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態文明作為中國特色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體事業的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力支撐,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基礎。[1]作為以提供綠色產品、生態服務和文化功能為主的林業來說,它在綠色發展中擔當著主體角色,而集團化發展又是林業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和有效措施,[2]通過林業職教集團的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創新和實施是極其必要的。
關鍵詞 林業職教集團 生態文明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4.002
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ForestryVocationalEducationGroup toPromote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 intheNewPeriod
CONG Yuanyuan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Liaoning 110101)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rec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cause of the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wo centenary" goals.As for forestry, which mainly provides green products, ecological services and cultural functions, it plays a main role in green development, and group development is the only way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forestry development, it is extremely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rateg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Keywordsfores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untermeasures
1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及地位
生態文明就是以自然和社會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為基礎,充分發揮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建立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良性發展機制,在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中創造和諧發展的文明。[3]
在人類活動中,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便是自覺遵循自然和社會生態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此基礎上提高人類的生態意識。同時,利用高新技術,將自然、社會、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改善,[4]尤其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應該改變人們對大自然的征服思想,以和諧為目標,與大自然共同發展。
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貫穿于五大建設全過程,使之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努力建設美麗中國。[5]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居于首要地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又明確提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并切實貫徹,其直接深刻影響我國發展全局的變革。”五大發展理念中明確了綠色是基礎,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粗放發展的老路,綠色化的新型發展才是出路。此外,《中國生態文化發展綱要(2016-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制定和頒發進一步凸顯了現階段以及未來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重視程度和緊迫性。
2林業職教集團的內涵
2.1職教集團的含義
近十年來,國家多職業教育發揮在那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伴隨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與內涵發展,以及在校企合作中顯露出的弊端和瓶頸問題日漸緊迫,集團化辦學逐漸成為職業教育資源融合、產教融合的重要路徑,也成了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辦學模式轉變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更是我國職業教育在發展歷程中反思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倒逼改革的重要選擇。
所謂職業教育集團,是指以一個以上(包含一個),發展前景較好的職業院校,與相關的企業進行聯合,從而實現辦學規模的擴大,也能夠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雙贏目的。將以資聯結或契約合同作為紐帶,以集團章程作為企業和學校的共同行為規范,從而構建的多法人聯合體。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目前的定義不夠明確,但是普遍認可其是多法人聯合體的辦學行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其定義會越來越成熟。[6]
2.2林業職教集團的含義
通過對職教集團含義的內科理解和分析,我們從中引申出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內涵。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指,經相關部門批準,由林業類單位牽頭組建,由一定區域內的與林業相關的科研院所、職業院校、企業集團等組織形成,以林業教育和技術等資源共享、互補為目的,從而合作組織的教育團體。
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林業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實施有著重要的作用。
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應時代需求而產生的,是破解林業職業教育發展和林業事業發展瓶頸的有效途徑,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有力助手;對優化職業教育結構、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林業職業教育育人質量和服務質量以及形成完善系統的林業職業教育體系有著重要的意義,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人才和技術保障,是促進我國職業教育、林業事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新時期、新環境對林業人才數量和培養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懂技術、有技能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社會對林業人才的要求,新時代的林業人才更要有生態文明的理念,并能把它貫穿到工作中,這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林業是主體,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突出林業主體地位,培養適應生態文明建設和現代林業發展需要的綠色人才,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現代林業發展,是林業職業院校的重要職責,必須認真履行。集團化發展又是林業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和有效措施,通過林業職教集團的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創新和實施是極其必要的。簡言之,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可以緩解林業人才匱乏與林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矛盾,提升林業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產業能力。
3林業職教集團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
3.1國家層面應發揮政策保障作用
