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芳
摘要“學習強國”具有“資源通融、內(nèi)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體特性。且“學習強國”在日常思政教育和黨性教育中具有極其的育人功能,能夠有機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通過問卷調(diào)查,顯示絕大多數(shù)學習者外在原因下載平臺、學習態(tài)度主動積極、充分認可學習資源、正面肯定學習效果,但也存在一定問題,如學習主體中,黨員學員和非黨員學員的矛盾;碎片化學習與系統(tǒng)性學習的矛盾。因此,要發(fā)揮和挖掘其在學生群眾等廣大群體中的育人功能,使其成為一款全民性的“學習加油站”;同時,完善相關(guān)考核機制,明確“學習強國”的學習目的和意義,避免形式主義。最后,“學習強國”平臺是高校教師天然的理論營養(yǎng)劑、思政課程海量的教學資源庫,可以充分發(fā)揮理論效用,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
關(guān)鍵詞 融媒體 學習強國 高校 思政 育人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3.022
ResearchontheFunc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BasedonthePlatformof"LearningPower"undertheBackgroundofFinancialMedia
WU Xiaofang
(School of Marxism, Fuzhou Polytechnic, Fuzhou, Fujian 350108)
Abstract"Learning pow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 accommodation, content integration, publicity integration and interest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power" has extremely educational function in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arty spirit education, and can be organically integrated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shows that the vast majority of learners download the platform for external reasons, have a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 fully recogniz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positively affirm learning result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arty members and non party members in the learning subjec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ragmented learning and systematic learning. Therefore,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and tap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 in students and other groups, so as to make it a national "learning gas station";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relevant assessment mechanism, clarify the learning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power", and avoid formalism. Finally, the "learning power" platform is a natural theoretical nutrient for college teachers and a massive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theoretical utility and organically integrate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Keywordsfinancial media; learning pow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education
1“學習強國”的融媒體特性
2019年1月1日由中宣部打造的,旨在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加強建設學習大國、構(gòu)建學習共同體的“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正式上線,有“學習強國”網(wǎng)頁端和APP(手機客戶端),兩者的內(nèi)容是同步更新的。其中,經(jīng)過不斷地更新迭代,截至2021年6月30日,“學習強國”APP在Android系統(tǒng)已經(jīng)升級至2.27.0版本,累積下載量已達2.5億次下載。它提供海量、免費的圖文和音視頻學習資源,讓學習更多樣、更個性、更智能、更便捷。“學習強國”能夠擁有如此大的下載使用量,與其強大的融媒體特性不無關(guān)系。
