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雨詩 張郴 蔣琳 張小東 韓利


【摘要】? ? 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藥理學的教學中,評價并探討其教學效果。選取2020級臨床專業學生109人,分為兩組,其中A組57人,B組52人,分別采取傳統式教學模式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通過理論考核及教學模式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藥理學中的效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組考核成績和問卷滿意度均高于傳統教學組。
【關鍵字】? ? 混合式教學? ? 藥理學? ? 線上教學? ? 線下教學
引言:
藥理學是高職醫學院校學生的必修課,亦是聯系基礎與臨床、藥學與醫學的重要學科。藥理學概念繁多、理論性強、知識點繁雜易混淆,很難在有限的學時里面面俱到,不少學時只能依靠學生自學,然而高職院校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大多存在畏難情緒,普遍認為藥理學枯燥乏味,因此,尋找適合的教學模式迫在眉睫。近幾年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線開放課程、翻轉課堂、微課等多樣化教學方式的興起,能夠結合網絡和課堂教學優勢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教學中來[1],自然,這也是我校藥理學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我們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教材內容為基準,整合教材內容、在線教學資源、優質微課制作、適宜病例編寫等內容,將“線上”“線下”兩方面的優勢結合起來,在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的同時,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時間以及精力,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踐內容有效融合[2]。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進行探索總結,為推動藥理學教學改革打下基礎。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紅河衛生職業學院109名,參加2021年7月份全國高職藥理學聯考,比較藥理學課程的臨床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將研究對象分為A、B兩組,其中A組57人,B組52人,分別采取傳統式教學模式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間為1學期,教學結束后比較2種不同教學方式的臨床專業學生對藥理學學習的滿意度、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情況及理論考試成績。
1.2.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的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以預習和自主學習為主,依托智慧職教云平臺,該平臺以信息技術作為支撐,通過網絡收集與教學有關的資料以及視頻等。教師在教學前,結合教學內容、信息技術發布與之相關的學習任務,學生根據視頻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或者預習[3],學生自學后根據章節導學中的自我檢查方式檢查,教師給出達標標準,比如習題準確率達75%以上算合格,以便學生了解自學情況,老師監測學生的線上學習效果,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在平臺上進一步學習、查閱相關知識作為補充和拓展[4]。
1.2.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的線下教學
對于醫學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自學能力稍有欠缺,所以課堂教學過程要注重引導。在藥理學的線下教學中加入病例討論,利用多媒體呈現病例內容,引導學生結合視頻內容進行分析,旨在促進師生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藥理學知識和臨床知識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臨床思維的能力。
1.3綜合成績的評定標準
藥理學課程的綜合成績包括三個部分,①網絡教學平臺成績(占15%):包含登錄時間、課前完成自我檢測、課后作業;②課堂表現成績(占15%):包含知識點搶答、病例討論的闡述和發言等;③期末考試(占70%):期末考試采用閉卷方式在云課堂平臺進行,參與2021年7月份全國職業院校臨床專業藥理學聯考。
二、結果
2.1理論考試成績
統一參加比較藥理學期末考試的兩組學生中,A班57人采用傳統模式教學,B班52人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最終期末成績分別為69分和79分。理論成績顯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學生成績明顯高于傳統模式教學,各分數段成績比較詳見表1。
2.2問卷調查結果反饋
課程結束后,教師向學生發放問卷調查表,采用匿名方式由學生獨立填寫后,當場收回。共發出調查問卷109份,收回有效問卷109份。問卷結果表明學生對藥理學教學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接受度、滿意度明顯高于傳統模式教學。調查問卷統計結果詳見表2。
三、討論
從結果來看,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學生的滿意度更高,并取得了更好的期末成績。在線上教學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枯燥的藥理學知識以豐富、具象的形式進行呈現,學生將了解到立體化的內容,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同時在線上教學中,教師會利用網絡制作教學視頻,學生可以在閑暇之余通過云平臺進行查漏補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知識吸收率,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在線下課堂教學的病例教學中,教師將通過網絡搜集多種類型的病例資料,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編寫,病例教學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可以將知識與實踐有效結合,實現了知識的融會貫通。
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從“教”的主體轉變為“導”的主體,這不光考驗教師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還鍛煉了教師的教育教學內功:如線上線下內容的設計和安排,如何更好的準備線上微課和線下病例,改善課堂氛圍,增加教學互動等。這些都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制作和設計,同時學生也需要有較強的自控力,花費更多課余時間觀看微課、視頻,查閱資料,完成教師布置作業和測驗等。
綜上,隨著社會科技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發展,高職教育也要融入這一趨勢,將信息技術化的教學改革融入到高職院校藥理學的教學中[6]。藥理學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此應用模式值得推廣,各學校應結合本校設施和學生學習特點等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斷改革完善混合式教學模式。
參? 考? 文? 獻
[1]王曉琴,張波.混合式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5):59-60.
[2]李逢慶 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6,26(9):18-24.
[3]王清.國內醫學院校PBL教學模式的應用現狀及問題剖析[J].復旦教育論壇,2010,18(5)88-91.
[4]范天黎,畢紅征.微課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2):143-145
[5]梁樂明,曹俏俏.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65-67.
[6]劉君亮,王移芝.混合式學習環境下無縫學習策略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2):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