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青
摘要:迄今為止據報告顯示,在目前根據調查中國農村存在留守兒童的數量已經不止6000萬了。在現在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一些根本問題還沒有得到正確改善,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一直是在心理問題方面比較嚴厲。中國留守兒童正處在身心成長及其塑造的初級階段,如果老師和父母不能正確引導孩子們的身心成長,他們就會存在心理上的疾病,部分嚴重的可能會對孩子們造成心理陰影。這樣的話,就給農村留守教師帶來了很多困難,教師們需要在保證中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去正確教育他們。用正確的措施把農村留守兒童培養成為身心健康成長符合發展要求的人才。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相比城市兒童存在更多的不穩定情緒。中國大部分的留守兒童都是由爺爺奶奶來照顧,導致得不到及時的溝通與監管,孩子們會有更多的逆反心理。在相比城市兒童他們也面臨著資源匱乏的問題,在和其他孩子相比較的時候他們也會產生自卑的情感。[1]他們有時因為長期無人看管也會產生對老師及家長的一些逆反心理。通常在學校生活中,有些經常學生喜歡和老師同學對著做一些事,總會覺得自己時刻被他人調侃嘲笑,與同學平常相處時總是充滿不信任,敵對的情感。所以農村教師們一定要用正確的教育措施來引領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一、鄉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首先,我們知道心理健康存在問題,對于一個兒童來說,也是很危險的事情。特別是對于一個鄉村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本身就沒有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并且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一旦這個時間心理上面出了問題,那么極有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心理上面存在問題雖然不是疾病,但是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也很大。心理上存在問題的主要表現為情感障礙、思維紊亂、記憶力下降等,嚴重時會出現自殺的沖動。他們多有焦慮不安的表現,甚至從前可以輕易解決的事情,現在卻變得沒有把握,會越來的不自信。他們常常感覺煩躁不安,無法安定下來,需要不斷地活動才能緩解焦慮。他們還有恐懼心理,有嚴重的社交障礙,不喜歡與別人相處。[2]對于兒童來說,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通常是不會輕易表現出來的,不容易被看護人們及時的發掘,往往當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所以,無論多忙監護人一定要多和孩子們溝通,及時發現排解孩子們的健康問題。
二、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在中國農村留守兒童他們的家庭環境是最直觀的影響他們心理健康的原因,大多數孩子的家庭環境的生活品質會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孩子們的心理是否健康。農村留守兒童因為監護人大多數不是爸爸媽媽,而是由爺爺奶奶來照顧,而農村中大部分的老人是文盲或半文盲,沒有辦法解決他們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更沒有正確的辦法來引導孩子的心理上出現問題,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當他們的問題無法得到正確及時解決,很多事情積在心中無法傾訴,就會導致他們心理上出現問題。家庭教育可以說是學校老師教育的大部分基礎,如果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學校中就很難對孩子們進行心理上的教育。[3]其次,農村的教師因為待遇很差,環境很苛刻,每天負擔過大等一系列原因也沒有辦法對每個學生都進行細微的照顧,特別是身心健康上的關注及教育。所以,在學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都不能用心的情況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上的健康問題就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這也理所應當的成為解決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上得問題重要障礙。
三、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正確教育措施
(一)、政府與社會的支持
其實,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說貼切點是我們國家中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個常見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只是靠某個家庭的微弱力量是很難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這一普遍問題的,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能讓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過得更幸福,才迫不得已遠走他鄉只為多掙一些家庭的生活費,因此單靠他們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國家政府和社會上政策的支持。這些年來國家政府在留守兒童這一普遍問題上做了很多的努力和研究,特別是鼓勵現在的人能夠返鄉就業和自主進行創業,有大多數過去遠走他鄉打工的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都開始回到家鄉就業,這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的留守兒童處于無人看管和得不到有效看管的情況。但是沒有辦法做到所有人都能夠返鄉就業,還是還是會有很大一部分的父母需要在城市打工,而政府方面應主要加強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入學和生活上的呵護,特別是學費,教材費等基礎的問題,如果能夠較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對于農村留守兒的家庭來說會減輕很大的壓力。
(二)、家庭和學校的精心呵護
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即使不能夠在孩子身邊陪同孩子們生活,就更應該要格外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特別是生活上的問題,現在溝通已經很方便了。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等經常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溝通,要讓孩子覺得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他也有人疼愛。同時也一定要保證孩子的物質生活。在學校方面,在農村教育水平并沒有那么高,在對于留守兒童心理方面的健康知識普及情況還比較少,因此在學校這一方面可以定期開展心理方面的活動,由特定的老師來負責,經常對于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行開導和教育。
總結
在我們國家,農村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社會問題,不僅僅需要國家政府、社會政策來幫助這樣的家庭,更加需要家庭內部、學校等各各方面來共同思考并解決。心理問題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解決也更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趙多祿.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解決策略[J]教書育,人2020(11):18-19.
[2]雷軍林.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J].甘肅教育2020(06):25.
[3]惠衛華.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一評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及問題實證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0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