“融媒體”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媒體,而是一種宣傳經(jīng)營模式。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學習強國”是一個融媒體平臺,而是要強調(diào)它的融媒體特性。融媒體是一種運作模式,是一種多媒介的集成,將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nèi)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互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價值得以全面提升。因此,“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融媒體特性有:
資源通融:“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整合報、刊、臺、網(wǎng)等各種資源于一體,學習資源極其豐富,而且多家中央主要單位新媒體第一時間提供原創(chuàng)優(yōu)質(zhì)學習資源,支持個性化訂閱。在知識付費的今天,學習強國作為權(quán)威、免費、豐富的資源集成,對于廣大民眾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而且“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積極打造權(quán)威思想庫、完整核心數(shù)據(jù)庫、豐富文化資源庫、智能學習行為分析系統(tǒng)、創(chuàng)新學習生態(tài)系統(tǒng)、有效管用學習服務系統(tǒng)。
內(nèi)容兼融:要說理論學習APP,“學習強國”平臺不是第一家,但卻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一家。這除了與其免費、權(quán)威、豐富的學習資源有關(guān)外,還與其體系豐富、結(jié)構(gòu)完整、涵蓋廣泛、形態(tài)多元的豐富內(nèi)容有關(guān)。傳統(tǒng)的政治理論學習APP內(nèi)容相對單一,主要是黨的方針政策和思想理論等。而“學習強國”平臺作為一款政治宣傳類APP,黨的大政方針和理論動態(tài)學習自然是重點,但除此外,黨紀、實踐、科技、國際、經(jīng)濟、教育、文化、體育、技能、人物、志愿者、大自然、大熊貓、黨史、影視、健康、軍事、老年等都有專門的專題進行學習,利于拓展學習內(nèi)容的廣度;且有圖、文、音、視頻等多種形態(tài)的學習信息,利于拓展學習內(nèi)容的深度。
宣傳互融:在資源通融、內(nèi)容兼融的基礎上,“學習強國”平臺的突出融媒體特性就是多媒介載體的融合宣傳,多元的大眾傳播形態(tài)其宣傳效果遠勝于過去單一的傳統(tǒng)媒體上的宣傳效果。同樣的理論宣傳學習,過去的平臺只是簡單地以理論材料上傳和講課視頻提供,無法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也無法將理論宣傳入腦入心。而“學習強國”平臺的理論宣傳方式既有新聞報紙、雜志、書刊等文字宣傳,又有音頻、短視頻、影視劇、慕課、紀錄片等圖像宣傳,理論學習盛宴中收獲鮮活的學習體驗。學習之余,還能通過在線答題檢驗學習成效,文字題、音頻題、視頻題,每周一答、智能答題、專題考試,樣式繁多,不一而足。更有積分鼓勵,每日登錄、瀏覽資訊、學習知識、挑戰(zhàn)答題、收藏分享,每一種學習行為都有實實在在地記錄和積累,提高知識學習的獲得感。[1]
利益共融:“學習強國”平臺是中宣部立于新時代、新國情、新黨情的背景下,著眼于建設學習共同體而打造的學習平臺,有利于學習型政黨的建設和發(fā)展壯大,有利于形成黨員同志和全體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學習的良好學習風氣和生態(tài),有利于提高全黨全民族的思想水平,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傳播科學真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一步縱深發(fā)展,從而提高主流媒體話語權(quán)、壯大主流輿論力量。
2“學習強國”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
“學習強國”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學習平臺,擁有海量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資源,具有很強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因此“學習強國”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guān)系緊密,成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網(wǎng)絡載體,在日常思政教育和黨性教育中具有極其的育人功能,能夠有機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
2020年3月,為了充分了解“學習強國”在高校中的思政育人功能,課題組分別在本校教師范圍和學生范圍發(fā)放了一定量的《“學習強國”育人功能的發(fā)揮現(xiàn)狀調(diào)查問卷》,教師范圍主要通過QQ群發(fā)放“問卷星”調(diào)查問卷,學生群體中畢業(yè)班主要通過微信或QQ群發(fā)放問卷,2019級和2020級學生則利用課堂時間,通過教學平臺(云班課)發(fā)放“投票”進行問卷調(diào)查。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1500份,實收1423份,其中有效問卷1396份。本次調(diào)查對象共計1500人,其中男性894人,女性606人。18歲以下37人,18-24歲989人,25-30歲234人,31-40歲158人,41-50歲48人,51-60歲34人。“在校學生”1026人,“教師及其他”474人。“中共黨員”268人,“共青團員”1156人,“民主黨派人士”3人,“無黨派人士”1人,“群眾”72人。此次調(diào)查中因為教師問卷主要是思政類QQ群中發(fā)放,所以黨員身份占比高。
2.1絕大多數(shù)學習者外在原因下載平臺
