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是一門基礎的語言學科,旨在從聽、說、讀、寫四大方面鍛煉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讓學生具備基本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合理運用英語知識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同時以開放的心態看待并學習外國文化。初中學生正處于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也正處在形成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重要階段,故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可以適當地融合優秀傳統文化素材,讓學生能夠在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逐漸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也能在深刻領悟本國文化的基礎上,再展開第二語言的學習。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陳雪珍,福建師范大學泉州附屬中學。
結合新課標提出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可以獲悉學生在學習英語課程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還需要逐漸養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良好品格和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大方面,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習基礎,思維品質注重學生的心智發展,文化品格則主要讓學生在學習不同國家文化的時候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生要具備運用英語知識進行拓展學習的相關能力。與其說是學習英語,還不如說是學習西方文化,可見學生的文化素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作為英語教師更應該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切莫舍本逐末。
一、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初中英語課堂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豐富英語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大部分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不高,一方面覺得英語學習不夠重要,另一方面認為英語學習難度較大。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科,在表達方式、思考方式上都與中文存在很大的差別,有時候甚至是相反的,學生還需要記憶大量的英語詞匯、掌握各種各樣的英語語法知識等,對于學生而言都不是較為愉快的學習情緒認知。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將傳統文化知識融入英語學習過程中,就能很好地豐富英語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不用一味沉浸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在感受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逐漸體悟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某種程度上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從而實現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的作用[2]。
2.有助于健全學生的人格,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英語是一門兼具實用性和人文性的語言科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加引導,意識到語言學科的教化作用,如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內容中,讓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中西方文化差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中窺見中華五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用傳統的優秀思想引領自己的學習,塑造自己的價值觀等。比如可以將優秀的古詩詞、歷史人物故事等引入英語教學,以起到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作用,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人格完善。
3.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結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文化品格進行分析,可以進一步分析英語文化品格的相關內涵。文化品格是指學生面對中外文化和其他優秀文化時所表現出來的文化意識、文化修養和文化價值取向,英語文化品格則是指學生需要具備開闊的世界觀,能夠以全球視野看待問題。與此同時,增強學生的國家認同感、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修養等,進一步讓學生能夠養成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也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但是以上能力的形成基礎就是學生要具備堅實的中華文化基礎,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在于豐富學生的文化認知,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學生的知識面也能夠得到很好的拓展。
4.喚醒學生心中的傳統文化種子,構筑學生的民族品格。初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未來。學習英語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將英語學習視作一門重要的學習工具,能夠在未來站在國際舞臺上,自信地、大方地向其他國家宣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文化走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師能夠借助各種教學機會,讓學生具備運用英語語言講授傳統文化的基本能力,學生的民族品格也能得到極大的提升,喚醒學生心中的文化種子,調動學生蘊藏的文化潛能。
二、將優秀傳統文化引入初中英語課堂的基本原則
1.有機融合目標明確。傳統文化與英語文化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因為國家的歷史背景、國家文化環境、國家政治等均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必須要合理規劃,教學目標是教學工作開展的起始,只要教學目標設定得完善,后續的教學策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才能匹配教學,最終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基于此,需要著重考慮的是傳統文化和英語知識的有機融合教學如何實現,教師要基于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和認知特點,明確有機融合教學的重要意義,從而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2.教學計劃可行性高。在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設定之后,教師需要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發現部分英語教師制訂的英語學習計劃看起來盡善盡美,但是落實起來卻十分困難。如教師制訂出讓學生具備翻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計劃,但是選擇的翻譯素材還是以古文內容為主,這顯然超出了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學生會覺得十分困難,有可能出現畏難情緒,這樣的教學計劃顯然不具備可實施性。因此,教學計劃一定要能夠落實可實施,學生要能夠參與,也要能夠從中獲得知識和教育,更應該通過學習具備運用知識的能力,結合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差異,學習計劃也可以更具針對性。