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是艱苦的行業,無論是在林業職業教育還是在林業經濟發展中都有區別于其他行業的特殊性和艱難之處,國家應當加強對林業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完善的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相關制度,并在政策上支持林業職業教育的發展。首先,可以將林業職業教育的集團化發展定為國家林業事業、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并在制度上給予其合法身份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出臺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明確指出各相關主體在林業職業教育和林業事業發展中的責任和義務,制定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的目標和階段性任務;其次,組建國家層面的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領導小組,由相關部門人員構成,建立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協調發展機制,發揮指導作用;再次,制定和完善林業企業行業參與集團化辦學的激勵機制,如在稅收、經濟獎勵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激勵,同時對學生頂崗實習的工資補貼、生活補貼、保險購買以及實訓基地建設給予支持,并通過政策層面對企業員工在職培訓和教師企業掛職等事宜做出相應規定;最后,應在廣泛的調研和考察的基礎之上,開展林業類職教集團試點工作,選取有代表性的、有規模、有活力的林業職業教育集團作為試點重點支持一批林業職業教育集團發展,進一步激發林業職教集團的作用和潛力,形成一批可供借鑒的典型經驗,并加大宣傳和推廣,進而引導其他林業職業教育集團以及全國各類職業教育職教集團的發展。
3.2地方政府發揮統籌協調作用
地方政府應及時轉變在區域性職教集團建設和發展中的思想和理念,積極落實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方針,認識到林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在國家政策法規的指導下,制定符合本區域實際情況的有針對性的政策;編制區域林業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將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與其他行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統籌納入區域教育或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協調區域內職業教育集團的布局與和諧發展;職業教育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地方政府應當經常性的開展林業行業的相關調查,傾聽林業人的訴求,及時了解林業職業教育和林業事業發展所遇到的困境與問題;協同相關部門組成職教集團化辦學工作組,協同指導區域內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3.3集團層面發揮科學規劃作用
職教集團的發展除了要有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外,還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和銳意進取。首先,林業職業教育集團的建立和發展應當以服務為宗旨,一切以服務為出發點,集團自身應當科學制定發展規劃,找準定位,林業職教集團的建立和運行,應當著眼于區域職業教育、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的總體,進行全面的調研,科學的預測林業事業發展的趨勢,找準集團的發展目標,既能立足于當前,破解林業職業教育和林業事業發展的難題,滿足現實的需要,又能促進長遠的發展,保證集團的科學運行和發展。其次,應完善自身發展體系和運行機制,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合理規劃集團的組織結構,充分重視集團內各類成員單位之間的聯合和溝通,促進成員單位間的合作,嚴格遵循市場經濟和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堅持職教集團化辦學規律,積極吸引區域內林業類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尤其是骨干企業的參與,探索形式多樣的集團化辦學模式,不斷增強集團的整體辦學實力。再次,有嚴格的管理機制,制定集團的獎懲措施和《章程》等相關規定辦法,提升集團權威性,也增強成員的紀律意識和自覺性。然后,加強集團的信息化建設,強化集團資源整合能力,運用信息化手段增強集團成員間的合作與溝通,加強集團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擴大集團的影響力。最后,在集團發展過程中不要避免盲目性,應當時時關注外界環境變化,并結合自身特點進行集團發展方向和定位調整,尤其是院校的專業開發和課程設置,必須制定其根據產業結構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的聯動機制。
3.4成員單位發揮主力軍作用
任何集團的組建和發展壯大都是所有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成員單位在職教集團的發展中應當樹立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積極參與集團的各項活動;為集團的發展進言獻策;嚴格遵守集團的《章程》和相關制度,嚴格遵循集團原則;調動本單位師生及員工參與集團化辦學的積極性,有資源共享精神,積極分享優質成果,主動參與技術合作等項目;科研院所承擔起為企業和林農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指導的責任,行業企業亦要積極參與辦學,與院校共同開發課程,共同培養學生,積極接受學生和教師到企業實習實訓。
職教集團的發展困境,不僅有社會方面的影響,還有來自政府、來自集團內部的影響。因此。職業集團必須要立足現狀,內外聯合,在外部形成正確的宏觀調控、法律制度等外部環境,也要對集團內部進行改革,把握校企之間的利益共同點,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作為建設美麗中國的最重要部分,相信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宏觀指導下,我國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定能取得新的突破,推動我國林業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能力。在今后的研究和職教集團的運行過程中,我們將始終秉承林業人吃苦耐勞,勇于奉獻,敢于犧牲,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培養優秀林業人才為己任,繼續深入探索林業職教集團發展的有效策略和機制,處理好政府、院校、行業、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四方積極性,共同為林業事業發展和林業人才培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實施提供人才和技術保障。
綜上所述,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大勢所趨,是我國林業教育優質發展,林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林業教育服務能力增強的可行之路和必由之路,意義重大。政府、林業行業企業、林業類院校及科研院所應當充分認識到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重要性,樹立“林業命運共同體”意識,充分調動參與林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林業教育事業發展出謀劃策,共謀發展,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宏偉目標的實現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為我國“五位一體”發展戰略和美好愿景的實現貢獻力量。
生態文明作為中國特色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體事業的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力支撐,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基礎。[7]作為以提供綠色產品、生態服務和文化功能為主的林業來說,它在綠色發展中擔當著主體角色,而集團化發展又是林業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和有效措施,[8]通過林業職教集團的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創新和實施是極其必要的。中國(北方)現代林業職教集團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并且切切實實的在為林業人才培養和林業事業發展做貢獻,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己任,在多年的實踐中碩果累累。
基金項目:國家林草局2017年林業軟科學研究項目(2017—R15)
參考文獻
[1][7]人民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06/ c1001-26953754.html
[2][8]秦武峰.生態文明視域下的綠色發展——兼論林業增長方式的轉變[J].學習月刊,2014(6):63.
[3]杜昌建.我國生態文明教育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
[4]張鵬宇,孟偉慶.生態文明及其與相關概念的關系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8(07):219-220.
[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府工作報告[EB/OL] .http:// www.gov.cn/guowuyuan/2016-03/17/content_5054901.htm.
[6]叢圓圓,張英杰.以職教集團為載體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四點建議[J].遼寧高職學報,20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