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文本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式,也是最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在深度學習理念下,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創新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中豐厚知識、提升能力。有效促進學生在教師的英語閱讀方法指導下,進行深度閱讀,把握知識要點,形成知識建構,增強閱讀學習深廣度,從而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素養。
【關鍵詞】初中英語;方法引領;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沈彩霞,江蘇省泗陽縣實驗初級中學。
英語閱讀不僅是英語教學的重要方式,也是英語教學活動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經歷閱讀學習,學生才能獲得英語知識的積累,才能獲得英語情感的積淀;經歷英語語篇閱讀學習,方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學習素養。所以,在初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設感性的語言主題場景,促進學生在有效情境中進行語言交流對話,并延伸知識理解,進行知識訓練,構建英語閱讀教學新路徑。那么,如何開展有效活動促進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不斷提升素養呢?
一、加強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的現實意義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大多數的教師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對英語語篇中的詞匯、主題語句等進行識記與應用練習,關注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攝取。但是,對于英語語篇閱讀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與閱讀技巧等培養程度重視不足,這就導致了眾多學生對于英語閱讀不感興趣,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低下。然而,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的英語閱讀方法指導,積極創設英語語篇閱讀的感性場景,就可以促進學生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提升英語綜合學習能力。
二、加強英語語篇閱讀教學活動的引領
1. 創設導入情境,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英語閱讀時,需要學生投入積極的情感,賦予英語語言的生動性、思想性。為此,在初中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采用積極的手段,優化語篇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引導學生能夠深入語篇進行理解活動,把握基礎語言知識,洞悉語言意義。為了讓學生能夠生發更積極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必須為創設積極有效的情境,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
例如,在教學“Helping those in need”一課時,教師首先為學生播放生活中關于“好人好事”的短視頻,讓學生在動態的視頻觀看中獲得情感的熏染,觸動學生的心靈,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氛圍。接著,教師再讓學生能夠將課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素材圖片和文字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了解。繼而,再引發學生對身邊的好人好事進行生活化鏈接,教師問:“在你們的身邊,有好人好事的例子嗎?或者有某個同學幫助他人的事情嗎?”讓學生說說,激發學生想說的欲望。在學生說完后,教師說:“今天我想表揚我們班上的一位同學,他能在班級中樂于幫助他人?!蓖瑫r,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出“help”一詞,由此,學生便能迅速融入閱讀學習活動之中,進行快樂閱讀。
教師巧用視頻畫面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境氛圍,勾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尋找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有效激起了學生對英語語篇的閱讀興趣,達到了良好的閱讀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設表演活動情境、歷史時事情境等,以焦點話題來引入學生進行英語語篇的閱讀活動。
例如,在教學“Travelling”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解“香港回歸”的歷史事實,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欲,而后用課件為學生展示“Hong Kong is a beautiful and prosperous city, and it is also an exciting city...”相關歷史資料,讓學生了解香港城市的基本情況。當學生看到了繁榮的娛樂場所時,他們都十分高興。教師隨即提問:“Want to know more fun places?”學生興奮地說,我們都想去迪士尼。由此,教師讓學生打開英語課本,讓他們初步閱讀英語課文,有效地提升了自主閱讀興趣。
當然,在英語閱讀教學新課伊始,教師可以采用導入新課的方法是多樣化的,無論是采用何種方式,皆是為了引導學生能夠快速地進入到英語閱讀,提升閱讀學習興趣。
