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以東莞理工學院的會計卓越班作為研究對象,對東莞理工學院的會計學特色專業的建設進行研究和分析,找出當前東莞理工學院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所存在的問題:自身的特色定位不明確且不斷改變,缺乏適合自身定位的核心理念;理論課程設置缺乏特色,課程設置不能支撐其培養目標;在實踐課程方面,沒有設置財務大數據和智能化會計課程,實踐教學過程難以控制及效果不理想,等等。并針對以上問題提出:明確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確定會計學專業建設理念和特色;完整開設CPA理論課程,開設與工科相融合的交叉理論課程;學校應增加對會計專業的資源投入,開設財務大數據和智能化會計實踐課程,創新實踐教學形式等建議。希望能夠為東莞理工學院和其它地方工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提供一些參考借鑒作用。
關鍵詞:地方工科院校? 東莞理工學院? 會計學專業? 會計卓越班? 特色專業
中圖分類號:F230-4;G642.3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1(a)-0000-00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of Accounting
-- Taking the Accounting Excellence Class of Dongg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ZHOU Runshu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Guangdong Province,523106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Accounting Excellency Class of Dongg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of Dongg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GIT), and find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of DGIT: its own characteristic positioning is not clear but various from time to time. It lacks the conceptual core suitable for its own positioning. The theoretical curriculum lack characteristics, can not support its training objectives. In terms of practical courses, there are no financial big-data and intelligent accounting courses,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whereas the effect is not ideal.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larify its own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Complete CPA theory courses and cross-theory courses integrated with engineering. The school should increase the resource investment in accounting, set up financial big-data and intelligent accounting practice courses, and innovate practical teaching norms. Hope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DGIT and other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lleges;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Dongg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GIT; Accounting major; Accounting excellency class;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東莞理工學院創立的會計卓越班是進行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集中體現和代表。該文將集中對其會計卓越班的特色專業建設進行分析。
1 文獻回顧
方光正等研究者提出本科會計學專業品牌建設實施“行業+企業+專業”的會計學專業培養方案動態調整模式、推行“專業能力培養+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等具體舉措[1]。劉建勝研究者提出了工科院校的一流會計本科專業建設要注重質量提升和突出特色發展[2]。龐翠研究者則認為情景模擬法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并通過對比實驗驗證情景模擬法相比傳統的教學方法取得的成效更好[3]。 李荷雨研究者認為地方本科高校會計學專業應以ACBSP認證為抓手,全面對標ACBSP的認證標準,通過教學和管理改革,獲得ACBSP認證,推進會計學專業提高教育質量和國際化發展水平[4]。劉建勝,張萍研究者提出了“會計專業+新技術”變更培育方式、“會計專業+思想教育”筑牢道德基石、“會計專業+國際會計”保持會計活力和“會計專業+校外實踐”探索發現問題共同構成了會計專業的建設重點[5]。王愛國研究者提出了智能會計是會計轉型發展的方向。智能會計專業建設是會計智能化教育改革的基礎性和制度性工作,應該在科學把握智能會計的科學內涵和學科定位基礎上,全面回答智能會計專業建設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標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培養方式和質量保障體系[6]。蔡傳里,鄧揚研究者以小班試點為基礎重新構建了適應地方經濟的實踐教學體系,嘗試推行項目制實習等創新會計實踐教學形式,但需進一步整合全校相關實踐教學資源,融入工科基礎實踐知識,突出工科特色,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以促進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7]。
2 東莞理工學院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自身的特色定位不明確且不斷改變,缺乏適合自身定位的核心理念
關于專業建設理念的問題,從大環境和個體兩方面進行分析。從大環境方面上看,許多高校都有開設會計學專業,各個高校在特色定位上雖然各自有所偏重,但是差異的程度卻很小,甚至有些學校的培養目標、素質要求、課程設置上面都十分的相似。特別是在一些像工科院校著重發展工科專業,在會計學專業沒有足夠的經驗,較多借鑒重點大學和財經類的院校,沒有體現出專業特色。