問卷中,當問到“通過什么渠道知曉‘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單選)”時,43人選擇“新聞報道”,35人選擇“微博、微信、貼吧等”,326人選擇“所在單位或組織”,132人選擇“同事、好友”,765人選擇“老師推薦”,176人選擇“同學推薦”,23人選擇“其他”。當問到“您使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主要原因(單選)”時,473人選擇“自我學習需要或個人興趣愛好”,858人選擇“單位或組織要求或老師要求,任務型下載”,75人選擇“支部黨員積分排名壓力”,30人選擇“朋友推薦使用”,18人選擇“公眾號推送推薦”,46人選擇“其他”。從調(diào)查結(jié)果來看,不管老師還是學生,一開始使用學習強國時,大多是因為外在的原因,或是組織要求,或是老師推薦,其他渠道或方式獲知學習強國APP的比例相對不高。
2.2絕大多數(shù)學習者學習態(tài)度主動積極
問到“您目前的積分在以下哪個區(qū)間?”(單選)時,233人選擇“0-3000分”(教師27人,學生206人);434人選擇“3001-6000分”(教師32人,學生402人);345人選擇“6001-9000分”(教師58人,學生287人);236人選擇“9001-15000分”(教師148人,學生86人);252人選擇“15000分以上”(教師209人,學生45人)。問到“您每天登錄使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累計時間”(單選)時,235人選擇“小于10分鐘”(教師34人,學生201人),1006人選擇“10-30分鐘”(教師181人,學生825人),216人選擇“31-60分鐘”(教師216人,學生0人),43人選擇“60分鐘以上”(教師43人,學生0人)。問到“您每周使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天數(shù)”(單選)時,329人選擇“每天都學”(教師329人,學生0人),199人選擇“每周4-6天”(教師98人,學生101人),768人選擇“每周2-3天”(教師34人,學生734人),204人選擇“每周1天或更少”(教師13人,學生191人)。從調(diào)查結(jié)果看,絕大多數(shù)學習者學習態(tài)度主動積極,學習頻率較高。其中教師相對學生使用的粘性更高,時間更久,使用更頻繁;學生當中,能堅持長時間平臺學習的不多,但也能保持基本的使用粘性。
2.3絕大多數(shù)學習者充分認可學習資源
問卷中,當問到“您認為學習強國APP上的學習內(nèi)容的豐富程度(單選)”時,789人認為“非常豐富”,486人認為“豐富”,185人認為“一般”,35人認為“不豐富”,5人認為“非常不豐富”。問到“您喜歡閱讀‘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學習資源的原因?(多選)”時,864人認為“內(nèi)容權(quán)威、準確”,765人認為“信息量豐富”,1311人認為“信息發(fā)布及時、時效性強”,453人認為“學習其他感興趣內(nèi)容”,1134人認為“界面簡潔,沒有廣告”,658人認為“積分式學習”,773人認為“慕課資源豐富”,1045人認為“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多種形式結(jié)合”,321人選擇“其他”。可見,大眾非常認可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學習資源的豐富性,以及官方發(fā)布信息所代表的的權(quán)威性、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大眾也喜歡干凈整潔的閱讀界面。
2.4絕大多數(shù)學習者正面肯定學習效果
問到“您最常閱讀‘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學習板塊中的哪些頻道?(多選,最多選10項)”時,784人選擇“推薦”,570人選擇“要聞”,425人選擇“新思想”,135人選擇“本地”,255人選擇“綜合”,300人選擇“直播中國”,138人選擇“快閃”,236人選擇“發(fā)布”,195人選擇“實踐”,75人選擇“訂閱”,90人選擇“經(jīng)濟”,165人選擇“志愿者”,225人選擇“教育”,210人選擇“體育”,134人選擇“人物”,259人選擇“大自然”,262人選擇“科技”,45人選擇“技能”,120人選擇“文化”,89人選擇“讀書”,267人選擇“黨史”,535人選擇“電影”,105人選擇“傳播中國”,135人選擇“健康”,30人選擇“人事”,136人選擇“法紀”,75人選擇“理論”,60人選擇“國際”,25人選擇“十九大時間”,25人選擇“紀實”,35人選擇“用典”,112人選擇“時評”,375人選擇“軍事”,90人選擇“旅游”,42人選擇“專題”,23人選擇“學習之家”。從調(diào)查結(jié)果看,“推薦”(52.6%)模塊的閱讀率最高,因為最直接,平臺打開能直接看到,減少閱讀路徑,更便利于閱讀者閱讀;其次,是“要聞”(38%)、“電影”(35.7%)、“新思想”(28.3%)、“軍事”(25%)等模塊,可以看出閱讀者的閱讀習慣,除了時政新聞外,更喜歡視頻觀看;再者,除了熱門的幾個模塊外,部分模塊閱讀率不高,如“人事”“技能”“紀實”“學習之家”等,可以看出學習強國內(nèi)容的過于細化,稀釋了各模塊的閱讀率。
問到“您為什么經(jīng)常使用這些板塊(多選)”時,1005人選擇“學習需要”,885人選擇“空閑娛樂”,615人選擇“獲取積分”,95人選擇“其他”。對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的積分的看法(單選),312人認為“強制積分任務,學習形式化”,835人認為“積分容易形成你追我趕的濃厚學習氛圍”,也有69人認為“積分制打擊學習積極性”,284人表示“不在乎”。問到“您覺得‘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在以下哪些方面對你有幫助(多選)”時,1035人選擇“了解社會新聞時事,提升實事的關(guān)注”,876人選擇“了解國家政策的走向,促進理論的修習”,752人選擇“豐富科學文化知識,拓展學習的領(lǐng)域”,734人選擇“堅定政治理念,提升黨性修養(yǎng)”,689人選擇“增強民族文化自信”,426人選擇“其他收獲”,也有366人選擇“只為完成學習任務,沒有收獲”。從問卷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積分制對于理論學習來說,是一種顯性的獎勵,確實能有效提高學習者的積極性,且從反饋的結(jié)果看,不同的學習者在理論、黨性、文化自信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幫助。
2.5存在問題和建議
