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蘋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我國文創產品的種類較多,在每個文創產品的概念提出的過程中,都會融入不同民眾所擁有的不同審美態度、產品使用者的實際體驗感受、不同地區獨有的文化內涵和產品在銷售過程中的布局設計,以上這些因素都可以歸類為文創產品中的包裝設計部分。優秀的產品包裝設計能夠對產品的整體布局起著關鍵性影響,文創產品也不例外[1]。
色彩、折光率、體感、紋理、加工方式、平滑度、透光率、伸縮性能、懸垂感和外部造型都是可以用來區分紡織面料的因素。不同的消費者對于紡織面料的要求也不相同。一般消費者對于紡織面料產品可能更多的是在意其柔韌性、通透性、材料本身的穩定性、材料的導電性、材料是否能夠抵抗細菌等。
紡織面料大多都是由纖維材料構成的,不同的纖維材料能夠產生不同的紡織面料功效。
天然纖維材料是由國家統一規劃要求下培育出的絲綢、麻線、棉花和羊毛之類,取自于動物體表或者植物果實,經過特定的加工方式制成的纖維材料。棉織品是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纖維材質,棉纖維材質本身具有親膚性,同時它的外形既可非常樸素又可非常高雅,是適用性很強的一種纖維材質。棉纖維材質可以通過改變具體紡織產品中的棉纖維數量來制作出細如真絲、獷如牛仔布這種具有很大差別的紡織產品。麻線通常是由亞麻和苧麻材料,通過特定的工藝制作出來的,相比于棉纖維制品來說,麻纖維能夠使得產品擁有更加細膩的紋路和更加質樸的色彩光澤,還有最重要的人體肌理感受,很多紡織產品會將這兩種材料放在一起使用[2]。
絲綢纖維材料通常是用蠶絲制作而成,具體有桑蠶絲、柞蠶絲、蓖麻蠶絲、木薯蠶絲等,因為蠶絲這種東西并不是很好批量生產,所以通常由蠶絲制作的紡織面料價格都比較高,同時通過特定方式制成的真絲纖維面料具有不易打理、舒適透氣等特點。真絲纖維制成的紡織面料與人皮膚接觸能夠提供最優的觸感體驗,這也是真絲纖維紡織面料受歡迎的原因,本身軟嫩的手感加上色彩艷麗的外貌,給人一種高級產品的印象,因此通常這種紡織面料都以高品質作為代名詞,在消費者身上能夠體現個人價值感。在古代真絲紡織面料也會被用在高級物品上或者是隆重場合中。
羊毛出在羊身上,作為動物身上的纖維材料,羊毛本身的肌理給人的感覺就很強,同時羊毛還具有吸水性強、彈性好等特點。通常羊毛纖維會被制作成毛毯、毛氈等較為厚重的產品。
既然是人造那么肯定就是加工產品,最常見的人造纖維是萊賽爾纖維,它也經常被稱作天絲,屬于黏膠纖維品類,是通過使用含有氧化銨的溶液運用特定的紡絲技術從木材中提取出來的,相比于其他材料而言,更加環保也非常安全,萊賽爾纖維的外觀接近于真絲材料,手感細膩且懸垂感佳,因為其獲取難度較低所以會比真絲材料價格低一些。人造纖維制成的紡織面料與天然纖維面料相比,其制成品面料層次感較低但是色彩豐富度較高。
合成纖維材料大多數都是經化工工藝加工提取出來的,原料一般包括石油、煤油、天然氣等,最常見的為滌綸。因為其材料獲取廣泛,又是在多次加工下產出,所以合成纖維紡織面料價格普遍不高,而且具有強于一般天然纖維的柔韌性。生活中的合成纖維不單單只用于制造紡織面料,建筑行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3]。
另外,近年來金屬面料被用于紡織業,這種材料具有金屬光澤、不易變形、防輻射、抗靜電和燃點高的特性,應用前景廣闊。
在當下文創產品的商業競爭中,產品本身的質量已經不足以在行業中脫穎而出,商家逐漸開拓新方法,將注意力轉移到文創產品的包裝設計上。文創產品作為一種比較新潮的商品,產品的包裝設計決定了產品是否能夠被消費者認可并且長期存在于市場上。
文創產品是新引進市場中的貨物,產品制造者給產品提出的理念是文創產品應當以文化當中的某個對象為依據,通過結合該對象的事跡、工藝、歷史技術、美學要求等方面綜合展示該文創產品的文化內涵。這樣的文化內涵體現可以通過合理的包裝設計來實現。從二維平面處理上來說,在整個畫面內合理規劃線條、圖像、顏色和文字結構這些組成元素的布置,對畫面整體布局進行安排,讓包裝設計從單面視角就能夠表現出一部分文化內涵給消費者。包裝是具有多個二維平面的,在每個二維平面中植入與產品本身文化內涵相關的內容,然后通過特定的方式將這些單獨平面內的元素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從包裝設計的外形和工藝上給消費者一定的視覺沖擊,形成第一印象。除了視覺方面的要求,觸覺和味覺也同樣重要,一項不良的體驗會拉低產品的整體水平,因此在包裝設計材料上需要著重下功夫,根據面向的消費人群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材料讓消費者對文創產品有新的認識,讓消費者看到產品時,就仿佛已經了解到產品所具有的深刻文化內涵了。
