導致財務會計信息網絡共享平臺的建設進度緩慢,共享平臺仍然存在容易遭受病毒攻擊、信息加密程度不夠高等問題,對企業內部控制帶來了全新的風險、隱患。首先,由于企業網絡共享平臺的技術仍然不達標,加上共享平臺的身份認證程序設計的過于簡陋,系統主要通過驗證賬號密碼來進行身份識別、認證,沒有相應的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高端的程序,導致平臺很容易遭受不法分子的惡意攻擊,從而導致企業的財務會計重要信息和機密被泄漏。其次,財務會計信息網絡共享平臺的會計信息加密技術仍然處于起初發展階段[3],在財務會計信息保護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漏洞,這樣的企業重要機密信息加密不到位現象的存在,很可能會給企業的競爭對手提供可乘之機。企業內部信息資源網絡共享平臺技術核心發展仍然很難滿足企業內部控制實際需求。再次,目前我國企業預結算內部審核工作相關規章制度仍未完善,缺乏健全的專業性審核機制,審核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普遍較低,無法滿足企業迅猛的發展需求。在開展預結算審核工作過程中,經常出現工程預算計算存在失誤、借用別人的定額標準來進行定額預算、預算與實際出現偏差等現象,導致預結算審核工作無法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和作用,不能夠科學、合理地進行造價成本計算,阻礙了企業建設效益的優化進程。
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更加高效、便捷[4]。在企業內部信息共享平臺中,部門與部門之間、職員與員工、上級與之間通常采用企業局域網來進行信息傳授,信息技術融貫于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和人員管理的方方面面,企業內部管理信息更加透明化。然而,數據管理和內部監控的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促使了企業內控環境的復雜化,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內容。第一,企業內部的組織管理方面,傳統的企業中層管理部門對信息化技術管理平臺替代。在企業內部信息化互動平臺中,企業高層可以直接于基層員工進行溝通和互動,每一位基層工作人員都可以為企業內部控制和管理工作發聲,在一定程度上復雜了企業內部之間的管控關系,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產生了一定的阻礙。第二,在以往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中,企業的各種信息和數據是在多方部門人員的監督和管控之下,采用手動輸入的方法進行操作的,數據記錄、整理和傳輸流程較為嚴謹,也更容易發現其中存在的遺落、錯誤等問題。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企業數據和信息輸入的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企業所有的數據和信息輸入、儲存、管理都是由先進的計算機程序決定,一旦企業應用程序代碼出現錯誤,很容易導致整個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系統的崩潰,給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巨大的損失。
企業內部控制監督體系不夠健全,一般表現為沒有做好社會監督、政府監督和自身監督的措施,各個監督部門的監督方法和措施比較簡陋,存在“執法不嚴”和“違法不究”等嚴重現象。從宏觀層面上說,現階段我國企業的企業內部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企業很難進行財務會計信息化的各項工作,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安排不標準、不規范等現象層出不窮。除此之外,這樣的形式可能會導致一些全面實現財務會計管理和工作的信息化的企業在面對企業自身權益被侵犯的情況下,也很難通過法律途徑來進行合法維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進行內部控制信息化工作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從微觀層面上說,企業內部的機密信息的監督意識較為薄弱,沒有全面履行企業自身的監督管理職責,導致企業內部部門對自身的職責沒有明確的認知,缺乏內在發展的動力機制。另外,由于企業業務繁多、職員人數眾多等原因,企業的監督人員與高層管理人員之間不存在直接的關系,無法產生相互制衡的效果和作用。
為了更好地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功效,企業首先需要提高資源共享平臺的技術性,確保企業資源共享平臺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自身的服務需求[5]。第一,企業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資金、物流及信息的協調應用,摒棄傳統信息共享系統,逐步構建一套完善、系統、有效的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以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為核心,有效地推進“業財一體化”進程。第二,為了加快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技術創新的步伐,就必須加大對共享平臺建設的關注程度,加大對共享平臺的財政投入力度,為平臺建設成立專項資金,選擇更加合適的網絡服務供應商,不斷鼓勵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技術平臺的構建。第三,有關政府部門能夠出臺一些相應的財務會計共享平臺優惠政策來引導廣大供應商提高對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創新的積極性。另外,政府也應該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共享平臺的創新建設工作,做到從技術、資金、政策等方面同時著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對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的建設進行支持,不斷地促進平臺建設步伐的加快。第四,為了推動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全面信息化事業的良性發展,就必須為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建設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構建統一的技術標準,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信息化各項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政府部門可以首先構建完善的信息化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立足信息時代的發展趨勢,加強對企業內部信息和控制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監管力度,及時糾正企業在實現內部控制工作全面信息化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企業能夠更快地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潮流,提高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健康、持久、穩定的發展。構建創新型的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可以為企業制定自身的發展決策提供更多的參考與借鑒,讓企業能夠作出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具有長久性、可操作性、科學性的未來發展規劃,為企業實現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全面信息化奠定殷實的基礎。
