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盛
摘 ?要:小學高段數學具有較強的思維難度,課程內容知識性、抽象性也有所增加,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習,也為了培育學生良好的探究意識,教師應該注重采用有效且科學地課堂提問,切實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斷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真正將數學課堂還給學生。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提問策略
課堂提問環節已經成為小學數學高段課堂教學的一大主要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夠全方位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在新課程標準全面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將數學課堂還給學生。小學高段數學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能夠自主進行思考與探索,能夠有效把握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性,能夠真正做到活學活用。為此,教師要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來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體。
1小學高段數學課堂教學提問不足之處
不可否認,現階段在小學高段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環節中,尚存在著較大的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問相對比較隨意。可以說,精準恰當的課堂提問,不僅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快速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利于創建和諧課堂氛圍。但部分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因自身缺乏正確的認知,使得他們在提問時顯得比較隨意。比如提問的契機比較隨意,課堂教學中穿插著大量的課堂提問,不僅容易影響教學進度,也不利于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提問的問題相對比較隨意,部分教師可以習慣于提問一些閉合性地問題,如就數學概念、公式等來進行提問。第二,未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在高段數學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應該注重啟發學生的思考,并保障學生思考的時間。但在實踐中,教師為保障課堂教學進度,為節約時間,往往只為學生預留了較少的時間,一旦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無法獲悉正確答案,教師就會立即公布。第三,課堂提問缺乏必要的反饋。部分數學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將更多的著力點放在了學生思考環節,明顯缺乏對學生結論的反饋,這就使得很多學生感到學習困惑。比如他們可能并不知道自身的思考方式是否正確,自身的數學結論是否正確。
2小學高段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
在小學高段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為充分全面地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也為了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精準地探究,教師應該注重采用高效且科學化的課堂提問,積極保障提問的有效性,積極運用科學化的提問策略,最大程度夯實提問質量。
2.1把握好關鍵性的提問時機
在高段數學教學中,一個恰如其分的課堂提問,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教學效果要遠遠超過隨意性的課堂提問。為此,教師要結合數學教學進度以及學生的課堂表現等,精準把握提問的關鍵時機,恰如其分地進行課堂提問。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的問題來快速提振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如教師讓學生仔細想想,生活中哪些設計或者物體使用了軸對稱圖形,并談一談為什么這樣進行設計。在這樣開放性的生活問題中,學生需要思考的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按照軸對稱的性質以及特征來匹配生活中的實物,二是思考使用軸對稱圖形的原因。在相對寬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被有效激活,同時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也得到了全面地提升。再比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新舊知識點之間的銜接來進行問題創設,以此來引導學生從舊知識逐步過渡到新知識。比如在學習“小數除法”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整數除法來進行思考,探討二者的關聯性以及小數點的具體變化情況。通過這樣的課堂提問,不僅能夠利于課堂教學工作的深入推進,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夯實學生的數學認知。
2.2保障學生具備充足的思考時間
在小學高段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科學且精準化的課堂提問,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部分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為保障課程時間,往往會采用一帶而過的方式,要么不予提問,要么不予學生思考,這些都無法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基于此,在數學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問題的難易程度來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思考時間。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案的設計過程中,要提前制定課堂提問的計劃,明確課堂提問的具體環節,明確每一道課堂提問的具體時長等等。當然,課堂提問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進度,教師在保障課堂提問有序推進的同時,也要注重體現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此同時,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把握好學生的認知特點。小學高段數學的整體邏輯思維難度比較大,部分學生在知識認知的過程中,可能會覺得相對比較難,也可能會存在著較大的思維困惑。鑒于此,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提問的方式。對于數學素養一般的學生,可以著重一些基礎性的問題設計,對于數學素養相對比較高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創設探究情境,鼓勵他們來展開深入思考與探索。
2.3實現對課堂提問的精準反饋
在小學高段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課堂提問的有序實施,離不開精準化的教學反饋工作。為此,教師要注重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得出的結論來進行及時的反饋,同時也要進行適度地遷移和拓展。比如在講解到“5的倍數”的問題時,通過課堂提問,學生很容易得出5的倍數的個位數是0或者5。教師要指導學生來進行深入探究,通過反復的演算來獲得這一結論。在學生得出結論后,教師要給予肯定,并適當對問題進行遷移和延伸。如大家知道5的倍數個位數是0或者5,那么如何判斷一個三位數是否能夠被5整除呢?依托于必要的問題遷移,能夠進一步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
結論: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實踐中,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數學教學的引導者,教師要注重結合課程內容、學生認知特點等,行之有效地采用高質量的課堂提問,切實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小婷,小數數學高段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知識窗,2016(11):28.
[2]鄧萬鵬,提升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提問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2017(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