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斌
(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山西 晉中)
在醫院的構成中,手術室是重要的一部分,承擔著治療和搶救病人的重任,其操作流程較為復雜、專業性強、護理任務重、涉及部門較多、存在很多護理隱患[1]。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很多,這些安全隱患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病人的服務體驗,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其護理安全問題的重視。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對本院收治的100 例術后患者進行了護理滿意度調查,進行分析整理,提出針對性的防范對策,減少手術室護理的不安全因素。
選擇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本院接收的100例術后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調查其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選擇標準:(1)年齡18-70 歲;(2)能夠自行填寫并完成問卷;(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術后不具備清醒意識或昏迷患者;(2)不能自行完成問卷;(3)缺乏完整的臨床資料。全部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55例、45 例,平均年齡為(42.8±10.2)歲。手術過程中對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36 例行全身麻醉,34 例行椎管內麻醉,30 例行神經阻滯麻醉。分析患者的滿意度情況,并制定相應的改善對策。
在術后以問卷的形式調查全部患者的手術室護理滿意度。問卷內容包括:(1)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總體滿意程度;(2)對醫護人員護理專業程度的滿意程度;(3)對醫護人員責任意識的滿意程度;(4)對醫護人員護理態度的滿意程度;(5)對手術操作前準備的滿意程度和對手術中護理流程的滿意程度;(6)對手術室護理環境的滿意程度。護理滿意度評分1-5 分,分別對應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特別滿意5 個等級,由患者結合護理人員的實際服務情況進行評分,由此對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加以了解和掌握,討論護理過程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并制定針對性的改進策略。
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整體調查問卷的平均分為(4.12±0.94)分,其中對手術操作前準備及手術中護理流程的滿意程度,及對醫護人員護理態度的滿意程度較低,平均分分別為(3.58±0.85)分和(3.34±0.55)分。
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為手術操作前準備不足、術中護理流程不清晰,醫護人員責任感不夠、專業知識也有所欠缺,這些都對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產生了影響。對醫護人員護理態度的滿意程度較低,欠缺的責任感,繁重的護理工作以及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是導致此項滿意度的較低原因。
沒有規范的管理制度,會導致醫護人員出現僥幸和懈怠的心理,發生工作期間不堅守崗位、不遵章辦事的情況[2]。可能出現因準備不周、管理不善、交班不清,接錯病人,甚至用錯藥、輸錯血等問題。缺乏一個科學系統的管理制度,不按照手術室護理的規矩制度進行護理工作,會增加護理安全隱患的發生率,使患者的滿意度大大降低,難以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醫護工作是一份對專業要求十分高的工作,然而一部分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實踐經驗都有所欠缺,不僅缺乏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也不能熟練的操作醫療器械和設備。專業知識的欠缺會導致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病人體位安放不當,儀器使用不正確,手術器械不齊全、不適用,手術切口感染等情況。同時,對于病情急危重的患者,難以及時做出判斷和處理,不僅耽誤手術時間,還使術中風險提升,患者會因此而表現出更加緊張和恐懼的情緒狀態,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表現出質疑,嚴重影響疾病的治療[3]。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醫護人員的態度也讓患者不是非常滿意,表明二者之間的溝通存在問題,在患者存在不良情緒時,醫護人員沒有提供有效的安撫和疏導,致使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都處于緊張、恐懼的情緒狀態。此外,護理時不規范的言行,對相關規章制度沒有落實,出現態度冷淡、大聲喧嘩等現象,不尊重患者,也降低了醫護人員在患者心中的權威性,減少了信任感,導致兩者之間的溝通存在問題[4],留下護理安全隱患。
手術室醫護人員經常處于一個工作緊張、負荷過重的狀態,在過度疲倦的狀態下引發安全事故的風險會有所增加。在醫護人員資源配置不足,工作分配不夠人性化和新增醫護人員存在知識欠缺與經驗不足的情況下,更易造成護患溝通出現問題,致使醫護人員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利于護理工作專業嚴格的進行[5]。
對于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的問題,應及時完善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為避免因準備不充分、管理不妥當、交接班不清晰而導致醫療問題,應做到急救藥品“五定”、手術標本及時送檢、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為防止接錯病人,應嚴格按照手術通知單接病人、與病房護士詳細交班、入室做到“十查”。為防止異物留在體內,嚴格執行核對制度,術前保證器械完好,術前、術后清點物品并記錄[6]。
為適應現代手術室護理要求,適應新醫學領域,新技術、完善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醫院應定期組織開展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訓。向醫護人員傳授新知識,使其快速掌握新的精密儀器的使用,提升其業務水平。應根據醫護人員的責任心、年資、能力、悟性與崗位要求等,進行分級培訓,將人員進行分組,定期輪換,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的能力。
醫患之間存在一個良好的溝通,維持一個和諧的環境,有助于醫護人員更順利地展開工作,同時也利于患者的康復。首先醫護人員應做到主動溝通,耐心詢問,同時規范護理流程,向患者展現出應該具備的專業性,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營造一個和諧的醫護環境[7]。
手術室醫護人員工作任務重,強度高,身心長期處于疲憊狀態,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對人員進行合理配置。對于醫護人員數量不夠時,應及時加強手術室護理人員的配制[8]。應對排班制度進行合理設置或調整,在排班上應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盡量采取以老帶新的原則。合理配比醫護人員,盡可能地避免出現護理安全問題,使患者能夠安心的接受治療并順利完成治療。
研究手術室不安全因素,認為堅持科學管理,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制定規范的管理制度,不斷優化護理服務等,可以有效減少手術護理不安全因素的發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