從個體上看,東莞理工學院作為升本不算很久的地方工科院校,在會計學專業本科教育缺乏長期的實踐沉淀,其會計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等各方面都有借鑒財經類院校和重點大學的痕跡,沒有體現出工科院校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會計學卓越班初期建設不具有很強的突出特色,一是將目標定位于學校本地及輻射地區;二是培養應用型中高級人才;但是其實這兩點是普遍適用于各個地方本科院校甚至是高職院校,沒有明顯區別于其他院校并且體現自身的工科特色。另外,建設理念有不明確的傾向,前3年會計學卓越班決定將注冊會計師融入體系,可是當粵港灣大灣區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之后便改為將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MA資格認證融入體系,雖然緊跟社會發展做出改變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但是忽視發展規律,將還沒成熟的體系推向不同的方向是值得商榷的,而且將注冊會計師融入體系的工作,由于后續相關課程設置與教材使用等教學具體環節沒有跟上,也沒有收到預期的成效,忽視本身定位,盲目跟隨潮流只會迷失自身的方向。
2.2 理論課程設置缺乏特色,課程設置不能支撐其培養目標
理論課程設置通過對比分析筆者學校會計學卓越班與廣東財經大學和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的會計學卓越班的異同,尋找該校會計學卓越班的差距。在理論課程方面,筆者學校的會計學專業卓越班與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卓越班的相差不大,核心課程主要包括會計學原理、中級會計學(一)、中級會計學(二)、財務管理學、稅法及稅務會計、成本與管理會計、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審計等。但是廣東財經大學的則明顯不同,主要是體現在核心課程方面,廣東財經大學的會計學卓越班(ACCA方向班)運用多年的教學經驗不僅把ACCA的相關課程(F1-F9) 融入其中,開設了會計師與企業(F1)、管理會計(F2)、財務會計(F3)、公司法與商法(F4)、績效管理(F5)、稅務(F6)、財務報告(F7)、審計與認證業務(F8)、財務管理(F9),還與CPA課程相結合,開設了:會計(CPA)I、會計(CPA)II、財務成本管理(CPA)、審計(CPA)、稅法(CPA)。把以上課程都作為專業必修課,課程體系合理。而筆者學校會計卓越班的核心課程缺乏特色,與會計學普通班差異并不大,最大特色僅是將一個學期安排在校外實習,在回校考慮后續發展方向,特色點不足。
筆者學校會計學卓越班建設初期強調將注冊會計師融入體系,但是高級會計實務的相關課程從2017級開始就被移入選修課程中,不再列入核心課程。雖然高級會計實務的相關課程只是占據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一個部分,但是也是屬于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從課程設置上看,雖然整體課程或多或少都涉及了注冊會計師的各個科目,但是只能說是開設了相關課程,更重要的是后面上課老師選擇的教材都不是注冊會計師考試教材,講課的內容不能覆蓋注冊會計師內容,深度也達不到注冊會計師的深度,最終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注冊會計師的考試相關知識體系。3年后,會計學卓越班又將特色轉向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MA資格認證上面,但是卻又和上一次課程開設情況一樣,只是將CMA的相關課程加入選修課的行列,對于學生來說只是多了一個專業方向的選擇。這種課程設置遠遠不能支撐培養目標里面CMA的知識、素質、能力的要求,這與廣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對于注冊會計師和ACCA都直接開出原有所有課程,并作為必修課程,同時用相關考試教材作為上課教材,差距巨大。再者,從實際情況來看,國內更重視注冊會計師的含金量,注冊會計師的知識對學生進入職場的實用性更高,將注冊會計師融入培養目標體系明顯優于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MA。
2.3 沒有設置會計智能化課程,實踐教學過程難以控制及效果不理想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會計學卓越班(云財務管理會計師方向)實踐課程凸顯了很大特色,學校投入較大資金,建設了相關的實驗室,并在此基礎上設置了云財務智能核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等實踐課程,而該校的校內實踐還是以手工模擬做賬、分析報告等形式開展,沒有跟上財務會計大數據和智能化趨勢,缺乏自身特色。
雖然會計學卓越班更注重實踐教學部分,所以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計劃占據比例較大,但是起到的效果卻不理想。
一方面,在市場經濟下,企業單位都是追求利益的,而培養人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配合學校進行高質量的校外實踐會影響實習單位工作效益,而且實際情況中由于害怕學生造成工作差錯、擔心泄露公司商業機密、降低工作效率等原因,很少企業單位愿意接收學生進行實習。部分學生為了完成實踐課程從事與專業相關性很低或無關的實習工作,雖然完成了實踐課程但是專業綜合能力無實質性的提升;而從事與專業相關實習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主要負責初級審計工作、整理會計文檔等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的工作,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
另一方面,校外實踐流于形式。由于在會計學專業所處校區大型企業不多,每個企業需求量不大,接收實習的學生數量有限,很多學生采用自己尋找實習單位,造成學生實習的地點分散,學院很難進行統一過程管理。因此,指導老師難以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實習情況進行一一查實,難以跟蹤管理學生的實習過程,只能通過學生提交的實習報告了解學生的實習質量,對學生在實習結束后,有沒有提升專業綜合能力卻無從評判;而且因為缺乏在實習過程適時正確的指導,學生在實習單位可能對一些不符合規范的業務操作或者思想觀念產生誤解,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還有一個問題是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不合理,校內實踐教學通常安排在學期末,此時學生面臨著期末考試的壓力,不能專心完成實踐課程。特別是畢業實習的時候,許多的學生忙于尋找工作,無法安心進行實習,而有些已經尋找到工作的同學還沒到入職時間,直接把畢業實習的時間當成假期,放棄提升自己專業綜合能力的機會。
3 完善東莞理工學院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建議
3.1 明確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確定專業建設理念和特色
