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艷
(涉縣中醫院,河北 涉縣)
人力資源是醫院資源中重要組成部分,醫院管理離不開人力資源管理,醫院發展離不開人才[1],可以說醫院人力資源開發關系到院內整體運轉效能和市場競爭力。對現代化、綜合性醫院來說,優化、整合各類人力資源,提升中醫治療水平、服務質量、管理效益、可持續發展力[2]。如何高效的開發中醫院人力資源是值得研究的一項重大課題。本文就中醫院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問題進行探討,詳細報道如下。
人力資源開發、管理主要包括幾個方面:①獲得,如為了滿足醫院當前、預期需求而進行的醫務人員、輔助人力的招募、選拔、聘用等活動過程;②配置,指的是量才用人的最佳方案,最大限度挖掘潛能,獲得最高工作效率和個人滿意度的過程;③保持,經測量人力資源的流動趨勢來采取有效的保持人力資源效用的一系列措施;④評價,測評人力資源發展潛力、工作績效,并作為聘用、獎酬的參考依據;⑤開發,通過多途徑培訓、實踐,提高員工觀念、知識、技能、管理能力。人力資源開發在管理活動各階段、各環節都有滲透,并同步伴隨醫療活動、科研活動、教學活動。
醫療行業本身知識更新快速、風險高、技術含量高,醫療實踐活動對象是人體生命健康,加上醫療衛生法規還處于建設期,不斷完善人力資源教育、培訓制度也勢在必行,對提高和開發中醫院人力資源、履行醫院對社會的責任都具有重要意義[3]。
現代信息科學、生命科學都在持續發展,疾病基因診斷、基因組測序、基因治療、天然藥物與化學合成藥物篩選等很多領域的科研工作都在逐步開展和應用,這也為中醫藥發展提供了更高技術平臺[4]。中醫藥若能搭乘和駕馭高新科技的列車就會發生跨越性發展,否則就會在現代醫學發展中淘汰。綜合性中醫院要著眼于中醫藥的繼承與創新,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打造出能有機結合生物醫學前沿技術與中醫藥科研的創新隊伍,探尋繼承、創新的最佳結合方式。高等中醫院校附屬醫院也要充分利用醫教研結合的人才優勢,在中醫藥臨床核應用的領域中組合精兵強將來探尋突破點、擔當重任,同時提高科研專業隊伍建設,培養和鍛煉中醫學科帶頭人[5]。
社會改革中醫療、醫保、醫藥改革在醞釀多年后進入了實質操作階段。這場變革中將滯留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醫療機構推入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軌道。中醫院也必須適應社會改革,才能生存、才能發展,這也是中醫院管理過程的必修課。客觀上說大部分中醫院在人員、知識、技術方面的準備都尚不充分。中醫院內醫療、醫技、護理、藥劑等專業人員要通過培訓、實踐、考核,才能為患者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醫療訴訟的舉證責任倒置、事故處理條例等法規實施后,更有助于規范醫療行為,也對醫院管理提出了大量的教育任務。此外,中醫特色鮮明是中醫院立身之本,也是歷代以來中醫學家的積淀與心血,不得疏忽和懈怠。在競爭激烈的醫療市場下,建設中醫優勢學科是目前中醫院人資開發的焦點。
按照WHO協議規定,中國醫療衛生行業要與國際接軌,市場經濟體制更完善,國內醫療結構、境內外資醫院公平競爭[6]。現代化、綜合性的中醫醫院更要利用自身優勢、錯位經營來爭取競爭優勢。雖然我國中醫院在硬件、技術、資金、服務、經營等方面都面臨嚴峻考驗。管理者要有憂患意識,內部醫療運行機制、投資與融資機制改革要不斷推進,又要加強納入、培養通曉經濟、熟悉國際貿易的高端人才,這也是醫院人力資源開發的著眼點。同時,綜合性醫院要穩定國內市場,充分利用中醫立法、針灸等有利條件來開拓國際醫療市場,能代表中醫特色走向世界。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背景下,所有的競爭歸結于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對創造性人力資源的開發和運用。為了提高中醫院人力資源開發效率、促進中醫藥繼承與創新,要改變觀念,要強調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開發是第一管理要務,并堅持不懈、持續努力,以科學管理理念來指導人力資源開發,從而促進各類各學科共同發展。重視醫教研工作開展,也要重視人力資源開發,激發人員潛能,協調整個人員協作,形成團隊精神。合理使用、培養人才,發現和選拔學科內拔尖人才,完善人才梯隊。鑄造“尊重知識和人才”的分為,讓大家都能認識到人才是醫院的真正資源,管理就是開發人力資源、利用人力資源。換句話說,也只有這樣才能將文人相輕的陋習摒棄掉,避免出現一個人辭職或退休就垮掉一個學科的情況,也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競爭的有效用人機制。醫院文化氛圍良好的中醫院可以匯聚眾多中醫、西醫專家,可以達到更豐碩的科研、教學、臨床成果,人力資源整體水平得以提升,醫院綜合效益得以提升。
