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視教學呈現活動的設計,是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的關鍵。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手段,恰如其分地把新的語言知識呈現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順利習得新知。
【關鍵詞】呈現;亮點;情景
【作者簡介】王陳斌,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巖溪中心小學。
課堂教學的主干——新授內容的呈現,是全部教學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堂課的主旋律,一個成功的呈現,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像磁石般吸引學生,在學生的記憶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幫助學生取得學習的最好效果。它的成敗,一定是判定教學成敗的關鍵。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入手,讓呈現成為亮點,讓情景充滿課堂。
一、興趣為導,情景呈現亮點
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特別是低年齡段的學生,教師更應該注意整個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抓住一個切入點來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點燃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才能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學習環境中參與語言的實踐活動。教師應該積極推行聽說領先的教學原則,以興趣為先導,以情景教學為主要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學習氣氛中習得知識。不斷變化的場景,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感官不斷地被色彩絢麗的圖畫所吸引,畫面中事物的數量變化、單詞單數和復數的快速交替出現,語言表達的差異隨時對學生大腦皮層產生強烈刺激,使學生興趣高漲。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名詞的單復數形式變化對小學生而言是比較復雜的,尤其是剛接觸英語的低年級學生。不少孩子常因掌握不好這個知識點,而使學習發生困難,以致精神沮喪,對英語學習產生恐懼心理。英語名詞要有復數形式,復數的構成方式多變,雖有基本規律可循,但這些規律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是較難把握的。教師如果能在學生起步時,就將細小的語言點教得扎扎實實,幫助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道路上走穩走好,這將使他們終身受益。
教師打開制作好的動畫視頻,視頻里面有一個小印第安人,可以說:“One little Indian.”接著,畫面上又不斷出現小印第安人,教師慢慢地邊數邊說:“One little Indian, two little Indians,three little Indians...”接著,畫面上出現一棵蘋果樹,樹上不斷地長出蘋果,教師可以讓學生一起來數一數:“One apple, two apples,three apples...”教師要求學生看著視頻,在聽懂問題的基礎上回答。T: How many Indians? Ss: One, two, three, four,... ten little Indians. T: How many apples? Ss: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five apples.學生的視線被畫面所吸引,學習興趣很高。
這個教學情景新鮮而又富有創意,教師創造性地用動畫視頻,展現出各種各樣的名詞單復數形式,大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使這個教學情景亮點頻出,把枯燥的英語語法變成了有形的活生生的動畫,為英語課堂增添了許多樂趣。
二、活化教材,情景呈現亮點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可以用批判的思維來審視教材,參與教材的再設計,活用教材。教師是離學生最近的人之一,也是最了解學生的人之一,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挖掘和整合。例如,在學習big、small、tall、short這幾個單詞時,在教材的編寫中,這幾個單詞是孤立的,這為教師的順利教學設置了障礙。教師可以把這些教材分散編排的單詞,加工串成一個以學生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的有趣的故事。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一個笑臉,和一個哭臉,分別給它們命名為笑臉A和哭臉B,然后說:“A is so happy. But B is unhappy. Why? Please guess.”因為沒有限制學生的思維,他們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有的說:“A is full. B is hungry.”有的說:“A likes apples. B doesn't like apples.”不同的答案被學生表達出來。之后,教師繼續作畫。最后,黑板上出現了一只長頸鹿和一只狐貍,原來“The giraffe is tall. She is happy. The fox is short. He is unhappy.”在不知不覺中,教師就向學生呈現了tall和short這兩個單詞。這時候,更有趣的畫面出現了:教師寥寥幾筆在長頸鹿和狐貍之間畫上了一棵葡萄樹,長頸鹿個子比較大,能吃到葡萄,而狐貍個子比較小,不能吃到葡萄。教師給出了他們高興和不高興的第二個理由,而且big、small、tall、short這新單詞自然而然地呈現在大家面前。通過把單詞置于語篇當中,組合成一幅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在故事情景中不僅學到了一個個單詞,也自然學到了單詞的用法。同時,設計這樣的故事情景,不僅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把得到的信息用語言表達出來,還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實物教學,情景呈現亮點
