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秋萍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山東 青島 266200)
圖書館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識傳播、文件儲存的載體,對于學校教育工作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學生完善學習能力的最佳場所。但也需要認識到,任何事物都有更新的過程,圖書館也不例外,目前的網絡信息時代就是圖書館變革時期,必須緊隨時代發展的潮流,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滿足人們的需求。網絡信息時代雖然給圖書館管理帶來了一定沖擊,但也是提升管理效率的機遇。
在過往的管理模式下,學校圖書館的實效性相對較低,不能滿足學生、教師的需求,缺乏優質的服務意識,導致讀者缺乏閱讀興趣,不能發揮書籍的真正作用,圖書館管理流于形式。但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資源也實現了共享,讀者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從而滿足自己的需求。學校將圖書館進行網絡建設,促進圖書館多角度的服務,促進圖書館文獻共享,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圖書館的文獻都是以紙質作為載體的,所以文獻數量龐大、種類繁多,這給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帶來了較大的工作負荷,需對其進行系統劃分、整理和歸類,但通過網絡信息時代的創新,實現了文獻載體的變化,文獻的載體更加多元化,紙質、虛擬的方式方便了更多人,實現讀者多元化的需求[1]。與此同時,繁雜信息量也便于儲存,只需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即可,利于管理,同時讀者想要查閱時,也不再需要逐一尋找,網絡更加快速、便捷,讓讀者感受到信息化的服務,提升滿意度。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理念是將物作為核心,管理的目標就是維護好圖書館內的書籍,將其進行科學的整理、擺放,供給人們自由閱讀。并沒有明顯缺陷,但卻不符合新時代發展的需求,應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目前的圖書館已經受到了網絡信息的沖擊,如果不能確立讀者的地位,將大幅度流失讀者,失去圖書館的實際作用,需注重維護讀者的切身利益,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除此之外,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師生也會積極地參與到圖書館中來,利于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產生相互促進的作用,圖書館為人們提供知識,而人們為圖書館帶來發展活力。
為了滿足現今時代人們的需求,資源的共享已是必需的趨勢,必須建設數字化圖書館,實現資源的網絡化、信息化[2]。對學習而言,需摒棄傳統的工作模式,轉變為網絡型,消除圖書館內部的信息溝通障礙,進行深層次的開發,促進資源共享服務。對于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來說,單一的理論是渺小的,無法自行建設網絡化的圖書館,這就需要加強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通過共同努力,降低建設成本,提升建設效率,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除此之外,也加強了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一本書只能提供給一個作者,需要輪流借閱,而網絡共享服務,提升了對同一資源的使用率,即緩解了圖書館的管理壓力,也大幅節約了成本。
圖書館的定位就是用于服務讀者,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應盡可能提升服務質量,更加人性化、便捷化。在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工作中,讀者在詢問書籍位置時,多數情況得到的回復都是不知道、不清楚,缺乏人性化的服務。另一方面,以往的圖書館沒有網絡信息的沖擊,圖書館致力于內部環境、書籍整理等方面,將基礎建設完善,從而為讀者提供良好的環境,只需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吸引讀者,但現在的形式已經出現了變化,面對網絡信息時代的沖擊,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才能促進圖書館進一步發展,將服務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提升實效性,方便讀者的使用。
隨著科學技術應用的推廣,人們對圖書館服務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漸增多,即是圖書館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是時代發展的挑戰,要建立信息一體化的創新管理模式,從而達到人們的理想效果。針對目前來說,圖書、文獻等更迭速度迅速,而以往的書籍已經不適用于現今社會,所以部分圖書的更迭是必要的,這就需要對文獻進行收集、加工,以提升圖書的質量,滿足現今社會的需求。并整合出完善的管理體系,這一體系能將工作人員系統性的劃分,促進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也需提升工作人員的福利,通過物質獎勵提升工作積極性,使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逐步提升,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培訓工作,提升服務人員的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在網絡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人們更加注重知識文化的探究,而圖書館無疑是滿足人們閱讀的最佳場所。所以需創新圖書館管理形式,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將傳統的管理方式逐漸摒棄,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加強網絡建設,促進圖書館資源的共享,促進科學知識的傳播,發揮圖書館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