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花,藍翠珍,甘玲麗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海南 海口 57031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2019年12月在武漢首次發現的一種新的傳染病[1-3],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傳播,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方式尚待明確[4]。對于一種新的傳染病,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是感染防控的三個關鍵環節。我院在根據國家發布的一系列診療與防控指南的防控基礎上,結合本省氣候特點,利用醫院的建筑布局,合理分布預檢分診點,對來診病人快速分診、安全轉運、快速收治,對本地區有效控制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起到重要作用。現將我院開展合理分診轉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措施闡述如下,可供參考。
設置遠離醫院主體院區的樓棟作為收治區域。本醫院15號樓為熱帶病科樓(位于醫院西北角),其內共有8部電梯及5處樓梯安全出口,電梯分為工作人員專用2部,污物梯1部,病人專用2部、疫情專用2部、手術室1部,樓梯分布在5處電梯旁。整棟樓體設發熱門診、發熱留觀室、熱帶病科、呼吸科、手術室等科室,特殊時期,將熱帶病科最上層兩層樓指定為收治疑似、確診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15號樓為一棟遠離醫院主體樓的專科樓,距離我院門診1號樓(南門)、醫技2號樓(西門),分別約為400米和300米,對于切斷傳播途徑非常有利。
根據國家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收治重點部門管理就診管理”,患者在就診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患者的擁擠,以減少醫院感染的風險。我院共設置兩個預檢分診處可接待來診病人,分別在1號樓門診部、2號樓急診科,均位于接近醫院大門處,便于對每位就診病人進行合理分診,有效篩查可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
海南省120指揮中心設置在距離本醫院一公里范圍可達處,便于接收疑似、確診的新冠病毒肺炎病人,可完成對病人的高效轉運。
我院大部分病人由門診就診,少部分由急診科及發熱門診就診,預檢分診護士在門診及急診門診分別以一級防護進行分診,發熱門診護士及負責轉運的分診護士均按二級防護要求進行分診及運送病人。
全面做好醫務人員、陪護人員、保潔人員、就診人員、探視人員的“入門”監測和記錄,把好“入門關”。對預檢分診檢出的發熱患者,立即分發口罩予以防護,執行手衛生,加強對有發熱和/或呼吸道癥狀患者的監測與管理,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通過進一步問診和體格檢查,詳細追問流行病學史,判斷其罹患傳染病的可能性,從而控制疫情傳播,降低病死率[5]。對可能罹患新冠病毒肺炎的病人,立即轉移到發熱門診就診;對雖無發熱癥狀,但呼吸道等癥狀明顯、罹患傳染病可能性大的,同樣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追問,并轉移到發熱門診就診。醫務人員在救治患者、防控疫情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位醫務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均熟知自己的崗位特點,正確選擇和使用防護用品,最大限度避免感染。
對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員(包括患者家屬)進行預診分診,以期準確篩查和分流患者。病人由南門1號門診樓或2號樓急診科就診時,病人及家屬有無佩戴口罩并予分發佩戴外科口罩,而后進行預檢分診,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初檢,進行測量體溫并記錄,口頭詢問流行病學史及臨床表現,確認患者就診目的,根據患者就診目的進行相應的導引和解釋。由護士發放分診票后方能掛號就診,對于可疑病人,分診往15號樓;病人由西門或北門直接到15號樓就診者,同樣視病人及家屬有無佩戴口罩并予分發佩戴外科口罩,就診后在此樓行相關檢查及化驗。
視患者情況進行下一步處理,結合化驗報告及檢查結果,被列為疑似病例者,立即聯系省120指揮中心,給予轉運至定點收治醫院診治;確診病例者,迅速給予辦理住院手續,入住15號樓,進行嚴格的隔離治療;對流行病學史不明確,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的患者,給予留觀發熱門診觀察室,待相關輔助化驗、檢查結果出來,診斷明確后,再進一步收治對應科室。
預檢分診與發熱門診,在診療流程上有效銜接。預檢分診篩查診出需轉移到發熱門診進一步診療的患者,由專人陪同,并按照指定路線前往發熱門診。指定路線的劃定,按照室外距離最短、接觸人員最少的原則設定[6]。我院在2020年1月25日正式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隨著確診病例數的增加,于2020年2月8日改為收治確診病例。
病人在門診、急診預檢分診處分診填寫記錄后,屬于可疑新冠肺炎者由分診護士做簡明扼要的相關知識宣教后,為保證有效隔離,帶領其乘坐院內觀光車前往15號樓,以縮短路程時間。乘坐觀光車時,隔行、隔位就坐,確保人員之間的前后、左右距離均在1米以外,人員之間避免不必要的交談,以減少增加傳染的機會。
在發熱門診被診斷為疑似病人者,分診護士馬上通知120指揮中心,由中心派車,隔離運送,將病人送往指定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在別家醫院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者,也由120指揮中心派車,將確診者進行隔離接送至我院住院隔離治療。
在我院急診科就診的急重病人,在送來就診車輛停穩后,工作人員立即簡明扼要詢問清楚求救者流行病史、現有癥狀,做好相應的防護準備。對可疑新冠病毒感染者,直接指導驅車前往15號樓就診,同時分診護士立即電話通知隔離病房護士做好接診搶救工作,降低轉運風險。
病毒對熱敏感,溫度在56℃時持續受熱30分鐘,以及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均可有效滅活病毒,而在氣候溫度容許的情況下,加強自然通風,每日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30min,是最好的空氣凈化方法。海南是海島氣候,海口市靠海,常風較大,晴天多見,1月份平均氣溫23-29度,目前最高氣溫31度,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控制是非常有利的。我院利用天然氣候結合嚴格的防控消殺手段,對所有疑似及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病人接觸過的物品進行徹底消殺。轉運病人后的觀光車在使用2 000mg/L氯消凈溶液擦拭后,置于空曠處通風,晴天在太陽底下暴曬,隨時待命;120指揮中心車輛在運送病人來我院后,直接返回指揮中心進行消殺;接送疑似病人的車輛,均為嚴格消殺過的備用車輛。
新冠病毒被認定為SARS姊妹病毒,CSG正式將其命名SARS-CoV-2,其傳染性強,幾乎遍及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人的生命與健康構成直接或間接的威脅與傷害,醫治病患,挽救生命,最大限度減輕疫情造成的危害成為醫務人員重要的使命[7]。眾所周知,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我院作為定點收治該病的醫院,認真執行國家下達的各項防控措施,在隔離病房的設置、分診轉運方面,能夠做到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人進行合理分診及安全轉運,取得較滿意的效果,減少工作人員在轉運工作過程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機會。在健康教育方面,我院加強全民健康教育,做到人人知曉,人人防護,人人正確面對,養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才能更好地防控疫情。為此,醫院對入院病人進行疫情健康宣教,在醒目位置張貼疫情防控宣傳文字和圖片等。目前為止,我院在院內轉運病人過程中,未發現有工作人員被傳播者。綜上所述,通過合理分診、安全轉運,對控制非常時期的傳染病行之有效,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