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高效課堂評價標準不是看教師表演得如何,而是看學生學得如何,看學生是不是在愉快地學、主動地學、高效地學。那么,作為教師,在高效課堂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經過這些年的歷練,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給我帶來的沖擊和改變是巨大的。教師不僅僅是三尺講臺、一根粉筆、一張嘴就完成45分鐘的課堂了。我們的不斷學習,不斷探索,自我提升,非常重要。
1做學習型教師
1.1要終身學習,不斷儲備知識量
要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應該做到細水長流。我們要教給學生的是能力,是探尋整個知識大海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具備廣博的知識作基礎。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就更應該不斷學習。因為語言的知識,如果你不用,那么詞匯量等等就逐漸淡忘,長期下來,恐怕就是教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了。因此,我們必須長期有這樣的思想,利用一切可以學習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學習。比如,購買一些英語類型的期刊雜志,時刻了解實事和一些日常信息;每天提供學生一個習語或俚語,這樣可以強迫自己進行記憶;多多參加一些學習活動,如聽課,評課,學術交流活動;適時定期參加一些業務考試,以增強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知識。我們學校參加了河北省教育廳組織的MSE項目,這樣,老師們就有更多去國外學校交流的機會,可以參加暑假夏令營,全日制外教上課,口試考官的選拔,TKT教學方法的指導等等一系列的活動。這樣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同時也提供給英語教師對外學習交流的機會。從去年開始,教研員田老師還給我們提供了口語練習的平臺,讓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為我們謀劃職業道路。
1.2 摸索和更新教學方法,適度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
高效課堂中,如何在四十五分鐘內高效的把學習目標完成,如何針對訓練學生不同的能力來進行教學,導學案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高效課堂的成功關鍵就是要兩條腿走路,即導學案的設計和評價機制的建立。在設計導學案時,要涵蓋練習學生的聽、說、讀、寫各項能力。我們可以嘗試打破傳統的課型模式,建立一種新型的課型結構。例如,我們可以把課型分為聽力訓練課,語法練習課,閱讀能力課,寫作課等等設置了不同教學目標的課型。再比如,在練習學生們語言交際時,除了利用小組中對子組之外,還可以和別的小組結成對子,又或者利用一組不動,輪流交替換伙伴的方法,這樣,不僅能多次訓練自己的口語,而且面對不同的交流對象,可以產生不同的對話重點。既有新鮮感,又會有新的火花。
對于適當的加入信息技術來進行輔助教學,在英語這一學科中體現的尤為突出。語言學習在于環境,比如在教授新的單詞satellite,老師用多少語言去形容和修飾都不如給出一個衛星圖片來的直接,學生可以直觀的看到,甚至摸到所學事物,這樣效果會更好。比如在進行模擬對話練習時,我們可以通過電腦場景的設置讓學生身臨其境。在接受新的語言文化時,我們可以通過視頻播放來切身的感受不同。所以,英語教師應該適當的學習一些現代信息技術來幫助自己更好的進行教學活動。
2 做智慧型教師
2.1建立有效可行的評價制度,保證了高效課堂的實施
一個好的評價機制,能夠幫助我們順利的開展學習和工作。對于我們英語教師來說,大部分都承擔了班主任的工作,更需要動腦筋想方法。首先就是讓學生重視量化的分數。我們可以用最常見的發獎狀表揚,給出小小的物質獎勵的方法,但需要提出的是,這些肯定不會長期有效。對于我來說,我更傾向于其他的一些長效的非金錢獎勵。比如,我們可以采取像商場累計積分,年終兌獎的方法(當然,我們可以把時間縮短,如一個季度,一個月等等),兌換的獎品可能是獎勵觀看一個最新電影,或者排隊打飯時排在前面等;還可以進行爬格子,爭上游的方法。(把所有的小組寫在一張大紙的最底端,畫上向上的格子,每周的優秀就會相應的向上爬一個格子,看哪個小組最先到達頂端就為獲勝組)
總之,方法很多,就要求教師開動腦筋,把孩子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每個人都參與,激發競爭意識,效果會事半功倍。
2.2 加強和學生的溝通,走進他們的內心
“親其師,信其道”孩子如果喜歡一個教師,就會喜歡這個學科,從而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如何做到有效的溝通呢?一直以來,教育教學中過于強調老師的權威和尊嚴,而學生的權利和自尊卻常常被忽略或受到傷害。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只有讓學生與老師處于平等的地位,尊重他們的人格,維護他們的自尊,他們才能感到自然、輕松一些,才能產生與老師講真話的欲望,從而達到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如果不能尊重學生的不同意見,在學生闡述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時打斷學生、強行終止學生講話,或者在全班同學面前高聲訓斥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就會激化師生矛盾,進而影響到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教師的情感是一種間接的、無形的情感,是一種滋養學生人格的無形力量,這種情感是可以傳遞的,是影響學生一生的無價之寶。
無論教師是一個什么樣子的教師,她始終應該秉承愛與責任;無論我們工作了多久,都不能忘記學無止境;無論我們遇到什么樣子的學生,我們都是他們心中的光與力量。所以,我愿意從自己做起,不斷學習,遇到事情多動腦,在點滴生活中做孩子們的榜樣。在教育的浪潮中,我一定還是個不起眼的小浪花,但我也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點綴海的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