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映棋,桑希生通信作者,尤天嬌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1-3]是以夜尿頻數、小便艱澀、淋漓不暢和進行性排尿困難等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又稱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瘤樣增生,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幾乎30%男性在40歲后逐漸發病,60歲以上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總發生率為40%~65%,80歲以后發病率為90%,90歲時發病率幾乎可達到100%[4-7]。因其發病率比較高、受眾年齡廣泛,病情容易瘥后復發。一直是中醫各家防治工作之重點。中醫古代文獻中并無前列腺之詞,而是統稱于“精室”、“精竅”之中,一直以來中醫病名的歸屬眾說紛紜。為此筆者根據其臨床表現將現代醫學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歸屬于“癃閉”、“淋證”、“精癃”等范疇。前列腺所處之精室應歸屬于中醫學“奇恒之府”乃氣血交會之所,其生理特點是“藏泄有時”,主要功能是藏瀉精子、調節尿液[8]。治療當以氣血津液疏通為本。由于地處結構位于下焦,加之患病男性,年高腎氣不足,推動功能受礙,氣機不暢、阻礙氣血運行故病理特點多為瘀、滯為主兼有痰濁、濕熱。中醫在精癃病治療過程中具有特色治療方式。為能更好的指導臨床進行防治工作故筆者查閱文獻20余篇,現綜述如下。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歸屬于中醫“癃閉”、“淋證”范疇?!秲冉洝ば魑鍤狻吩疲河行皩嵃螂?,氣不通利而為癃者;有腎氣下虛,津液不化而為癃者,此癃閉之有虛實也?!端貑枴の宄U笳摗吩唬骸捌洳●],邪傷腎也”。“精癃”一詞在古代并沒有明確記載。隨著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結合,以及各醫家對前列腺生理功能的探索與認識,將精囊與前列腺同歸于精室,由于精室病變導致的癃閉,稱之為“精癃”。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將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癥列入“精癃”的病名[9]。精癃是以疾病的本質命名,而癃閉是以疾病癥狀命名,兩者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規律,“癃閉”以排尿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精癃”病變位置則應該是與前列腺、精囊,以及尿道相似。臨床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明顯。
中醫認為,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的病因主要是與飲食不節、過度勞累、長期久坐、情緒刺激、外邪侵襲等有關。
“癃閉”一詞首見于《內經》,《內經》曰:“歲水不及為足痿清厥,涸流之紀其病癃閉,水之虛也。水之虛實,皆本于腎”其指出了腎精不足這一致病因素。《內經》中亦提出了相同的致病觀點,曰“其病癃閉,邪傷腎也”?!峨y經》曰:“命門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胞脈在沖任間,上通心氣,下通膀胱,是胞者,為女子受孕、男子藏精之所。胞中邪熱,多由欲火蘊釀,若移熱于膀胱,是內出外也,膀胱熱結氣分,則小便癃閉,熱傷血分,則溺血,閉則痛,名淋也”。其指出了熱邪這一病理因素?!吨T病源候論》曰:“腎與膀胱俱熱,熱入于胞,熱氣太盛故結澀,令小便不通?!币财渲赋隽藷徇@一病邪,并強調熱邪的病理機制?!夺t述·雜證匯參》載:“有因火邪結聚小腸膀胱者,此以水泉干涸,而氣門熱閉不通也。有因熱居肝腎者,則或以敗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則指出了熱邪血瘀這一重要病因?!渡褶r本草經疏》曰:“精竅閉塞,水道不通,變證百出而淹延不起矣。”該書則提出“精竅”一詞并指出精竅閉阻可導致水道不通?!吨形鲄R通醫經精義》曰:“又溺管之后為精竅,精竅有敗精死血。亦能擠塞溺管?!痹摃诌M一步指出其病位在精竅病因是敗精瘀血這一重要思路?!夺t學舉要》曰:“下極脹痛,二便不通,用通利藥不效,李曰:此乃濕熱之邪,在精竅道,壅脹隧路,病不在大腸膀胱。”指出了其病因是濕熱之邪,并且指出了其病位在精竅。中醫從當初認為小便不通則之于腎和膀胱,已經發展認識到并且區分開溺管和精竅的不同,可見我國古人的聰明和智慧,為后世提供了準確的疾病病位,治療上對疾病更有針對性。
