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霞 習麗嬌

摘要:目的:研討早期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經心理的改善情況。方法:選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60例作為對照組,予以常規健康教育及心理輔導,60例作為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預。兩組均干預4周,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希望水平、肢體運動功能及神經功能、生活質量,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干預后觀察組 SAS 及 SDS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結論:早期心理護理應用于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能夠有助于改善腦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礙,使患者神經功能在治療期間恢復更為良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早期心理護理干預;腦卒中;抑郁患者;神經改善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腦卒中病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是目前嚴重影響人們健康的疾病之一。抑郁是腦卒中的常見并發癥之一,影響病人預后。早期預防、識別、診斷和治療腦卒中后抑郁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文探討早期心理干預對腦卒中病人抑郁及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間我院收治的120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實驗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7.6±4.9)歲;對照組男27例,女33例,年齡63~79歲,平均年齡(68.4±4.6)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體征檢測確認符合臨床疾病;患者可耐受本次實驗中各項操作;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患者因主觀因素無法參與后續實驗或無法耐受實驗操作;患者處于疾病恢復期或在接受實驗前3個月接受過其他實驗。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施行傳統護理方法,對患者實行傳統方法進行診治,對患者實行健康宣傳教育,按照一般的方法對患者的飲食情況進行指導、指導其服藥的用法用量、指導其如何進行康復活動等等。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的前提下施行早期心理護理方法,內容如下:①護士要和患者建立融洽的關系。為患者營造舒適的就診環境,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進而有效的實行心理護理。患腦卒中疾病的人群多數是中老年人,其身體素質普遍較差,所以臨床護士的護理態度要親和,語氣要委婉,以禮貌的用語稱呼患者,主動詢問其疾病情況,讓患者住在一個滿意的醫院環境,使患者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讓其生活興趣激昂,為其打造適合其治療、康復的醫院環境。②不讓患者擔心,安慰其不良心理狀態。把與此種疾病相關的知識、治療流程講給患者和家屬,緩解患者的焦躁、緊張的情緒,給治療疾病和護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和條件。并且,根據患者的性格特征、學歷水平等個人資料對患者進行整體評測,然后根據這些特點制定出個性化的護理計劃,使患者清楚地知道悲觀消極的態度可以對疾病康復造成負面影響,進而使患者能夠主動調節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悲觀情緒。另外,教給患者一些能夠使心情放松的肢體動作,例如,平躺時把雙臂自然垂放于身體兩側,進行深呼吸,再慢慢把氣吐出,進而緩解其不良心理。
1.3 評價標準
1.3.1 焦慮自評量表
干預前后通過SAS量表評價患者焦慮程度,SAS量表共20條目,各條目按Likert4級評分法計分(1~4分),第5、9、13、17、19條目是反向評分條目,得分需轉化后再參與總分計算,轉化分=5-原始分。SAS總分20~80分,標準分通過將其轉化為百分制便于理解,標準分=1.25×得分的整數部分,分數越低代表焦慮度越輕。
1.3.2 抑郁自評量表
干預前后通過SDS量表評價患者抑郁程度,SDS量表共20條目,各條目按Likert4級評分法計分(1~4分),SDS總分20~80分,標準分通過將其轉化為百分制便于理解,標準分=1.25×得分的整數部分,分數越低代表抑郁度越輕。
2 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SAS及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干預后SAS評分及SDS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SAS及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結論
在現代化的護理工作中,重視患者的早期心理干預,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在接受護理期期間能夠獲得良好的護理支持,盡可能改善患者在護理期間存在的各種不良情緒,大大提高患者在日后恢復質量,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腦卒中患者的病情穩定后,現代醫務人員研究發現需要給予患者早期的康復治療,這樣能夠使患者的機體功能快速恢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時,如果沒有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情緒調控,患者沒有做好相應的情緒恢復,就很容易對患者的病情造成極大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干預后觀察組SAS及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預可有效減輕患者焦慮失望等不良情緒,提高其希望水平,以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面對病魔。
參考文獻:
[1] 魏秀娟.早期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經心理的改善作用[J].心理月刊,2020,15(20):108-109.
[2] 劉萌.早期綜合心理護理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29):139-140.
[3] 李艷芳,楊薇.早期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經心理的改善作用[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7):2101-2103.
[4] 李雪梅,孫西娥.早期綜合心理護理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預后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7,23(20):3300-3302.
[5] 姜玭.早期心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