信息化背景下,為了讓企業能夠更加全面地把握經濟市場的方向,提高企業自身內部控制效率,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必須加快內部控制工作信息化的步伐,合理規避信息化背景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帶來的全新風險,不斷地為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的全面信息化而努力。為了提高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工作的安全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來構建科學、合理的企業內部控制安全防范體系。
第一,傳統的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由于僅僅依靠賬號和密碼來進行身份認證和識別,往往很容易導致企業的財務會計等機密信息被破解、泄漏。因此,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服務供應商可以從改進共享平臺的身份認證程序來入手,在平臺登錄模式中設置合理的權限、嚴格的授權機制和安全操作防護機制,創新性地提高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的安全性能。
第二,信息化時代下財務會計信息從一方面來說可以很好地進行企業資源共享,實現企業信息互利共贏,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樣的“觸手可及”的企業內部機密信息也很容易遭到惡意泄漏。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企業內部機密信息,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的服務器供應商還應該加強核心信息的加密工作,加大對平臺虛擬機器軟件的研究開發力度,通過模擬具有完整系統功能的計算機,從而實現對企業內部機密信息錄入、儲存和傳輸全過程的全面保護[6]。除此之外,供應商還可以有引進國外先進的信息加密技術,并將其應用到我國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中,實現對企業隱私和機密文件的安全保護,不斷地提高企業對網絡共享平臺的信任程度,引導企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工作中,為實現企業的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全面信息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三,隨著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平臺的普及化,企業可以利用信息化的超大儲存模式替代了傳統的財務會計信息的紙質儲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內部信息、文件的查詢以及修改的方便程度,極大地降低了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人力勞動量,同時也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準確度。但從另一個層面上說,企業基層職員和管理人員也更容易接觸到企業的核心機密,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為了提高內部控制效率,企業應該定期對內部職員進行安全性教育,培養職員網絡安全使用意識,引導職員以細心、嚴謹的心態進行信息化工作,為企業各項工作的安全無誤提供重要的保障。
要想有效地提高企業預決算審計的效率、效果和質量,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是一大關鍵。通過合理科學地完善企業預算管理的內部控制機制,不僅僅能夠有效地促進企業經濟項目審核工作的整體專業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夠不斷地推動企業預決算審核工作效率、效果和質量的穩步提升,使得企業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實際需求。第一,為了強化內部審計在企業預算管理體系中的功效和作用,企業必須將預決算管理有機融入企業內部審計的監控范圍,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和監控體系的制度化和透明化,對企業預決算管理開展定期和非定期審計,確保企業預決算管理達到預期的管理目標。第二,企業需要健全預決算的相關審核機制,為審核職員在造價預決算審核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明確預決算審核過程中各個審核部門和職員的責任和義務,有效地融入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合理意見和建議,獲得多方面執行部分的有利協作和支持,為審核職員有條不紊地進行預決算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三,企業預結算審核職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職業素養以及細心程度直接影響著企業預結算審核的最終結果,優秀的預決算審核隊伍是提高預決算精準度的前提條件。因此,首先要對審核人員進行科學的專業性培訓,讓審核工作人員充分地學習和了解造價預決算審核過的重要性,提高審核人員的專業知識素養,促使預決算審計任務按時按量完成,能夠通過優化審計方案來為企業節省大量的資金,嚴格控制企業的經濟成本,為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優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模式出現了嶄新的發展機遇。面對新形勢,企業應充分意識到傳統企業內部控制模式的弊端,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企業的發展需求,不斷地調整和規范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積極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促進信息技術與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機結合,做好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風險防范,不斷地創新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全面促進企業的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