傳統醫學認為雖然BPH為微小的腺體病變,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臟腑功能發生異常都可能引起五臟發生變化,各臟腑功能失調,水液代謝紊亂,BPH發病與腎、肺、脾、肝都有密切關系。但是多數醫家認為腎虛是精癃病病機基礎[10-11],張曼莉等認為腎虛血瘀為疾病根本病機[12],趙建業等提出血瘀阻滯為BHP重要病機[13],仝小林認為痰瘀貫穿疾病始終治療在于治痰瘀[14]。趙家有認為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屬于脈絡病變,主張治療以疏通絡脈為主[15],張濤等認為是濕毒蘊結或濕熱下注所致,給予蟾酥注射液治療取得很好療效[16]。張仁榮等認為老年腎虧。機體陰陽失衡,腎虛是主要病理基礎,腎氣虧虛則五臟俱虧,必導致水濕、痰濁、瘀血等病理因素阻滯水道而發為精癃。[17]任偉明等人認為氣虛血瘀是疾病的發病基礎,年高體虛。精氣虧衰,又喜久臥憋尿,敗濁停滯與下焦又因正氣虧虛推動不力形成血瘀。治療上多以補氣活血為主。[18]基于古籍文獻整理得出其基本病機為熱結血瘀壅滯精竅,澀滯氣機,損傷血絡,瘀血阻滯,日久形成精竅局部的積聚,壅脹隧路,擠塞溺管,導致小便不通。
現代醫學治療此病,主要以手術治療和口服西藥為主。其手術治療要考慮到患者年老體弱,尤其心、肺功能是否耐受手術問題,所以常常結合中醫進行治療。傳統醫學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預后防復”的原則治療此病[19]。
通過古籍文獻整理得出其基本病機為熱結血瘀壅滯精竅,澀滯氣機,損傷血絡,瘀血阻滯,日久形成精竅局部的積聚,壅脹隧路,擠塞溺管,從而出現小便排出艱澀,淋漓不暢,夜尿頻數,甚則尿潴留、腎積水、尿路感染、腎功能損害等一系列臨床表現,所以在疾病治療上根據疾病不同階段應選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初期應以清熱解毒散結藥物例如蒲公英、土茯苓等,澀滯氣機者給予破氣散結藥物例如皂莢刺、荔枝核等,血絡損傷給予涼血散結不傷正氣的藥物例如赤芍、牡丹皮等,經絡阻滯者加通經散結藥物例如土鱉蟲、王不留行等,積聚已成者加消積散結藥物莪術、石見穿、橘核等。現代醫家將其臨床表現與經典文獻古籍相結合應用于臨床指導。魯明[20]等通過隨機將4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通竅煎)20例對照組(非那雄胺片)20例經過三個月周期治療后,結果表明口服中藥通竅煎效果明顯優于西藥。馬建雄[21]等提出治療精癃病應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致其本”的原則應當治以溫陽化氣,補虛除邪;宣肺潤腸,通利下焦。王帥[22]將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口服西藥)40例,治療組(口服中藥)40例,經過2個月等臨床觀察治療組顯效率為8.11%,總有效率為70.27%;對照組顯效率為2.86%,總有效率為45.72%。
陳雷[23]等將113例隨機分為治療組(針灸取穴:中極、膀胱俞、次髎、三陰交、腎俞。)56例,對照組(服鹽酸特拉唑嗪片)57例經過8周治療發現雖然口服鹽酸特拉嗪片能夠緩解病情,但是治療組治愈率更優于對照組。近年來新涌現的BPH微創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前列腺段尿懸吊術、經尿道水蒸汽消融術,機器人引導高能水割術。而傳統醫學在治療BPH采用的外治法也取得很好的成果。常用的外治法有穴位貼敷、中藥保留灌腸、艾灸、坐浴、臍貼以及中醫推拿治療等方法。穴位敷貼治療與灸法息息相關,是針灸治療的延伸,由于精癃部位的特殊性以及精癃患者口服藥物常得不到良好的吸收,中醫認為某些穴位會對某些特定藥物具備一定吸收能力,因此為提高療效,藥物貼敷穴位法在越來越多的慢性前列腺炎臨床治療中應用。鄭入文[24]等應用神闕穴貼敷治療癃閉,總有效率達91%,時間最短30分鐘內即可自行尿。姜磊[25]等按隨機分類將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為治療組(針刺配推拿)50例,對照組(針刺)經過三個療程后觀察治療前后的變化和有效率。結果表明治療組有效率是對照組的1.5倍。湯曉云[26]等通過臨床觀察發現排尿不盡感、排尿中斷、尿頻、尿線變細等癥狀明顯改善。此外,還有對傳統療法挖掘如藥罐法等治療;有激光照射微波照射,藥物導入儀等配合針灸中藥的物理療法,這些療法的療效也逐漸被認可[27]。
精癃病[28]臨床表現表現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年齡廣泛性,發病機制主要為熱結血瘀壅滯精竅,澀滯氣機,損傷血絡,瘀血阻滯,日久形成精竅局部的積聚,壅脹隧路,擠塞溺管,導致小便不通。傳統醫學治療精癃病具有特色優勢,取得的效果良好,療效突出明顯,不良反應較少,雖然中醫中藥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有著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但是目前研究多停留在專家經驗總結、臨床癥狀觀察、單藥藥理作用等方面,而如何在現代化社會中發展,是否有統計學數據,是否符合循證醫學體系,推廣相關臨床研究,依然是一個有需要去解決的研究命題。我們要依靠現代科研手段,設計相關研究,以科學的、客觀的標準評價研究基于中醫治未病理論下防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癃閉病的方法,進而將中醫藥(中西醫結合)防治癃閉病研究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