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年級的不斷提高,英語學科的學習難度也越來越大,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活動中,師生會接觸到倒裝結構這一語法概念,同時,這以語法知識也是高考的重點考察對象。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由于倒裝結構的語法知識過于復雜,無論是教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無從下手的問題。對此,本文筆者結合人教版教材出現的倒裝結構信息,對英語中倒裝結構的用法展開分析,以期為師生的共同成長提供有效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倒裝結構;用法分析
【作者簡介】葛文峰,白銀市第一中學。
引言
一般來說,在英文語言中,句子的語序是“主語+謂語+賓語”的形式,主語在絕大多數時候都位于全句之前,謂語居于主語之后,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陳述句。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時候,句子會有另一種表達形式,即謂語的全部或一部分出現在了主語之前,整個結構呈現出“謂語+主語+賓語”的特點,這就是倒裝句。在倒裝句中,提到主語之前的謂語動詞往往都是助動詞或者情態動詞,且倒裝是為了滿足不同的語言表達需要。對此,文章從作用和結構入手,逐層次地展開了深入分析。
一、英語倒裝結構的作用
1.區分語氣表強調。倒裝的運用,可以起到區分語氣的作用,尤其是可以表現出強調的態度。對于表強調之意,最常見的結構表現形式有以下四種:
第一,將no longer(不再)、seldom(很少)、scarcely(幾乎不)、not only(不僅)等表示否定含義的詞匯或短語置于句首,使句子部分倒裝,強調否定的內容。如“Not only was there no electricity,but also no water.”(不僅沒有電,也沒有水)。
第二,將such...that或so... that結構中的such、so置于句首,組成部分倒裝結構,對such或so與that中間的內容做出強調。如在“So proud was he that he never listened to any advice.”(他非常驕傲,從不聽從任何建議)中,這一表現形式就對“他的驕傲”做出了強調。
第三,將狀語從句或由“only+狀語”組成的短語置于句首,同樣也可以使句子呈部分倒裝形態,并對only所連接的內容表示強調。如在“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learn from your friends.”( 只有這樣你才能向你的朋友學習)中,這一表現形式就對“這一唯一的方法”做出了強調。
第四,將疑問句以倒裝結構表示出來,對疑問內容進行重點強調。如“What do I need to take with me?”(我需要帶什么?)
2.承上啟下避重復。更多的時候,為了避免上下文出現過多的重復,可以發揮倒裝結構的承上啟下作用,以“neither(nor)+ be動詞(情態動詞、助動詞)+主語”或“so+be動詞(情態動詞、助動詞)+主語”表示與重復部分相關的內容。其中,以neither或nor開頭的倒裝結構,表示“與前面所言否定情況一致”之意,以so開頭的倒裝結構,表示“與前面所言肯定情況一致”之意。再者,對于獨立的人或物,在下文即將要再次提及時,也可以用倒裝結構表示出來,從而使上下文的銜接更加緊密,增強閱讀節奏感。
例如,在句子“We really should not resent being called average person. Average persons we are, and average persons we shall remain.”(我們不應因被稱為平凡之人而產生怨憎之情,我們誠然平凡,也終究會平凡下去)中,就運用了倒裝結構,這使整個句子語言節奏十分緊密,即使在朗讀時也朗朗上口。
3.渲染氣氛造懸念。在英文文學作品或是新聞報道中,倒裝結構的應用十分廣泛,這種句子結構的變化時而是為了內容需要,時而也起著強調的作用。尤其是在文學作品中,作者經常會采取倒裝的方式渲染氣氛、為讀者制造懸念。
4.平衡結構增美感。“尾重”是英文語言中最重要的修辭原則,即將句子中最復雜的成分置于末尾,以維持句子的平衡感,避免使人在閱讀時產生頭重腳輕之感。因此,從平衡結構、增添語言美感的角度出發,在高中生接觸的英文語言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倒裝語句。
例如,在主語或與主語相連接的修飾詞過長時,為了讓句子達成平衡,就會將扮演狀語角色的介詞置于句首,使其呈完全倒裝形態。如將句子Some grain lay on the ground, which is to be shipped to some other cities.(地上有一些糧食,這些糧食將被運往其他城市)的前半部分寫成“On the ground lay some grain”的形式,整個句子相較于之前會更加清晰且平衡,更具美感。再者,在某些時候,為平衡句子結構,還需要將較長的主語置于末尾之處,此時,應將謂語以及表語均置于主語之前。或者還可以將以there、here等副詞開頭的句子通過倒裝的手段保持結構平衡。
