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蕾
摘 要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基層植保技術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已經得到了有效實施,相關政府部門也加強了對基層植保推廣工作的重視。但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基層植保推廣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分析基層植保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建議,進而保障我國農業的
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基層植保;推廣;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S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0.009
我國農村種植業的整體結構已經得到了調整,其中植物保護和環境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并且對植保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然而,當前我國基層植保部門中的相關機制并不完善,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基于此,需要從我國基層植保推廣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加強推廣力度,為推廣工作的穩定開展提供條件。
1 基層植保推廣工作發展的背景
我國實施《種子法》后,種子管理機制在不斷完善,并且其制度還進一步推進了鄉鎮機構的改革。基層植保工作主要是以種子公司為龍頭,以鄉鎮農技站為橋梁,集引種、試驗和供應等為一體的管理和推廣體制,但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會影響新品種的推廣。要想在此背景下進一步發揮鄉鎮農技站自身的橋梁作用,需要對其進行引導,加強對農作物新品種的推廣力度[1]。
隨著我國種子產業的市場化,農作物的新品種推廣進程也正在不斷加快,但是在實際生產中,增產和增收效果并不突出,這不僅會影響和限制新品種的增產增收,還會阻礙新品種的應用步伐。需要加強對基層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工作的重視,更好地服務于農民,提高新品種推廣的力度。在此過程中,還要抓好基層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工作,積極發揮基層植保部門在農作物保護中的作用,增加良種在市場中的占有量,從而實現對我國農作物品種整體布局的優化。
2 問題
2.1 配套技術實施不到位
現階段,新的市場主體正在大量涌現,農作物的經營渠道也在不斷增加,經營者為了在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需要大量引進新品種,這會導致市場上種子品種繁多,并且在這樣的市場發展中,栽培技術也難以配套。此外,部分種子經營者對所經營的新品種并不了解,不清楚其特征和特性,導致栽培技術不能在農作物種植中有效應用,進而造成損失。
2.2 基層植保網絡并不健全
雖然在我國農業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門加強了對基層植保推廣工作的重視,但是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并沒有在其中得到有效落實,并且部分地區從事植保工作的人員非常缺乏,基層植保網絡不夠完善。在具體的測報工作中,鄉鎮點并沒有為日后的工作提供相應的病蟲害發生數據,難以分析預報作物病蟲害實際發生情況。如果不及時解決,會給區域性病蟲害的控制工作增加難度。再加上在具體的防治工作上,植保網絡會出現斷線的情況,導致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情報很難盡快使農戶熟知,易給農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2]。
2.3 鄉鎮農技推廣體系不完善
新時期,種子市場已經全面放開,但是其中農業技術的推廣服務功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當前,鄉鎮農技站基本已經退出了種子市場,但是鎮政府農技工作并沒有正常開展,對新品種開展的試驗示范力度不強,更沒有進行農業技術指導,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功能受到影響,不利于新品種的推廣和應用。
3 措施
3.1 重視植保工作,加強植保體系建設
新時期,要想保證基層植保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各地鎮政府需要加強對植保工作的重視,采取措施,加大對農業經費的投入,讓農作物的病蟲害測報防治工作能夠得到有效實施。在此背景下,不僅需要積極發揮基層植保機構在其中的作用,還需要將其列為公益性單位,主要是為了讓其可以配置好專職植保人員,幫助他們重新回到崗位,為他們提供較好的工資和福利待遇,讓其可以做好本職工作。此外,區級的農業主管部門要在此基礎上做好植保人員的知識培訓工作,明確病蟲害測報的流程和相關業務,保證政府部門能夠及時獲得準確的病蟲害信息。同時,基層植保部門的相關人員還需要搜集區級病蟲害的數據情報,從本地病蟲的發生特點出發,及時有效發布病蟲防治情報等,保證用藥安全[3]。
3.2 建立信息系統,擴大植保技術信息的覆蓋面
傳統的情報發送信息方式,主要是在電視臺中的《保信息》專欄對其進行發布,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建立信息系統,以病蟲害信息和植物保護技術為基礎,應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使農民及時了解并掌握,間接服務農業生產。如可以在網絡系統上,建立《植保信息》專欄,幫助農民獲得更多的信息。同時在此過程中還需要積極發揮植保部門的職能作用,并且有條件的地區,要擴大基層植保技術信息的覆蓋面,在協會內或者是村級植保服務部,安裝電腦信息設備和傳遞系統,加強對信息的有效傳遞,從而正確指導群眾更好地開展防治工作。
3.3 基層植保推廣工作和農村實際的有效結合
基層植保推廣工作中,林業技術并沒有在其中得到有效推廣,一般會以政府的相關政策為基礎,然后再實施此技術,這會影響基層植保工作的效果。因此需要及時改變這種局面,從市場需求和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加強對先進林業技術的有效應用,為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條件[4]。要求當地政府要促進林業技術和農村的實際情況的有效結合,選擇合適的項目,保證基層植保推廣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1)結合市場的需求,不斷推動基層植保工作的進行。在發展的前期,深入了解市場需求,掌握新技術,加強農作物保護。比如當前比較流行的果木和花木等,可以將其作為苗木栽培的主要對象,并且在技術項目上,需要綜合考慮適用于果木和花木的技術,為植物的穩定生長提供保障。
2)選擇科學的技術推廣項目。在對技術推廣項目進行選擇時,需要從市場的需求出發,選擇滿足植物生長需求和經濟效益好的技術,為林苗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對于其生長及管理技術進行細化性的研究,為日后技術的推廣,制定完善的計劃。此外,在基層植保工作中,除了要加強對相關技術的選擇和應用,還需要病蟲害進行有效預防,注意整治的措施,加強項目技術推廣的實用性。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市場的發展趨勢,結合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提高技術推廣的服務質量,優化基層植保工作的實施流程[5]。
3.4 建立病蟲害應急防控機制,指導用藥安全
病蟲害是影響基層植保推廣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及時解決此問題,有效防治突發性病蟲害問題,需要建立病蟲害應急防控機制。這就需要區和鎮政府成立領導小組,積極鼓勵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制定應急防控方案,完善實施細則,同時需要求簽訂防控工作的責任狀,明確個人職責,提高工作人員的應急防控能力。建立完善長效的防控機制,及時對重大病蟲害的發生進行有效控制,降低為害的損失。此外,加強對農民培訓的力度,傳授農戶科學的用藥知識,強化農戶的安全用藥意識,讓農戶熟知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的為害特點,在掌握與之配套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基礎上,完善病蟲害的防控機制,有效減少防治用藥的盲目性[6]。各區、鎮的基層植保推廣部門,還需要結合不同的病蟲害,提出科學完善的防治技術方案,指導農戶在具體的種植中能夠安全用藥,加強對農作物的保護,減少其他問題對基層植保推廣工作質量的影響。
4 結語
基層植保推廣工作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內容,需要相關的政府部門建立完善病蟲害應急防控方案,優化基層植保推廣的流程,在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同時,加強對農作物周圍植物的保護,建立信息系統,實現對相關信息的整合,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麗萍.淺談基層植保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農家參謀,2020(12):134.
[2] 周娜.農業植保工作在基層農業生產中的要點[J].南方農機,2020(6):38.
[3] 陳鵬飛.桐城市植保無人機技術推廣應用存在問題及建議[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0):54.
[4] 楊曉麗,丁莉,江彥軍,等.石家莊市植保統防統治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11):95.
[5] 潘衛萍,毛亮,何澤敏,等.吐魯番市植保體系現狀及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技推廣,2020(10):9-10.
[6] 楊曉玲.現階段基層植物保護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區域治理,2019(12):16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