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紅
[摘? ? 要]對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對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策略,分別從學校要重視教育觀念上的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團隊進行結合教學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此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學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融合教學可以更好地借用小學生自己的力量來鍛煉自身心智培養優秀的道德素養,同時還能彌補在傳統思想政治教學和心理健康教學中產生的聯系度較低的問題。這種相融合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價值,提升教學效果。所以,學校以及教師要重視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分析。
一、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學的必要性
(一)現實條件的推動
學生在小學階段正是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小學生想要健康成長首先需要一個健康的心理條件以及要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健康的心理,讓小學生在生活中面對困難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讓學生在發展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以及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教學理論的結合
通過相關的理論以及研究可以看出,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到學生心理方面的力量。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又需要學生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進行支撐。這就充分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時刻需要心理健康的知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又時刻需要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支撐。同時,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評判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擁有正確的思想道德素養是重要的評判因素。小學生在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中離不開心理健康,同時學生在心理健康發展的過程中也少不了正確的道德觀念。
二、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
(一)教學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式是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情況對小學生進行一個更詳細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
(二)兩種教學方式的不同
小學思想政治教學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育,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自己的思考以及想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感悟和體驗,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成長以及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
三、進行融合教學的優點以及傳統融合方式的缺點
(一)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學的優點
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無論是在教學方式或者是教學理念上都有著非常多的共同點,所以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結合,對學生進行綜合教學。在對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兩者進行相互作用,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更好地實現小學教育中育人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傳統融合方式的缺點
傳統觀念下,融合方式通常為將一節課分成兩個階段進行教學,教師會先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樣雖然是兩個課程在教學中有關聯,但是在教學內容上兩個課程教學的關聯程度比較低,不能發揮融合教學的真正作用。傳統融合教學方式雖然將兩種課程放在一節課中進行教學,但是可能會導致兩種課程的教學時間都不夠用,同時兩種課程在教學中也缺乏關聯性,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學策略
小學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設計,發揮出融合教育的真正作用。
(一)學校要重視教育觀念上的結合
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育,目的是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相關的學科教學過程中,同時還要給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相關的支撐作用。從而提升小學生的心理與思想全面的發展,同時學校也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只有明白兩者的作用關系,才能將兩者的教學價值發揮到最大。學校要不斷地豐富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學資源,以及提升相關學科的教資力量,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質量。
小學學校為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觀念進行融合,可以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會。學校可以對相關科目的教師開展定期的交流分析會,加強思政學科和心理學科教師之間的交流。同時,學校還要對學生進行詳細的統計和調查,詳細地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思想發展狀況。不同的學校之間也可開展相關的學術交流,讓教師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步。這樣的教學觀念交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學和心理健康教學的觀念更好地融合,可以更好地推動對學生進行融合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進行結合
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的是在學生心中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模范,給學生的未來發展指引正確的方向。小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則是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形成更健康的心理,以及鍛煉學生解決相關心理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身心進行健康的成長。在兩者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內容上,可以對有關內容進行結合。這樣融合教學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學生也可以通過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的結合教學更好地認清自己,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促進學生更健康的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中第二單元第六課“有多少浪費本可以避免”這節內容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融合教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對教材知識進行一個大概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教師可以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例子來給學生列舉鋪張浪費的情況,例如,在外面吃飯點很多的菜、不斷地換新衣服、不穿舊衣服等。學生在教學中了解到生活中的許多浪費情況是可以避免的,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層面的學習。比如,當代小學生中存在嚴重的攀比行為,許多學生要求家長給自己買比較昂貴的鞋子和衣服,從而獲得同學之間的夸獎。學生在小學期間的身體發育速度比較快,買比較昂貴的衣服可能一兩年就不能再穿了,這也是學生之間隨處可見的浪費行為。教師要教導學生消除攀比心理,不盲目地追求昂貴的名牌衣服,要保持勤儉節約的優秀品德。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樹立正確的模范,還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融合,學生可以更好地結合生活中實際案例進行學習和分析,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健康的心理。
(三)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團隊進行結合教學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存在非常多的共同點,教師們可以根據這些共同點建立綜合的教學團隊。讓兩個學科的教師進行互相輔助教學,這樣可以在教學中將兩門學科更好地相互融入,增加教學內容的聯動性。
教師在進行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十課“愛心的傳遞者”這節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聯合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對學生先進行簡單的教學,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素質。學生對教材內容以及教師普及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樂于助人、奉獻愛心的思想道德品質。此時,可以聯合心理健康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養。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的內容,促使學生形成善良的心理。這樣進行結合教學,不僅提升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發展,還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寇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小學生(中旬刊),2021(10):18.
[2]郭瀑森.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30):183-184.
[3]馬楊洋.新時期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改進路徑[J].新課程,2021(1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