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霞
(確山縣留莊鎮政府農業服務中心,河南 確山 463200)
發病雞場為駐馬店市確山縣留莊鎮劉某一養殖戶,共飼養3 000 只雛雞,全是到外地養殖場引進的,起初飼養期間一切正常,當飼養到8 周齡時,部分雞群開始出現流鼻涕、甩頭,早期流的是水樣液體,后期變成濃稠的黏液,眼結膜水腫、發炎和流淚明顯,雞的一側或兩側面部出現水腫。嚴重的病例,后期病雞出現呼吸困難,精神不佳,下痢,羽毛凌亂,生長受阻,食欲減退或廢絕等癥狀,截至2021年9月20日,該雞場共發病300只,死亡100只,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占10%、30%。
剖檢病死幼齡雞8 只,可見病變特征主要在氣管黏膜、鼻腔和鼻竇。結果可見鼻腔和鼻竇呈卡他性炎癥變化,鼻黏膜充血和腫脹,同時表面伴有大量黏液和滲出物。氣管黏膜也伴有充血、腫脹和黏性分泌物等病變。眼結膜腫脹并伴有充血,面部和肉髯皮下水腫等病變特征。其他內臟器官病理變化不明顯。
無菌采集病死幼齡雞的眼滲出物和鼻竇滲出物等進行涂片,經革蘭氏染色后,鏡檢,可發現兩級濃染的卵圓形桿菌。
無菌挑取眼滲出物和鼻竇滲出物,分別接種于5%的鮮血瓊脂平板上,或接種于含有白色葡萄球菌的平板上,用蠟燭缸培養37 ℃24 h 后,發現有衛星狀菌落生長,隨后取該菌落,經革蘭氏染色,可見兩級濃染的卵圓形桿菌。
挑取上述純化的單個菌落,接種于鑒定生化培養基上,經培養48 h后發現,該致病菌能發酵果糖、葡萄糖、麥芽糖、山梨醇等。不能產生靛基質,能還原氨基酸。以上試驗結果符合副雞嗜血桿菌的生化特性。
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顯示:該菌對土霉素、青霉素不敏感;對磺胺噻唑、泰樂菌素和北里霉素高度敏感。
根據發病情況、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驗結果,即可確診為雞傳染性鼻炎病。另外,診斷時應注意與維生素A缺乏癥、雞敗血支原體病、曲霉菌病以及傳染性喉氣管炎病的鑒別診斷。
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取敏感的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對發病雞群在飼料中混入0.5%磺胺噻唑,一天一次,連用5~7 d,同時在飲水中加入0.005%的碘溶液,一天一次,連用5 d;對眼結膜嚴重的病例可涂抹抗生素進行對癥治療。另外,立即封閉該雞場,嚴禁一切外來車輛和人員出入,及時應用常規消毒液對該病雞群污染的環境和各類用具進行徹底消毒和緊急消毒,每天1次,連續消毒1周。同時飼喂全價的易消化的飼料,在飲水中添加多種維生素以及抗應激藥物來提高病雞群的免疫力,提高治療效果。經采取上述綜合治療措施,1周后,電話回訪,養雞場基本恢復正常,沒有出現新的病例,治療效果明顯。
疫苗接種是預防雞傳染性鼻炎最有效的措施。養殖戶要使用雞傳染性鼻炎滅活疫苗分別對8~10 周齡和12~14 周齡雞群進行兩次疫苗免疫接種,劑量為0.5 ml。另外,還要科學制定免疫程序,做好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喉氣管炎、雞新城疫等疫病的預防,防止繼發感染雞傳染性鼻炎。
養殖戶要加強對雞群的飼養管理,要嚴控雞舍內的溫濕度、飼養密度、保持通風順暢,確保雞舍內的雞群有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確保雞群采食的飼料營養全面。
養殖戶盡量做到自繁自養,如需引種,需要做好檢疫,雞傳染性鼻炎等常見傳染性疾病病原為陰性的,方可引進養殖場,同時引進后要在養殖空地隔離2~3 周,觀察雞群食欲和精神狀態均正常的情況下方可合并入群飼養。
養殖戶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加強對飼養環境、運動場、飼料場場所以及料槽和飲水器等用具進行消毒,要保持上述場所和器具的干凈和清潔衛生,一般是先清洗,后消毒。另外,還要在養殖場門口前設置消毒池,除特殊的運輸飼料車輛和人員等進行消毒后進入場內外,其他外來人員和車輛不能隨便出入。在消毒過程中,養殖戶要注意消毒劑和消毒藥要交叉輪換使用,不能長期或單一使用一類或某一種消毒劑或消毒藥,避免細菌或病毒產生耐藥性,以免影響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