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星冉,周惠芳,鐘秋喜,馮華,2*
(1.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京 210023;2.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8)
高催乳素血癥(hyperprolactinemia,HPRL)是各種原因引起外周血清催乳素水平持續高于正常值的狀態,臨床上以月經失調、月經量少、閉經、溢乳、不孕及習慣性流產等為主要表現,占女性不孕癥的15.2%,在原發性不孕癥中占23.8%[1],成為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一種常見疾病。
國醫大師夏桂成教授從事中醫臨床婦科七十余載,提出“心(腦)-腎-子宮生殖軸”理論,強調心(腦)對女性生殖軸的調控作用,即所謂“治病先治人,治人先調心”。筆者導師周惠芳教授師從夏桂成教授,秉承其學術思想,認為催乳素升高不孕癥患者中醫病機主要為腎虛心肝氣郁,心腎失濟,難于成孕,臨床上重視心腎合治,常獲良效,其具體學術思想報道如下。
《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火也,八卦中的離卦,屬手少陰心經,是臟腑經絡的主宰者,又腦為神明之府,夏桂成教授在長期臨床實踐和從事“月經周期與調周法”的觀察中,根據太極八卦的理論,提出心(腦)-腎-子宮生殖軸,強調心(腦)對女性生殖軸調控作用,心藏神,腎藏精,精能生髓,髓通脊背骨腔,上達于腦;腦為髓之海,又為元神之府;髓能養神,神能馭精,即包括女性生殖之女精,因此心腦神明才是駕馭排卵之所在[2]。并且指出心實屬腦的功能,相當于現代醫學女性生殖軸(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中下丘腦、垂體的作用,對靶器官卵巢、子宮起主導作用;腎主生殖,藏精,且內寓真陰真陽,腎氣、天癸、任督沖帶等奇經八脈皆與腎相關聯,腎涵蓋現代醫學中卵巢的功能[3]。
夏老認為,心調節子宮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心通過腎作用于子宮,主宰藏瀉功能;一種是心直接主宰子宮之瀉[4]。心藏神明,又主血脈,心氣下降,胞脈通暢,子宮開放,行瀉的作用。腎為生殖之本,藏精,為封藏之臟。子宮的藏瀉功能實際上受心腎主宰,且必須在心腎交合的情況下完成。心在上,屬火,在于動;腎在下,屬水,在于靜?!渡鼾S遺書》中云:“心腎相交,全憑升降。而心氣之降,由腎氣之升,腎氣之升,又因心氣之降”“欲補腎者,須寧心,使心得降?!毙哪I兩臟,心為主導,且心藏神,神能馭精,心神妄動必泄其精,心火妄動必耗其陰精,所以寧心安神,對腎精固藏亦具有重要作用?!端貑枴ぴu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中云:“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恶T氏錦囊秘錄·經病門諸論》中亦云“婦人經閉不行者,或因勞心過度,心火上行,不得下通府脈,是以月事不來者”。因此,心主宰子宮之瀉,心氣下降,胞脈通暢,氣血活動正常,子宮行瀉,使經血排出,從而實現重陽必陰的轉化[5-6]。
