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頌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3-
一、教材分析
本次教學設計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圓的周長》的教材內容,其中主要講述了圓的周長推導過程和公式的由來以及應用。這節課的內容是小學階段第一次接觸到曲線圖形的相關計算,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完成直線圖形到曲線圖形的認知過渡,而且對后面的圓柱和圓錐等知識的學習提供基礎,因此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一)理解圓的周長的相關定義和推導過程,掌握圓周率的意義和近似值,理解圓周長的計算公式由來并掌握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二)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合作意識,并掌握“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方式;
(三)通過滲透數學歷史文化知識,培養學生愛國情懷。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索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及由來。
(二)教學難點
熟練運用圓周長的公式和相關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創建情境,引入新課內容
教師在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以動畫視頻的方式來直觀展示出圓的周長的概念,也更便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請大家看視頻,圖中的兩只小兔子在做跑步比賽,小白兔沿著正方形的跑道飛速前進,小黑兔則沿著這個圓形的跑道努力前行。假如他們兩個人的速度相同,你們覺得誰會取得勝利?
生:小黑兔。
師:那請同學們分析一下,為什么是小黑兔獲勝呢?
生:因為小白兔跑的距離長,而小黑兔要短一些。
師:這點從直觀上可以觀察出來路線的長短,最終結果小黑兔略勝一籌。那么,小白兔跑的路線實際上是正方形的什么?
生:應該是正方形的周長。
師:正確,那么小黑兔跑的路線能夠稱作圓形的什么呢?
生:圓的周長。
師:對,沿著圓形的周圍環繞一圈,就是圓的周長。那么同學們,請從你身邊的物品中找出帶有圓形的物品,并且用手指出它的周長來。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課件輔助構建直觀的教學情境,有效引導學生開啟數學思維和圖形轉化意識,以兩個動物的跑步比賽來引出正方形和圓形的周長,完成知識類比遷移,有助于提高新課導入的效果。
(二)自主探究,形成轉化思維
師:請同學們將你們發現的圓形物體拿出來觀察分析,如果要想量出圓的周長到底是多少,有什么樣的辦法來進行測量呢?
生1:我可以用一根線繞著這個圓纏一圈,然后將線的一個端點作為起點,繞回來后將重合點打一個結,測量這兩個點之間的具體,就應該是圓的周長。
生2:我測量硬幣的周長時,是利用直尺來進行配合,現在硬幣邊緣標一個記號作為起點,然后將硬幣沿著直尺一邊進行滾動,等到記號點再次與尺子相重合時,記錄下直尺上兩個點之間的距離,這就是硬幣這個圓的周長。
師:同學們的方法都很不錯,又方便又直觀!我們看一下剛才的正方形跑道,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正方形周長與什么有關?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又是什么呢?
生:正方形的周長等于邊長乘以4,因此是與邊長有關。
師:分析正確。那么你們覺得圓的周長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生:直徑;半徑。
師:這兩個因素作為我們的帶選項,下面進入我們的猜猜看環節——一起來探索圓周長和直徑(或半徑)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的探究心理,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找出測量圓周長的方法,引導學生將曲線轉化為直線進行計算的數學思維。
(三)小組合作,掌握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完成學習小組組建工作,4人為一組,注意“同組異征、異組同征”的合理分配原則,并明確好各個成員的分工,確保小組合作實施到位。
師:同學們,請每個小組選出三個便于測量的圓形物體,以下面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
生:選出自己小組的測量樣本,或采用纏繞法,或采用滾動法,分別測出圓的周長和直徑,然后算出二者的比值,查找規律。
師:你們在進行周長和直徑的比值計算時,發現了什么規律呢?
生:數很相近,都在3.14左右。
師:同學們的測量和計算都很準確,這個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被稱為圓周率,用字母π來表示,具體數值為3.1415926···,在計算時常常約等于3.14。外國將這個π又稱為“祖率”,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生:不知道。
師:那是因為圓周率是我國南北朝的祖沖之最早推算出來的,比荷蘭工程師提出的圓周率密率要早一千年。有興趣的同學,在課下查找一下相關資料,你會發現中國古代學者的聰明才智,值得學習和贊揚!
師:我們知道了圓周率這個概念和數值,那么反過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可以寫成?
生:圓的周長=π×直徑,或者=2π×半徑。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探究圓周率和圓周長計算公式,實現學生教學主體作用和影響,有效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意識的形成。
(四)例題設計,促進實踐應用
組織學生進行下面習題的練習:
1、判斷:圓周率π=3.14(? ?)
2、填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 ? ? ? ? ? ?=
3、計算:小紅圓形湖邊跑步,湖的直徑為100米,求小紅跑一圈有多少米?
設計意圖:通過范例將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進行有效結合,既能夠對新知識進行有效鞏固,又能夠將理論和生活進行結合。
六、板書設計
§5.2圓的周長
圓周率=圓的周長÷直徑(π≈3.14)
C=πd=2πr
七、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設計有效引用了自我探究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進行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并完成了數學轉化思維的培養。但是由于課時原因,習題的內容顯得較為單薄,為此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開放性的課后習題作為補充,使得教學內容和效果更為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