5.生動描寫添趣味。在某些特殊的時候,單一的平鋪直敘的描寫容易讓人在讀句子時產生枯燥之感,讀者無法在讀的過程中深入感知文字背后的情緒,他們甚至會直接停止閱讀,這無疑會讓語言無法發揮出表達思想和情感的作用。對此,為使句子對事件的描寫和敘述更加生動,可以將擬聲詞——crack、bang、boom或表示方向的副詞——out、off、away、down等在句首表達,以起到增加語言效果的作用,讓句子更加生動、有趣。此時,如若主語并非人稱代詞,就可以讓句子保持完全倒裝的形態。
例如,在句子Up went the rocket into the air.(火箭升空了)中,將“up”置于句首,更加清晰地呈現了“升”的動作,句子讀起來更具活力。
二、英語倒裝結構的區分
1.完全倒裝。完全倒裝亦可稱為全部倒裝,即“將主語與謂語的順序完全顛倒過來”,一般只應用在一般過去時和一般現在時兩種時態中,以下五種形式最為常見:
(1)there be句型。there be句型是there位于句首的句子的特殊表現形式,一般直接表示“有”“存在”之意,讀者可以直觀明了地定位句子想要描述的對象。如在面對“There will be a party here tonight.”(今晚這里會有個派對)時,通過倒裝呈現,讀者可以準確把握對方想要說明的對象——派對。
(2)以in、up、away等副詞開頭,謂語動詞為go、come等表“移動”之意的句子。在該完全倒裝結構中,句子更多地表強調之意。如“Down fell the leaves.”(樹葉落了下來),強調的是“落”的動作和過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在該結構中主語變成了人稱代詞,就需要轉化為正常語序。如“Here we are.”(我們到了)。
(3)地點介詞謂位于句首,謂語動詞為be、lie、exist等表“存在”之意的句子。如“On the table were piles of old books.”(書桌上上是一堆堆舊書)。
(4)由here、there等詞+動詞(以go、come、be居多)+主語組成的句子。除由there be組成的特殊結構外,here、there與come或go連用,可以對相應的動作表示強調。如“Here comes the bus!”(車來了)。
(5)結構為“表語+系動詞+主語”的句子。“主語+系動詞+表語”是陳述句的特殊呈現形態,因此,其倒裝結構便是將表語置于系動詞之前。
2.部分倒裝。顧名思義,部分倒裝就是不完全倒裝,即“將謂語動詞的一部分(如be動詞、助動詞、情態動詞)提至主語之前”,此時,如果原句中不存在相應的情態動詞或助動詞,就要將do、does、did等助動詞添加進去,并保證位置在主語之前。以下四種形式最為常見:
(1)表否定的副詞位于句首。常見的否定詞如rarely、hardly、never、nowhere、no sooner以及前文提及的seldom等,均可引起部分倒裝。
(2)受only修飾的狀語位于句首。若一個狀語位于句首并且由only修飾,其后面部分就需要以倒裝形式呈現,表示強調作用。
(3)“so+助動詞+主語”特殊結構。在該特殊結構中,句子含義為“前面所提及的內容,對后者同樣適用”,因此,可以采用部分倒裝的方式減少字面上的語義重復。如“You are tall and so am I”(你高,我也高),就是將后面部分進行了倒裝。
(4)虛擬條件句。若if引導的虛擬條件句含有should、were等詞匯,當if被省略時,應將對應詞匯提至主語之前,形成部分倒裝。如“Should you need more information,please call me.”(如果你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打電話給我)。
結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完全倒裝還是部分倒裝,都是英文語言的特殊表達形式,是高中英語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師生引起重視并積極展開學習和實踐,在最大限度上利用有限的時間完成對該語法結構的深層次學習,讓學生對英文語言形成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嚴謹的把握,為其游刃有余地應對即將到來的高考挑戰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唐淑華,唐鑫媛,唐麗.從語用視點看倒裝句[J].外國語文,2018 (4):73-80.
[2]李萍. 圖形—背景理論框架下的英語倒裝句研究[D].濟南大學, 2017.
[3]夏靜.英語復合前置成分倒裝句的圖形——背景分析[J].海外英語,2017(15):185-186.
[4]王秀紅.高中英語學習方式優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 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