目前除了少數高等級大型醫院發展強勢外,大多數中醫院與發展形勢存在差距。當下要認清形勢、準確定位,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將強勢優勢學科做大做強,確定品牌,逐步拓展醫療市場份額。以優勢學科建設為龍頭,開發各類人力資源是當前管理重點。根據發展需要,著重體現中醫特色優勢學科拔尖人才、中醫藥創新科研人才、與國際接軌的高層管理人才。
我國中醫院發展中藥重點培養中醫專科領頭人,展現中醫優勢及特色,重點開發中醫臨床拔尖人才,并預防中醫專科人才斷層的情況發生。中醫高等院校也要盡力培養、輸出高端人才,讓中醫院充滿新鮮血液,為中醫發展提供動力支持。醫院管理中還要將中醫專科人才與醫院整體發展聯系起來,共同發展。員工也要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規劃,與醫院發展同步,醫院也才得以正常運行。
名中醫院培養、匯聚了名中醫,名中醫又光大了名中醫院,相輔相成。中醫臨床拔尖人才反映院內人力資源水準,現有的遴選途徑以高等教育、名中醫帶徒為主。引進競爭操作機制,注重臨床能力考核,確保有潛力的優秀人才得以重用,加速推進工作。博采眾長,促進學科交流,提倡中醫界訪問交流。培養拔尖人才,發揮示范效應,從下主動適應市場的優勢群體,發展特色,提升醫療水平。
中醫人才轉西醫或辭職等問題也是管理中要注意的重點,要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保障中醫人才的利益,為其提供合理的發展平臺,減少人員流動性,保持隊伍穩定性。
創新人才是中醫院、中醫藥事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醫藥深厚功底的基礎上,借鑒、學習現代生命科學研究成果,培養創新人才。在宏觀、微觀層面探索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發掘中藥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在借鑒和學習中活躍科研人才的思路,在繼承中醫學基礎上進行創新、研發。
提高中藥房中醫藥調劑人員的業務素,加強調劑人員的業務學習,聘用有專業資格的技術人員,這直接關系到中醫藥臨床應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鼓勵現有人員積極參與職稱考試、積極學習專業知識。所有從業人員每年要接受繼續教育,定期進行進修。制定一套調配工作流程,讓中藥房工作人員都有章可循、按章辦事,方便中藥的應用管理。在調配工作前先認真審核處方,及時與醫師溝通處方的疑問點,明確中藥調配種類和劑量。對于處方書寫不規范的及時報告醫院管理者,督促臨床醫師規范書寫處方。嚴格調配,對超劑量、配伍禁忌的處方拒絕調配。在發藥窗口再次核對信息,向患者詳細講述用藥事項,確保患者能正確合理用藥。
隨著社會發展與改革,高層次中醫院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逐漸凸顯,要引進、培養專業的管理人才,實施有效的經營管理。目標是在醫療服務貿易接軌國際醫療的市場機制下,能鑄就抑制有現代管理理念、能駕馭市場規則、具有世界戰略眼光的管理人才,能引領中醫院的航船駛向成功的彼岸。
在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院的運行管理中,人力資源的價值舉足輕重。只有充分展現人力資源的價值,才能為人們健康提供保障[7]。中醫院人力資源開發一直是醫院管理中的一項困擾,也面臨了很多問題[8]。但不論如何,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中醫院就要致力于開發和管理人力資源,要考慮中醫人員培養周期長、成本高、成才慢的特點,要及早制定完善的人力資源開發戰略,要不斷培養、引進、篩選人力資源,要堅持在職教育提升,要向關鍵崗位、優秀人才傾斜,有相匹配的激勵制度,從而充分整合好中醫院人力資源為中醫事業發展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