實物作為一種常用的直觀教具,教師在創設情景時如能巧妙運用,可以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實物教學法,讓學生迅速感知新知識,給學生以直觀印象,加深理解記憶,并將所學的語言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情景中展現亮點。
筆者在網上看到一個教學片段,是關于對話教學I like... 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的,執教老師非常注意運用身邊的實物教具,來營造真實的教學環境,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盡顯真材實料。
學生圍著老師坐成一圈,老師的身邊放了一個大袋子,大家閑聊似的拉開了話題,從學生喜歡的顏色到喜歡的東西和他們喜歡的食品。突然間,老師告訴大家:“I'm thirsty. 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只見老師打開大袋子,一一拿出里面的東西,展示給學生看。
T:Look! I have Cola, apple juice, orange juice, peach juice, milk and water. I like water. What do you like? S1: I like apple juice. T: Here you are.老師把飲料倒了一小杯給S1。S2: I like some orange juice. T: Here you are.老師同樣倒了一小杯飲料給S2……很快,每人手中都有了一小杯飲料,學生就像在某個人家里做客,大家擁著老師不斷地說I like...品嘗飲料開始了,老師喝了一口water,又喝了一口orange juice,然后告訴學生:“I like water. I don't like orange juice.”大家學著老師的樣子,喝起了飲料,說出自己的喜好。學生在無拘無束中表達得非常自如,詞匯和語言的輸入、輸出量都比較大。
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并不是簡單地按照課文的要求來設計活動,而是利用自己調配的飲料,為問題的展開做好鋪墊,營造出一個溫馨和諧并且充滿幽默的語言學習氛圍。學生結合自己的喜好,很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實現真實的、有意義的動態交際。這種利用實物創設情境,展現真實材料的美麗,一步步不知不覺地引向學習重點、解決真實問題的方式,不僅能夠實現最有效的學習,而且還大大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情趣。
四、手工活動,情景呈現亮點
課堂上,教師要多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學習活動,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抓住學生的“心”,使學生在高昂的情緒、振奮的內心狀態下,輕松愉快地充分表現自己。手工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讓學生在剪剪貼貼中激發興趣、習得英語。
如在學習身體部位單詞時,執教的李老師在教學開始,先出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仿真娃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仿真娃娃來復習和鞏固學生所學的身體部位的單詞。然后李老師假扮仿真娃娃的聲音說:“Hello, I'm Tony. Look, this is my head and these are my eyes.”這時,上課鈴響了,李老師發現有好幾個學生正在玩剪紙,一問,才知道他們上一節課是手工課。這時李老師靈機一動,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人頭,并規定每個人有選擇地剪一種臉上的器官,大家一起做個紙娃娃。學生可開心了,立即拿出剪刀和紙。李老師先指著自己的鼻子說:“My nose.”并反復說了幾遍這個句子,然后讓那些剪了鼻子的學生舉著nose跟老師念單詞,還讓其中一個學生把自己剪的“鼻子”貼到黑板上人頭中相應的部位,并指著自己的鼻子說:“This is my nose.”由于黑板上貼的是一個大大的紅鼻子,學生都覺得很好玩兒。接著,李老師指著自己的眼睛說:“My eyes.”那些剪了紙眼睛的學生趕快舉起了他們剪的“eyes”,同時跟著李老師大聲重復。還沒等老師叫名字,就有幾個學生跑向黑板,李老師留下其中兩個學生,讓他們各自貼上其中一個眼睛,并重復說這句話。看著黑板上那兩個剪得一大一小的眼睛,教室里笑聲一片。李老師趁熱打鐵,用同樣的方法讓處于興奮狀態的學生們操練了其他身體部位的單詞。
這節課,李老師受學生手工制作的啟發,有效地利用了身邊的課程資源,既解放了老師,也解放了學生,讓學生在手工活動中興致盎然、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呈現了教學亮點。
總而言之,一個教師的教學觀念左右著他的教學行為,支撐著他的教學設計,指導著他的課堂教學。教師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想方設法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出發,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科學合理地設計出切實易行的課堂教學活動,創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從而讓教學呈現成為亮點,讓情景充滿課堂。
參考文獻:
[1]黃偉強.也談英語教學中的情景創設和呈現[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 (8):38-39.
[2]李萍.英語教學中任務呈現情景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2010(4):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