肝藏血,主疏泄,具有協助排經、排卵的作用;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肝脾通過升降疏泄功能調節沖任,同時協助心腎相交,若肝郁氣滯或脾虛失健,亦能影響心腎,因此夏老在前期基礎上又提出“心(腦)-腎-肝-脾-子宮軸”,認為女性生殖周期節律應從整體觀出發[7-11],如《傅青主女科》載:“經前大便下血”的方藥后注釋云:“不知肝乃腎之子,心之母也,補肝則肝氣往來于心腎之間,不啻介紹之助也?!逼⑽妇又薪?,為上下升降之樞紐,故心腎相交,水火交濟,必涉及升降,需得脾胃升降的協助。肝為腎之子,肝為心之母,母子相生,肝又將心腎聯系在一起,癸水陰血充盈,才能促進心腎交合,進而調節生殖節律。陳自明在《婦人良方》中云“夫腎乃陰中之陰也,主閉藏者,肝乃陰中之陽也,主疏泄者。然而二臟皆有相火,其系上屬于心,心火以動,則相火翕然而從之?!币虼?,肝之疏泄與腎之封藏亦受心的調節。
月經周期性、節律性的來潮是通過子宮藏瀉來調節陰陽消長轉化的體現。行經期為重陽轉陰時期,是一個新的周期開始,心氣下降,子宮行瀉,經血得以順暢排出。而經前期為陽長陰消的階段,陽氣開始偏盛,木火變旺,若心肝氣郁或心肝火旺,窒閉陽氣,可引起腎陽不足,因此此期不僅需考慮助陽來維續重陽,還需以調心疏肝,正如《傅青主女科》中言:“胞胎之寒涼,乃心腎二火之衰微也”。筆者導師周惠芳教授師從夏桂成教授,秉承其學術思想,將心(腦)-腎-子宮軸理論實踐于臨床,認為不孕癥患者催乳素升高主要病機為腎虛心肝氣郁,心腎失濟,難于成孕。治療上強調補腎的同時注重疏肝解郁,寧心安神,通過對《景岳全書》中毓麟珠及《女科》中六大助陽方藥的篩選,創制了專方——補腎助孕方,于經前期使用,其臨床療效顯著[12-13]。該方由炒白芍、山茱萸、淮山藥、醋柴胡、菟絲子、鹿角片、紫石英等中藥組成,全方具有寧心補腎疏肝之效,其中調心(腦)的要藥是紫石英,該藥具有鎮心安神,降逆氣,暖子宮的作用,紫石英在《本草綱目》中言:“上能鎮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濕以去枯也”?,F代研究表明,紫石英能夠抑制神經應激能力,具有鎮靜、解痙作用,還能促進卵巢激素分泌功能[14]。課題組實驗研究已經證明補腎助孕方能夠降低升高的催乳素水平,同時促進下丘腦GnRH 和垂體GTH 分泌[15-20],緩解卵巢內質網應激降低卵巢凋亡水平[21-22],提高子宮內膜容受性[23-24],起到有效調節生殖軸的作用,說明補腎助孕方能夠有效調節心(腦),從而恢復女性生殖軸功能。
HPRL 不孕癥患者常出現月經不調,甚至閉經,且伴有溢乳、胸脅脹滿、經前乳脹、煩躁易怒、善太息等肝郁癥狀,夏老認為本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心肝氣郁,然肝與心為母子之臟,心藏神,肝舍魂,《類經》中云:“神藏于心,故心靜則神清;魂隨乎神,故神昏則魂蕩”,若肝失疏泄,可導致心神不寧,故患者常亦伴有心煩、心悸、失眠等癥狀。心肝氣郁,日久窒閉陽氣,導致腎陽不足,腎陽虛不能溫煦子宮,子宮虛冷,則不能攝精成孕,反之,腎陽不足,無以抒發心肝之氣,又加重心肝氣郁;心肝氣郁或心肝氣火偏亢,疏泄不利,亦可傷及腎陰,腎陰虧虛,精血不足,不能凝精成孕,故導致不孕;反之,腎陰不足,無以涵養肝木,而致肝氣郁結或肝郁化火,腎陰虛不能上濟于心,則心火更熾,久之即形成腎陰虧虛,心肝火旺的惡性循環。因此,HPRL 不孕患者由于心肝氣郁,腎水不足,肝失所養,疏泄失職則致氣血逆亂,血不循常道下注血海為月經,反隨肝氣上逆乳房為乳汁,引起溢乳、月經稀少、閉經或不孕,而肝郁必將引起心(腦)功能異常,最終使心(腦)-腎-子宮軸出現紊亂,故在治療中強調疏肝補腎的同時,重視調心。
