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凱 葉佳成
摘要:瀝青混凝土路面與其他路面相比,其舒適性、安全性較強,在后期維護時較為便捷,因此,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時,施工工藝較為復雜,且對施工技術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要求。工作人員在掌握施工技術的同時,應不斷加強施工質量技術管控力度,避免施工過程中產生問題,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實施的有效性,實現高品質的市政道路工程。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設中,瀝青混凝土路面是比較常見的路面結構形式,具有施工周期短、交通開放快、路面平整度高、行車舒適等優點,而在施工過程中,存在不少可能影響其質量的因素,需要施工單位切實做好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工作,以此來保證市政道路整體的施工質量。
1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
1.1施工前準備工作
道路施工開始前必須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如:審核設計圖紙;選擇高質量的施工材料,確保各項材料配備合理;測試和確定瀝青混合料配比;全面檢查機械設備各項性能,確保其滿足應用需求;檢查施工環境,測試施工難度、路面溫度、攤鋪速度;針對施工期間可能遇到的各項風險,制訂應急預案,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決。
1.2混合料設計、運輸
在混合料設計階段,由于設計目標籠統、材料配比不精確等問題,影響混合料的性能。混合料在運輸階段,由于運輸時間過長、未嚴格控制運輸溫度,加快了瀝青混凝土水分蒸發速度,影響路面工程施工質量。若施工材料質量不達標,將影響后續攤鋪、碾壓、接縫等施工進度、施工質量,無法保障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效果。
1.3試驗階段施工參數確定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環節,工程人員要綜合分析設計方案、技術標準等方面,合理進行攤鋪環節的控制,在施工中應該選擇合適的機械設備,并且做好性能的測試,以保證設備能夠滿足施工的要求,不會導致故障問題的出現。一般來說,需要在正式鋪設施工前選擇長度為300m的路段進行攤鋪試驗,確定合適的技術參數以保證后續施工的質量合格。試驗環節的目的就是進行材料配合比的確定,以驗證設計方案是否符合工程的需要。在攤鋪施工開始前,因為工程要應用大量的工具,所以要充分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標準,明確注意事項,最為關鍵的是確定找平方式、攤鋪施工速度、振搗強度以及溫度等參數。經過試驗路段的分析,要做好碾壓速度、溫度、遍數等方面的分析,確定最佳技術方案,為項目順利實施、工程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1.4瀝青混合料攤鋪
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需要重視其平整度、厚度、初始壓實度等,使上述參數達到相關要求,以確保其施工質量。(1)根據道路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攤鋪的厚度,且需要選擇運輸容量較大的受料斗,保證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施工作業的連續性,以滿足市政道路工程的相關使用要求。(2)施工時,需要重視橫坡的角度,并根據相關要求進行修整,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施工時的天氣、溫度,處理攤鋪溫度,保證混凝土攤鋪溫度的合理性[3]。(3)進行混凝土攤鋪作業時,若出現設備故障,中斷施工進程,需要重新進行鋪攤施工作業,并徹底清理已鋪設混凝土材料的路面,以保證施工質量。(4)工作人員需要對施工設備進行預熱,避免在施工期間瀝青混合料產生凝固的問題,影響施工的進度。(5)在鋪攤瀝青混合料時,需要在其表面涂刷一層隔離劑,可避免出現黏結等情況。進行混合料攤鋪施工時,通常以機械攤鋪施工為主、人工攤鋪施工為輔,應進行連續性施工,并確保施工的均勻性,避免材料出現離析等問題,影響施工質量。
1.5道路工程接縫處理
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間,要重視各個環節涉及的接縫處理工作,這對路面裂縫的形成具有直接影響。施工經驗表明,若不能及時對出現的裂縫進行處理與修復,將會導致路面在后期應用中發生沉降與坍塌等問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施工期間,要預留足夠的碾壓空間,一旦出現施工縫,可以采用人工方式處理,確保連接合理。同時,也可以通過鍋燈烘烤和覆蓋熱混合物等方法加熱,提升接縫處的黏結度,提高道路工程質量。
2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技術
2.1材料控制
首先,材料的選擇。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施工材料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整體質量。其次,要嚴格把控材料混合各項步驟,在混凝土、瀝青混合階段,施工方要嚴格按照規定開展工作,因為混合材料的質量和材料混合比例有直接的關系。在制備瀝青混合材料的時候,施工方需要充分考慮各種道路施工因素,選擇合適的添加劑以及催化劑,確保混合料的質量、安全。為了有效保障施工材料質量,避免施工過程中各種質量問題的出現,在相關部門的監督下構建監督、反饋機制,從材料選擇到使用,從道路施工到后期維護,都要安排專人進行監督,盡量避免施工過程中各種錯誤的出現。
2.2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1)做好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可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的條件,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時,相關單位應嚴格審核工程的施工方案,并對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實地勘測。(2)在施工專項方案審核完成后,應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工作,確保施工人員全面了解專項方案的內容、各項參數,使后期施工操作按照專項方案展開施工作業,以保證施工的質量。(3)施工前,需要對施工使用的設備進行檢驗,判斷其運行是否處于正常狀態。檢驗設備時,若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避免影響后期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4)施工準備階段,需要根據現行的標準,制定合理、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并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在施工現場形成完備的監督體系,以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解決,保證瀝青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性、穩定性。
2.3合理設計配合比。
原材料選定后,進入配合比設計環節,科學設計配合比較為重要,配合比的合理性、準確性影響瀝青混凝土材料性能、路面使用效果、路面病害發生率。設計人員應高度重視配合比的設計工作。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參照相關技術規范,與設計單位保持溝通,基于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配合比設計方案,為各類原材料比例調整提供依據,并逐步完成目標、生產、施工三個階段的配合比設計工作。為了降低試錯率,可利用相關數據進行試驗檢測,經性能測試后,得到符合瀝青混凝土質量要求的配置比例。計算過程中出現失誤等問題時,應進行重復計算、多次檢驗,通過參數調整,明確各原材料用量,推動材料制備工作有效開展,保證瀝青混凝土質量與相關制度規定相一致。
結束語
車輛的日漸增多給道路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瀝青混凝土道路會因為過度荷載出現裂痕、車轍,同時氣溫的變化也會對瀝青混凝土路面造成影響,因此,在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施工方嚴格把控質量標準,確保施工質量。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會直接對交通安全造成影響,同時,還會給人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其配置需要涉及很多因素,因此,施工方需要具備及時發現問題的能力,便于及時改正問題。道路施工的準備、施工過程非常重要,同時也不能輕視道路后期養護工作,道路質量養護工作的高低,決定了道路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李元鎮.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技術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20(10):93-94.
[2]楊建凱.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技術分析[J].價值工程,2020,39(12):111-112.
[3]楊興春.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技術研究[J].門窗,2019(2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