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非常肯定“學習強國”學習資源的豐富性、權(quán)威性、全面性,而且都能保證一定的使用頻率,為“學習強國”充分發(fā)揮寶貴的育人功能創(chuàng)設了很好的條件。經(jīng)過使用,絕大多數(shù)學習者都表示自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政治素養(yǎng)和思想覺悟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學習強國”育人功能發(fā)揮成效顯著。但調(diào)查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一是學習主體中,黨員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學習耐性更強,學習興趣更高;非黨員同志相對使用粘性就不是太高;特別是黨員教師比非黨員學生學習的時間更長。二是存在碎片化學習與系統(tǒng)性學習的矛盾。部分高校以積分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考核,此事有利有弊。一方面,積分能促進學習積極性,但另一方面,如果處理不好,容易讓積分催化出形式主義,讓學習者只是機械式地完成積分考核。對此,建議“學習強國”不僅要發(fā)揮其在黨員群體中的育人功能,更要發(fā)揮和挖掘其在學生群眾等廣大群體中的育人功能,使其成為一款全民性的“學習加油站”;同時,完善相關(guān)考核機制,明確“學習強國”的學習目的和意義,避免形式主義。[2]
3“學習強國”融入思政課課堂教學工作
在針對教師的問卷中,當問到“關(guān)于將‘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學習資源運用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程度(單選)”時,356人表示“經(jīng)常能將平臺學習的相關(guān)資源引用到學科教學或班級教育工作中”,97人表示“偶爾會使用平臺的相關(guān)資源”,21人表示“僅僅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沒有運用任何平臺資源”。問到“您將‘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運用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課堂上,師生的互動性如何(單選)”時,163人表示“非常強”,219人表示“強”,52人表示“一般”,26人表示“弱”,14人表示“非常弱”。從結(jié)果可以看出,不管是思政課程還是課程思政的角度,高校教師都在積極嘗試利用“學習強國”豐富的資源,且在使用過程中,同學們反應良好,互動性強。
3.1“學習強國”平臺是高校教師天然的理論營養(yǎng)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做好“三全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特別強調(diào)高校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上好思政課關(guān)鍵在教師。因此,在“課程思政+思政課程”的育人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思想業(yè)務能力、理論育人水平都影響高校育人成效。而“學習強國”平臺是高校教師天然的理論營養(yǎng)劑,“學習強國”每天及時權(quán)威更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理論成果,國家的重要時事新聞,以及對這些新思想新成果的詳細解讀等等,有利于高校教師及時把握黨和國家的最新理論成果,提升政治認同、思想認同與情感認同。[3]
3.2“學習強國”平臺是思政課程海量的教學資源庫
“學習強國”平臺的資源主體與思政課有著密切的內(nèi)在一致性,如“學習強國”平臺主要旨在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018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八章至第十四章的教學內(nèi)容。因此,“學習強國”平臺海量的資源就成了思政課程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如“新思想”子模塊中的“重要活動”“重要會議”“重要講話”“重要文章”“重要學習”“指示批示”等等,都是思政課學習的重要素材,此外,還有各種專題學習模塊,如“十九大時間”“黨史”“法紀”“科技”“文化”,再輔以各種地方學習平臺、訂閱號,基本能覆蓋思政課教學的所有內(nèi)容,堪稱活化了的思政課教材。因此,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理論資源,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2019年福建省教育廳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融媒體背景下基于‘學習強國’平臺的高校思政育人功能研究”(JAS19628)研究成果;2019年福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社科類科研重點項目“融媒體時代主流媒體提高新聞輿論‘四力’研究”(FZYSKJJB201901)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瑞鑫,朱文慧.關(guān)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融媒體特征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9,5(11):117-118.
[2]黃春玲.“學習強國”的育人功能研究[D].廣西大學,2019.
[3]燕文華,吳淑霞.基于“學習強國”APP優(yōu)化高校思政課教學供給側(cè)配置要素[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9,28(12):136-13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