當前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更多集中在能夠給自己提供良好的精神體驗的產品上,因此產品的趣味性元素就成為商家思考的重點。首先產品的包裝設計應當給消費者一種直觀的輕松和幽默體驗,這樣使得消費者對該產品印象更加深刻。把日常生活中各種具有特殊關系的元素融入產品包裝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給消費者提供一種直觀感受的輕松愉悅的體驗。生活中樂趣往往取決于人是否細心觀察,諸如生活中出現的對立元素,它們融合后會產生不可預料的新元素,這些新元素給消費者帶來的感受包括有現實諷刺意味的,遭遇調侃意味的或者能夠發泄消費者消極情緒的,等等。能夠讓不同的消費者對產品所具有的元素產生共鳴而提高產品的受關注度。除上述需求之外,消費者還會對產品的特性進行篩選,因此即使是具有同樣內涵的產品,也應當選取不同的表現方式來進行包裝設計,從而傳達給消費者產品的文化內涵,確保產品的文化內涵不被曲解的同時有多種形式的表達。
國家經濟發展講究可持續,因此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也是文創產品在包裝設計上需要做到的。在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的現在,如果產品在內涵上能夠融合環境保護等元素,那么會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4]。
文創產品的內涵決定了產品受眾,產品內涵通常不能夠輕易改變,因此就要從包裝設計上下功夫。針對不同年齡的消費者來說,他們對于產品的關注重點存在差異,應根據用戶需求來設計外包裝能夠有效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
在現代工藝的加持下,紡織面料具有多種不同形態,不同紡織面料也有不同的特點。我國目前主流的紡織面料應用有以下方面:加法型面料應用;減法型面料應用;再造型面料應用。
加法型面料是指通過增加面料當中的材料數量來提高產品元素豐富程度,精煉產品所具有的文化內涵,然后將其融入包裝設計中的圖案或者是其他額外配置物品中。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包含針刺繡花、電子印刷、染料澆筑、蠟染、扎染、絲網印染,這些工藝使得產品包裝設計更加立體,內涵更加鮮明。
減法型面料是使用減少原本所設計好的包裝來實現產品的趣味性增加,現有的工藝手段有激光、化學染料、生物酶、人力撕扯等,這些方法都是以改變原本固有的包裝結構來給包裝添加新特性。
再造型面料比較傳統,是通過在原有的包裝設計之上再額外增加多層設計。其與加法型面料的應用區別就在于,不改變原有的包裝設計特征,最常見的方式是褶皺、壓燙。
綜上所述,文章通過對紡織面料的分類和特點的闡述,在了解紡織面料的基礎上,結合文創產品包裝設計的原則,分析了紡織面料在文創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方式,通過對產品包裝的創意設計,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增加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關注和消費體驗。未來,文創產品要以其獨特的內涵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不能忽視產品包裝設計的作用,從而使產品在市場中更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