3.教學內容優質且合理。教師在篩選教學內容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學習素材的質量。盡可能從優秀的傳統文化寶庫中選用優質的教學素材,如以中國歷史人物思想為主線,則可以選用《先秦諸子選讀》,學習孔子、莊子、孟子等思想家的優秀思想;或者以古代故事為主線,摘選彰顯中華文化民族品格的歷史故事,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朝秦暮楚》等均可以作為優秀的閱讀文本素材。以上教學內容都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品,不僅能夠讓學生得到文化知識教育,也能夠讓學生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三、將優秀傳統文化引入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策略分析
1.在口語教學中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播教學。初中英語口語起著鍛煉學生口語交際交流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在進行口語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肩負起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責任,此外,也能夠讓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口語鍛煉可以包括自由對話、主題對話和演講等多種形式。
例如,教師可以在完成教材內容的基本教學之后,結合與之相匹配的傳統文化內容,讓學生嘗試將其編排成英語短劇,或者改編成英語小故事等,然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最后以情境劇的方式呈現出相關內容。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的Unit 4“ Amazing Science——When was it invented?”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依托這個話題,選擇與之相符的傳統文化話題內容,如關于造紙術的相關內容介紹,然后將其改編成英文短劇,其中包括四大發明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豐富,具備深刻的教育價值。學生可以分別負責旁白、主人公、其他人物角色的演出,需要達到記憶背誦英語臺詞的能力,然后能夠脫稿表演等。教師則需要制訂出相應的評價標準,考查學生的口語能力,包括連貫性、邏輯性、完整性和表達是否正確、是否存在語法錯誤等,等到學生表演完畢之后,再給予點評。學生通過演繹和口語訓練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也能夠具備傳播傳統文化的口語能力,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也相符。
表演英文短劇是對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能夠因此取得進步,教師很好地將文化傳播與口語教學融合了,大大加厚了學生的文化內涵。
2.注重傳統文化的閱讀文本教學。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學生可以借助英語文本獲取大量英語文化知識,現有的英語閱讀素材包括教材內容、英語新聞、英語小說等,這是學習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實施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巧妙地融合傳統文化內容,讓學生深深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提升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1“The Changing World—— The pop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growing faster.”時,探討英語學習的本質所在。這部分內容主要是介紹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發展相關情況。眾所周知,中國是人口大國,具有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的特點,此時教師可以基于這樣的文化認知,引入相關的文本閱讀,包括純閱讀、閱讀練習等。建議引入的傳統文化閱讀內容包括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和歷史故事《商鞅變法》《焚書坑儒》等,讓學生能夠以學習歷史的方式學習英語,明白我國從古至今的人口變化狀態。如果是文本鑒賞閱讀,則需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將精讀和泛讀兩種閱讀方式結合起來,學生要通過閱讀掌握閱讀內容的內涵所在;如果是閱讀訓練,則可以采取多種類型的考察方式,如完形填空、閱讀理解、段落補齊等方式,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思維訓練等。
閱讀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詞匯積累量、較高的語法水平才能實現較為完整的閱讀,而閱讀練習則是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教師將閱讀與傳統文化學習結合起來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印象,也能夠讓學生做到模仿借鑒優秀的閱讀表達,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英語水平。
3.創設傳統文化寫作主題,訓練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寫作能力屬于較高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教師可以以傳統文化內容為主題,讓學生每周或每兩周就提交一篇話題作文。但是建議教師可以提前一周告知學生要寫作的主題,讓學生事先去尋找合適的寫作素材,然后在課堂上直接完成作文練習,通過這樣的寫作訓練顯著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能讓學生在收集習作素材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的傳統文化知識庫,教師的寫作訓練效率也會顯著提高。如主題為“七夕節”,那么學生可能就要收集七夕節的歷史來源等相關內容,然后以合適的邏輯將作文在20分鐘內寫作完成。
四、結語
傳統文化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結合有助于顯著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尤其是在英語文化品格方面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相應的教學原則,然后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如將傳統文化教學和英語口語、英語閱讀和英語寫作分別進行巧妙融合。
參考文獻:
[1]張宇帆.淺談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走進初中英語課堂[J].中外交流,2019(10):30-31.
[2]吳湛敏.淺談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新智慧,2019(11):74.
[3]郭金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J].速讀(上旬),2019(1):126.
[4]安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幾點建議——以Project English為例[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9(1):10.
[5]王保洲.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J].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學研究),2020(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