應重新審視自身的定位,面向地方市場需求,重新對本校會計專業定位。會計學特色專業應該回歸初心,通過對學校當地及輻射地區的廣泛調研,了解目前市場需求,優化調整人才培養計劃,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又不能忽視一定的學術能力的培養。江蘇科技大學在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上圍繞自身在造船專業上的優勢提出3個特色,分別是會計電算化、會計國際化和現代成本控制,定位于面向船舶工業和海軍建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上,有非常明確的特色定位和建設理念。這個值得東莞理工學院會計學專業學習和借鑒。
東莞理工學院同樣作為工科院校可以將理工科的優勢融入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提出有東莞理工學院特色的建設理念。再者,學校在早年就發展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方向,在會計電算化教學方面有足夠的經驗,可以充分利用經驗優勢繼續深化會計電算化方向教學內容,使其成為人有我優的專業特色。
3.2 完整開設CPA理論課程,開設與工科融合的交叉理論課程
廣東財經大學和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的會計學專業都評為國家一流專業,取得較好的成績,通過分析對比該校卓越班人才培養方案與這兩個學校的會計學專業特別是會計卓越班的人才培養方案,尋找建設東莞理工學院會計學特色專業的突破口。通過整合教師資源,結合東莞理工學院的理工科教學資源,打造特色課程。
該校會計專業許多教師有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稅務師等證書,本身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的經驗,可以整合教師資源開設一些相關的與會計專業證書相關的特色課程。在現實企業招聘中對會計專業有較為嚴格的證書要求,學生能在大學期間具有一定的相關證書知識體系積累,以便在畢業后能及時考取相關證書,如注冊會計師等證書,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該校會計卓越班應完整開設注冊會計師課程,按照考試科目,全部開為必修課程,教材也選用考試教材,給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CPA知識框架體系,使得考核分數則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給予合適的考核和評分。
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企業在這方面要求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能熟練掌握財務軟件的基本知識,學院可以在現有的會計信息系統、計算機基礎課程上,開設與工科融合的理論課程。可以與該校計算機學院和電子通信學院合作,開設數據結構、數據庫系統原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財務共享技術、會計數據處理與挖掘等類似課程,發揮學科融合的優勢。例如:工程管理專業雖然被納入工科,但是與管理學聯系密切,可以與會計學專業在一些相關的課程上進行合作教學。幫助會計學專業學生真正接觸工業制造流程,更容易理解會計處理的方法,而工科專業的學生也能增加對工業制造的成本效益等方面的了解。
3.3增加投入和開設智能化會計課程,創新實踐教學形式
學校應該增加對會計學專業投入,從實驗室和實驗室內部硬件、軟件資源投入、專業建設經費投入、新增加師資力量等方面增加專業資源的投入,并進行實驗室建設。在此方面,會計卓越班應學習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會計卓越班的經驗,建設財會綜合實驗室,并及時開設云財務智能核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等實踐課程。同時該校也需要建立會計仿真模擬實訓實驗室,為學生提供真實度較高的實訓環境和設施,幫助學生切實地掌握實務操作的能力。
在實踐課程上可以采用一些有豐富互動性、能調動學生思考、分析、討論的教學形式,可以在一些特定合適的課程如涉及會計分崗的課程上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體驗式教學策略來進行。學院在《企業經營對抗實訓》上就采用了類似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分小組并且每人擔任不同的職務合作模擬經營企業,兼具實操性和討論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如果能夠創新或采用較新的教學形式,并且適當普及到一些合適的會計實踐課程上,可以很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東莞理工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比賽,而每個團隊都需要有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參與,其中會計核算、預算等工作都涉及會計專業知識,能夠促進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提高。這類比賽不同于模擬實訓,會計學專業學生在里面是真正承擔著財務的角色,在真實環境里錘煉自身的專業技能,而且往往需要參與路演等環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參與決策的能力。在校內也常有舉行經營模擬沙盤比賽等比賽,財務人員往往需要在重要決策上提供關鍵財務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一個驗證理論的實踐機會,提高思考分析的能力。學院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相關比賽,在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向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方光正,黃艷艷,劉磊.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差異化品牌建設研究[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5(1):77-82.
[2] 劉建勝.注重質量提升 突出特色發展——關于工科院校一流會計學專業建設的思考 [J].商業會計,2020(19):126-129.
[3] 龐翠.情境模擬教學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4] 李荷雨.以ACBSP認證為抓手 推進會計學專業建設國際化—以地方本科高校為例[J].商業會計,2020(21):116-119.
[5] 劉建勝,張萍.新文科背景下會計專業的時代需求與建設重點[J].商業會計,2021(19):120-122.
[6] 王愛國.智能會計專業建設的若干框架思考[J].商業會計,2021(10):4-8.
[7] 蔡傳里,鄧揚.地方工科院校會計實踐教學:體系重構、形式創新與資源整合[J].財會月刊,2017(21):76-81.
基金項目:東莞理工學院 2019 年度校級質量工程項目——專業類(特色專業)-會計學(項目編號:201902002)。
作者簡介:周潤書(1963—),男,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為財務理論與會計監管,村鎮集體資產管理與農村發展。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10-5042-9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