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卉卉
(江蘇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江蘇南京210042)
當前,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明顯增強,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2020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 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面對國內外環境的新變化, 科研院所作為市場的參與者,創新技術、創新成 果、創新產品的輸出者,其知識產權管理工作也面臨著多種挑戰,用好知識產權管理這一工具的意義十分重大。
知識產權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在開發、應用、推廣、保護等環節對知識產權進行合理規劃,提升它的使用效益,對科研院所來說就是通過知識產權的申請、審查及使用流程,對科研項目、產品在研發和運營中涉及到的知識產權進行發掘,對知識產權的各種相關事務進行日常管理。科研院所知識產權具有政策指導性強、類型主體多樣、歸屬復雜等特點。科研院所知識產權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甚至關系到科研院所能否更好的發展。
目前,科研院所部分研究人員將科研項目中的知識產權視為項目的附屬,認為做好產品和項目即可,產權保護意識不足,不能及時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知識產權,從而錯失申請專利的最佳時機。部分科研院所沒有將知識產權與科研項目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管理,這樣就造成科研項目管理和知識產權管理難以得到充分結合,對項目相關技術發展領域的敏感性不高,查新不全面,不能充分利用專利信息準確把握發展趨勢。部分科研院所管理制度不完善,對商業機密、商標和技術等管理規劃還存在不足之處,制定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時,偏向項目立項以后的實施階段,而沒有從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的角度對科研項目進行管理。
根據項目研發的實際情況對科研項目整個實施階段展開全面的監督和考核十分必要。在科研項目管理全過程,即科研項目立項階段、實施階段、結題驗收階段及后期運行這4個階段對知識產權進行全過程管理,建立相關制度來保護科研項目知識產權,加強科研項目知識產權管理,使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在每個階段都能與科研項目緊密結合,才能更好地保護技術創新,確保科研成果及時獲得推廣。
項目立項階段,要在設計過程中落實知識產權規劃,使得知識產權管理與項目研發同步進行。科研項目立項一般包括兩個流程,即項目形成和項目審核,不論在哪一個流程,知識產權管理從中起到的作用都十分重要。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和項目技術人員要充分利用前人的專利成果指導立項,共同研究分析項目可能涉及的技術難點,提高研究效率,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優化設計方案,這樣才可以有效地規避項目潛在風險,有利于項目順利實施。在立項前,一是要對項目進行科技查新和專利分析,提供全面完整的科技查新報告和項目專利分析報告,以此來評估項目技術的可行性,預測其未來方向,從而讓技術路線更加合理,規避可能受到的技術限制;二是要針對具體分工明確劃分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盡早對專利申請工作進行布局;三是要對科研項目專利信息進行系統管理,建立專利信息數據庫并在后期不斷完善。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知識產權信息進行跟蹤預警,確保項目設定的創新性,以此減少和降低研發成果產生的知識產權風險。
項目實施階段,要將現有技術與項目研究路線、研究方案相結合,解決每個環節出現的問題,不斷改進技術方案。
一是全方位合理布局知識產權策略,從整體上對項目知識產權進行保護,提高項目中關鍵技術的自主比例,將項目知識產權可能存在的風險降到最低;二是通過研究競爭對手情況,重點分析關鍵技術圖譜,進而在項目實施方案中進一步確定項目知識產權戰略目標及其實現路徑,理清專利申請和學術論文發表、專利保護和保護項目核心技術這幾者之間的關系;三是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要重點攻克技術難點,對其進行分析并充分挖掘創新點,認真梳理設計方案,總結研究成果,針對不同類型知識產權展開分類和篩選,避免專利說明不當,強化核心技術保護,保證專利申請及時;四是要注重對項目涉及到的教材、科研論文、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防止在這些環節中泄密;五是持續關注國內外同類項目知識產權情況,跟蹤國內外同類項目專利文獻,總結分析調查結果,以便對項目階段性成果進行有效保護,保障接下來的專利布局和申請;六是在研發過程中突出關鍵性技術以及專利項目相關研究。目前,大多科研項目在研發過程中都需要取得一定數量的知識產 權,基礎性科研成果則需要以便于考核的量化形式 展現。
項目結題驗收階段,要根據立項時簽定的任務書確認完成的知識產權數量和類型申請驗收,通過驗收后,可以將項目獲得的成果申請鑒定和獎勵。一是針對實施階段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再次分析,發掘項目設計與研究的創新點,提升專利申請的質量,促進知識產權積累;二是全面整理總結項目已經取得的知識產權情況,進一步挖掘可能存在的專利技術并提出申請,全面保護項目研究成果;三是在項目驗收之后,加大推廣力度,持續為科研提供技術支持,擴大成果應用范圍,實時保護知識產權。
項目結題后,按有關規定對項目成果及合作權益進行分配,項目申報單位通過協商來確定項目成果和權益的分配方式。一是在結題后落實檔案管理,以便項目成果得到更好的傳承;二是作為新一輪科研項目研發周期的起點,技術負責人員要深入挖掘生命周期長的技術,分析項目知識產權成果的發展前景和可能的實施方案,做好下一步發展計劃,實現產權效益最大化:三是積極促進成果轉化,并在轉化的過程中將項目知識產權各種相關因素考慮進去,對經過轉化的知識產權如何使用進行明確約束,并明確后續衍生的知識產權歸屬,促進知識產權創新和科研活動創新共同發展。
知識產權是項目轉化載體之一,是科研成果最重要的表現形式,知識產權管理已經滲透至產業轉型升級的各個環節和主要過程。雖然目前我國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比較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科研院所要將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與知識產權管理深度融合,從實際出發,做好知識產權戰略規劃,通過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他們與研發人員之間的聯系,把研發中的新技術轉化成知識產權,確保研發人員的創新成果得到全面保護。總之,用好知識產權這一工具,不僅能使科研起點得到提高,避免對已有知識產權重復進行研究,還能促使知識產權更快轉化為經濟效益,但這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課題,需要不斷進行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