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
在課程體制改革與落實的背景下,我國的教育教學模式也隨之發生改變,不再是以往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分數,更多的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塑造學生人格品質的有效途徑,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與法治觀,所以教師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更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以此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逐漸實現師生間的教學相長,從而進一步提高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質量與效果,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綜合素質明顯提升。
一、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運用的優勢
互動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對一,或者一對多,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的學習活動。其中,教師與學生都是知識的傳遞者,同時也是接受者、生成者,師生的角色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而正是這種多變與互動,徹底改變了傳統固定的教學模式,促使整個課堂呈現出開放性、彈性特征,為課堂注入全新的活力,以此提高課堂學習質量與效率。
(一)拉近師生距離
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還將一些新鮮的熱點問題融入教學設計中,這能夠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主動性,以便師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從而確保學生真正發自內心地想要學習。
(二)實現教學相長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師生的教學相長。也就是說,從教師的層面上看,在備課過程中便會將當前的時事熱點融入課堂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探討與交流,而教師對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也將使知識面得以拓展,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學生的層面上看,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與教師展開更加深層次的知識討論,從而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而教師想要解答學生的問題,便需要加強自身的學習,這種雙向的教與學,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教師的教學水平實現全面提升。
(三)保障教學質量
可以說,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徹底改變了傳統固定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創造有利的條件,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果,同時改善了以往枯燥、沉悶的課堂氛圍,更有利于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進一步提升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實效性。
二、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運用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情感交流互動
由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內容十分枯燥,且包含大量的理論性知識,學生學習與理解時會有一定的難度,進而影響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與積極性,甚至學習熱情逐漸消磨殆盡。加之沉悶的課堂氛圍,也會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能夠營造出更加寬松、歡快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加強情感交流互動。有時候僅僅師生之間的一個眼神交流,便會讓學生與教師達到精神上的契合和心靈上的共鳴。
與此同時,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徹底改變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而是注重與學生的實時互動。比如,教師通過高低音的轉換,來調整教學的內容與方式,這樣學生便會被教師的教學激情所感染,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中,進一步增強道德與法治學習的實效性。
(二)創設問題探究情境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想要高效地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備課時,就要全面地了解教學內容,并且準確地篩選出一個問題,最好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者當下的時事熱點話題,為學生創設問題探究的情境,以此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師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開道德與法治知識的交流,來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印象。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深入分析,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與價值觀,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
比如,人教版中的《法不可違》一課,主要是讓學生明確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能夠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分析歸納能力,理解堅強意志的表現及作用,促使學生明白無論什么原因,只要是違反法律就是違法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此強化學生的守法意識。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真實事例的視頻,并提問學生:“什么是違法犯罪?”引導學生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從而在師生互動之中,進一步幫助學生了解違法犯罪行為。同時教師與學生交流整堂課后的所想、所感,以此達成思想共鳴,促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三)合理選擇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法,作為互動式教學模式中的一種典型、有效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更有利于學生根據對案例的剖析,挖掘與理解其中蘊含的知識點,同時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與法治觀念,以此加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內化。除此之外,教師不僅要利用教材中的案例,還要為學生精心挑選社會熱點案例,促使學生將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運用其中,展開案例分析,并且深化學生對案例中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掌握,從而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實現高品質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構建。
比如,人教版中的《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一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正確地使用網絡,使之為學習與生活服務,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引導學生遵守網絡規則,享受健康的網絡生活。因此,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并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引入一些網絡詐騙的案例,展開師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在學生分析案例過程中,教師加以正確思想的引導,以此加強學生對法治知識的認識,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做一名網絡文明少年。
(四)組織課堂辯論活動
為了更好地調動課堂教學的氛圍,加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中,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組織課堂辯論活動,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同時促使學生始終保持活躍的思維,以此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的記憶與有效運用,從而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效果,而且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與是非觀。
比如,人教版中的《做誠信的人》一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引導學生誠實做人。因此,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個經典話題“王婆賣瓜,該不該夸?”讓學生各自站成兩隊,進行辯論,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不斷發散學生的思維,而教師在其中給予正確思想的指引,促使學生在課堂互動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到誠信的品德是高尚的,學會在生活中實事求是,用誠信的智慧解決面臨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法治素養有效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加強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有利于教師構建高品質的道德與法治課堂,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實效性,促進學生的道德素養與法治素質全面提升。教師通過為學生精心設計互動式教學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此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深化學生對相關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記憶,同時幫助學生達到靈活、正確地運用目的,從而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劉佳.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新課程,2021(25):128.
[2]呂明.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科幻畫報,2021(6):135-136.
[3]尹云君.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9):33-34.
[4]張其中.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讀寫算,2021(11):98-99.
[5]焦玉蘭.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新課程,2021(8):125.
[6]劉愛.互動式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第二課堂,2020(8):60-61.
(作者單位 淄博高新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