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
摘 ?要:目前,在我國的中職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評價也有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在企業對于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構建適合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的評價以及標準體系尤為重要。在構建的過程中,學校要于學校、家長、企業之間共同的參與以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以及以職業要求為標準的體系機制,確保評價體系建立的有效性。從而確保通過評價體系的建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打造社會主義國家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2]。
關鍵詞:中職;職業素養
一、構建職業核心素養評價體系的作用
1.1可以增強學生自信心
利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可以有效的將學生優點來彌補學生的不足之處,對影響學生在身體發展中的的缺點進行弱化,從而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培養和形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個人的職業道德素養,使每一個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1.2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利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的約束能力。在個人的量化的考核當中,學生在考核評價中,發揮著主主體地位,有利于提升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并在考核中行為得到規范,使學生在自我管理中健康成長,養成良好的人格品質[3]。
1.3有利于學生責任意識的養成
利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有利于學生責任意識的養成。對于學生個人量化的考核建立個人的檔案,并通過反饋的形式像學生進行教育個人的思想品德以及日常的行為規范,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負責,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1.4促進學生誠信品質的養成
利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可以做到對學生的人格進行尊重,促進學生的誠信品質的養成,教師通過在個人量化考核中要主義對學生人格進行保護和尊重,對每一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做到信任,從而促進學生的誠實守信的好習慣養成。
1.5促進學生奉獻精神的養成
利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積極促進學生融入到社會中,與生活進行多接觸,并積極的參與其中,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社會責任感以及奉獻精神的養成。通過對學生個人量化的考核使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有了一個更加公平公正的評價系統。通過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將學生的優點以職業素養等級的形式載入學生個人檔案。
1.6有利于教師更好的管理學生
利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要堅持以校規校紀、學生百分制量化考核制度等形式為標準,同時以學生日常行為思維表現作為依據,通過對學生的全程管理,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以及道德品質等方面以分值的形式做出量化的評價,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二、構建職業核心素養評價標準體系的策略研究
2.1利用表現性評價法
表現性的評價法目前在我國中職院校中構建學生職業核心素養最為常見的一種評價方法,這種評價法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某一任務的表現。包括了對學習的態度、認知以及情感等因素的發展變化進行評價。同時教師將學生的學習結果加入到學生的考核中。在中職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完成對學生的表現性評價,教師可以通過對于學生的問題處理能力、小組之間的協調與合作能力、實踐以及溝通能力等方面進行做出綜合性評價。其中,在問題處理能力上,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指定的方案等;在評價團隊合作能力上,教師需要多留意觀察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是否實現相互配合;在評價實踐能力上,教師要觀察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操作是否規范性;在溝通能力上,小組討論的階段中,讓學生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在小組內進行互動和溝通,并流暢完整的分享本組的主要看法。
2.2利用檔案評價法
落實檔案評價法實施之前,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學生的多種資料,并對學生進行分析,以此來確定學生在學習中的進步情況。在檔案管理中,收集的學生資料必須更夠反應學生的預期目標以及進步情況等。同時,在檔案中,老師要填寫一份關于學生良好成長的情況記錄,將學生的思維態度、意識品質、行為習慣等信息寫入其中。結合這些資料,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學生的發展狀況,實現綜合性的準確評價。對于一開始學習態度較差的中職學生,教師在培養職業核心素養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按學生以往的情況進行評價,還要結合學生的進步情況展開評價,并將相關的變化計入到檔案中。另外,在檔案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還要不斷的進行更新和優化,從而促進每一位中職學生都能夠得到職業核心素養的形成。
2.3利用行為觀察評價法
行為觀察評價法的實施,需要教師對中職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實踐操作等方面進行觀察和了解,并促進評價結果的形成。例如在進行技能比賽中,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評價法來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的養成,在技能競賽選拔中,教師可以每天將不同的學生擔任隊長這一職務,并觀察學生的表現情況,完成最終的評價。在這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問題的發現以及解決的能力、學習態度以及自我反思等方面的評價。其中,在對問題的發現以及解決的能力的評價中,要對每個學生的分析問題以及其解決方案的實際情況等進行了觀察;在對態度和反思的評價上,觀察了學生對于問題的反思以及態度。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并最終確定技能比賽的最優人選。同時在中職學校教師日常管理中,我們可以通過對學生行為觀察的方式來完成對核心素養的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責任意識、團隊合作能力、執行能力等方面進行了評價和形成一個綜合的結果。
三、結論
總之,在對中職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進行評價中,必須要充分地結合目前我國對中職生職業核心素養教育的要求,結合不同專業、不同年級段的中職學生建立合理的評價和考核體系,從而保證評價的實際效果,推動我國中職學生全面發展。目前利用表現性評價法、行為觀察評價法、檔案評價法以及評價體系量化的評價方法,取得了比較好的研究成效,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從能力本位到素質本位:中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評價及其標準體系建構理論與實踐[J].職教通訊,2019(6):封2.
[2]徐勇.中職學生核心素養評價的政策趨勢與實踐現狀[J].現代職業教育,2020(3):172-173.
[3]高天明.以核心素養和能力為基礎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評價標準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