2.進行閱讀交流,展現多樣活動。對于英語文本的閱讀學習,學生不僅需要對英語語言進行理解,更要對英語主題進行深入的思考,這一過程需要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專注于中心語言的發散性閱讀思考。當然,為了實現不同的閱讀目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采用不同的閱讀學習方法,如:精讀與略讀。同時,又由于初中英語閱讀教材的內容相比高中英語知識顯得簡單、易懂,只要學生認真閱讀,就能夠輕松完成學習任務的。在具體閱讀活動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從學生的整體素養培養出發,分層進行文本閱讀,細致理解內容,體現學習評價,促進學生交流、互動,有效實現深度閱讀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Cartoons and comic strips”一課時,語篇內容是十分契合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師就要抓住學生對于漫畫、卡通的喜愛心理進行閱讀教學預設,抓住細節進行有效的閱讀提問,激發學生進行英語對話交流與思考的興趣,而后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開展,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英語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的深度理解。當然,在學生的閱讀學習之時,教師還要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培養。如,教學“This Is Me” Part B的閱讀文本時,教師就要能夠抓住重點主題“Introducing yourself”開展下面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把英語語言帶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首先,為學生創造可以進行語言交流的環境氛圍,設置場景“假設有一名外籍學生來到了班級,你應如何向這名學生介紹自我呢?從哪里開始進行介紹呢?”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并給予他們進行英語語言交流的時間,討論自己是如何進行介紹到。讓學生經歷英語語言對話交流的活動過程,這樣就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于英語語篇的理解,讓學生能夠保持更高的英語閱讀學習熱情。
簡而言之,在英語語篇閱讀學習之中,教師要能夠創設各種活動,引領學生在有效的交流、對話與思考中保持高昂的興趣,進行英語深度閱讀學習。
3.延伸閱讀形式,提升語用能力。 加強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相應的基礎知識,更要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對英語語篇的閱讀之后,教師要關注對學生的閱讀效果分析,抓住角色扮演活動,豐富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體驗,促進學生能夠從活動中獲得語言內涵的延伸。同時,教師還要在學生的閱讀之時,引領他們進行大膽想象、比較分析,注重英語語言運用,適當融入英語寫作。
例如,在教學“Animals”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將相關課本中的動物用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直觀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引發學生對英語語篇的閱讀興趣。在勾起學生的生活經驗之時,教師不局限于文本中的動物了解,要能夠讓學生自己聯想,介紹自己喜愛的更多的小動物。基于此,教師就可以創設“動物園一日游”活動場景,引發學生沉浸于動物世界之中,激起其想象思維,讓學生想象出更多的動物形象。教師再給予相應的動物特征介紹與補充,教給學生用英語來表達的詞匯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給予學生進行國外特有動物的介紹,豐富學生的認知。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猜謎的方式來延伸活動,指名兩名學生進行合作表演,一名學生扮演動物的習慣動作,另一名學生猜出動物的名稱,讓英語活動更顯趣味。在經歷深度閱讀學習之后,教師再激發學生用英語進行嘗試寫作的興趣。例如,在教學“When In Rome”一課時,筆者沒有在教學伊始就揭示閱讀教學的主題,而是先讓學生認真學習閱讀模塊中的“Talking about manners In China”內容,熟練其中7個主要句子的語言運用,選擇自己所熟悉的句子進行語言練寫活動。于是,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便被有效打開,如一位學生寫出以“How do people say hello to each other in China?”為主題的語段來,其中寫道:“When friends meet, Chinese often greet if they have met.Perhaps due to the poverty of Chinese people in the past, diet is the main topic in life.”這名學生清晰地表達了中國人的日常問候習慣用語,闡發了自己的看法。在這樣的練寫活動中,教師不僅僅掌握了英語語言的運用,更發揮了大膽的想象力與思維力,為學習英語語篇奠定了厚實的語言理解基礎。
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給予學生進行想象與表達的時空,引發他們對于英語語篇的自主建構,為閱讀學習全篇文本奠定好基礎。
4. 強化閱讀訓練,促進知識內化。英語語言學習僅僅靠課堂上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倘若教師能夠樹立廣泛閱讀的教育思想,拓寬學生的閱讀路徑,加強閱讀訓練,就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所獲英語知識的內化。英語語篇的學習,需要教師從整體上進行語言理解建構,需要學生從詞匯、語句與語段等層面進行意義剖析,建立閱讀架構。為此,在分層閱讀教學之時,教師要能夠讓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練習,以促進學生實現對語言知識的內化。
例如,在教學“Friendly”一課時中,教師首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課文,而后讓學生說說Max、May、Betty 三個人物的筆記,教師提出“What is the case with Katie?Do they get along very well?What does Katie want?”等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加強學生進行英語語言練習,同時也反饋了學生對于語篇的初步理解情況。然后,給予學生更多進行英語表達的時間,指名學生到講臺前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從好朋友的外貌、性格、衣著與愛好等層面進行英語語言介紹。待不同的學生完成介紹后,教師可以給予合理評價,鼓勵學生能夠常常進行英語口語表達。當然,在進行英語語言的表達訓練之時,教師還可以引發學生能夠將文本中的典型語句進行應用,培養好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當然,進行英語知識的練習,不僅僅是思考與表達,往往還要重視對詞匯的識記與積累、常用語言的模仿建造,這些都是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內化的路徑。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閱讀語篇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依據閱讀學習文本的主題內容,選擇合適的教育情境,引發學生在多樣活動中獲得知識增長、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梅娟.基于閱讀現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1 (2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