張某,女,29 歲,已婚。2019年12月12日初診。主訴:未避孕1年余未孕,月經量少半年余。月經初潮14 歲,5~6/28~30 d,量中等,色紅,夾血塊,無痛經?;颊咦? 個月前出現月經量少,約減少原經量一半,3 d 干凈,月經周期如常。1 個多月前在外院查月經周期第3 天血LH 3.75 mIU/mL,FSH 6.92 mIU/mL,PRL 38.67 ng/mL,E220.24 pg/L,T 0.28 ng/dL,盆腔B超子宮形態大小正常,雙側附件區未見異常。頭部MRI 示:垂體內未見異常信號。診斷高催乳素血癥,原發性不孕癥,未曾用藥治療。末次月經2019年11月27日??滔拢涸陆浿芷诘?6 天,白帶量少,面部痤瘡,小腹不痛,腰略酸,手足發涼,口干不顯,情緒急躁易怒,夜寐欠安(凌晨入睡),納谷尚可,二便自調,平素無溢乳,舌尖紅,苔薄膩,脈細弦。證屬腎陽偏虛,心肝郁火,夾有血瘀。治補腎助陽,調肝活血,寧心安神。經前期予補腎助孕方為基礎方加減。處方:炒白芍10 g,山茱萸10 g,山藥10 g,菟絲子10 g,鹿角片10 g,蓮子心5 g,川牛膝10 g,川芎10 g,茯苓10 g,醋柴胡6 g,紫石英10 g,合歡皮10 g,炮姜5 g,生麥芽30 g,澤蘭葉15 g,14 劑,水煎服,每日1 劑,早晚分服,囑患者月經來潮停服。按此療法于經前期服藥14 劑,連續用藥治療3 個月經周期后,患者月經量恢復正常,腰酸及手足發涼明顯好轉,復查催乳素降至正常范圍。治療第4 個月患者即受孕,停經7 周后超聲檢查見胎心。
按語:催乳素水平升高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升高主要有懷孕、哺乳以及應激反應等;病理性升高常見于泌乳素瘤、藥物以及特發性因素。該患者未避孕1年余未孕,雖月經周期正常,但月經量減少,血催乳素升高,頭部MRI 未見垂體微腺瘤,臨床屬高催乳素血癥性不孕,其最大原因在于心肝氣郁,氣火上炎,心氣不得下降,胞脈阻塞,經血排泄不暢,故見月經量減少;肝經郁火,火擾心神,故急躁易怒,夜寐欠安;心肝氣郁,窒閉陽氣,引起腎陽不足,故患者出現腰略酸,手足發涼。因此治療需補腎助陽,調心疏肝,以補腎助孕方加減,該方為治療腎陽偏虛,伴有心肝氣郁的基礎方,方中菟絲子、鹿角片補腎中之陽,山藥、白芍、山茱萸等補養腎陰,含有陰中求陽之意,在此基礎上加入寧心疏肝和胃之品,如柴胡升陽解郁抒發肝氣,紫石英、合歡皮、蓮子心等寧心安神。隨證化裁用藥3 個月患者經量恢復正常,第4 個月妊娠,療效顯著。
高催乳素血癥的主要原因在于心肝氣郁或郁火,此外,在發生發展過程中亦可致脾土薄弱或腎陰腎陽的虧虛,故治療以調肝為主,加入寧心安神或抒發心氣之品,結合補腎健脾、降火清熱、活血化瘀等,抑制溢乳,通暢月經,從而受孕。周教授根據夏老的學術理論,認為抑乳調經雖是治療本病的首要措施,但由于陰陽失衡,心(腦)-腎-子宮軸功能紊亂,屬心腎整體的失調,因此辨證論治亦不容忽略,且恢復患者的氣血陰陽平衡是治療的關鍵。在治療的同時,必須進行心理疏導,穩定情緒,謹防急躁,方可獲良效。如催乳素過高,超過正常值5 倍,或伴有腦垂體腺瘤者,則非單純中藥所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