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波
(貴州貴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 貴安新區 550025)
在公路、鐵路項目建設中,修建隧道能減少道路的直線距離,縮短行駛時間。隧道工程較為常見,占據相當比列。然而,我國地域遼闊,地理地質條件復雜,在這樣的建設條件下,極大增加了隧道施工的技術難度,如,在地質條件復雜惡劣的條件下,巖層自穩能力差,瓦斯,溶洞,暗河,流沙等,在開挖掘進中易出現塌方,冒頂,透水涌水,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此外,隧道工程在城市化進程開發建中也得到了極大的運用,建設需求也不斷增加,而城市環境條件下的隧道施工涉及影響因素更為繁雜,地下存在通信、給水、雨污水、燃氣、電力等各種管線設施,在施工中還應當充分考慮。所以在隧道施工中必須充分考慮以上影響因素,采取對應的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保障隧道施工的質量,安全,進度,環保等建設目標,按期圓滿完成施工任務。
在隧道施工中,復雜的地質條件會極大的增加施工難度,為保障隧道施工質量,應對各種地質條件情形全面掌控,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措施。對各種復雜地質條件下所采用的施工技術應具有針對性,并充分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則,針對不同情況作出具體分析,提高施工效率,確保施工質量、施工安全,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隧道施工技術研究應當結合具體實際展開。例如,斷層破碎地質條件,尤其要對其巖層不穩定、破碎的特性給予充分重視,在施工過程中,首先應對巖層進行加固,保證巖層達到一定的穩固度和土質的堅實度,再進行隧道開挖施工。若在煤礦資源豐富的地質條件下,須在施工前對瓦斯濃度進行檢測,檢測值需在安全值范圍內,以充分保證施工作業安全。若為喀斯特地貌,需要應對更復雜的問題,施工難度更大,必須做好全面控制舉措。在此以喀斯特地貌為例展開具體分析,首先,應進行全方位勘察整個溶洞,對溶洞內腔存積物質作全面調查了解,清除松軟巖層,去除或填充凹凸不平處,對溶洞進行填充,并且可以利用錨桿等方式穩定溶洞內壁展開施工,增加溶腔內壁穩定性,強化溶洞內部支護處理。
為保證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施工的安全性,有必要強化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首先,建立健全風險預防機制。以完善的制度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確保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和要求施工,避免出現意外事故,保證施工安全。其次,強化施工技術人員的安全管理,積極展開教育培訓,針對安全教育、安全操作、典型案例等內容,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操作技能,嚴格要求按照規范對巖體進行加固,排除巖體上不穩定物質,并進一步鞏固巖體。同時,全面了解地質基本狀況,以便有效應對突發狀況。最后,還應當制定安全防范舉措。結合不同地質條件,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方案,提高解決問題效率。此外,可在隧道內外安裝電子監控設備,對隧道情況進行實時跟蹤監測,一旦發生異常情況可立即預警并啟動實施相應應急預案。
現場施工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應當對現場施工給予高度重視,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尤其是突出對施工人員、施工進度及施工質量的監督管理。監督施工作業人員規范施工至關重要,其行為對施工安全存在直接影響。例如,在具有豐富煤炭資源的地質條件下進行隧道施工,為確保安全作業必須檢測瓦斯濃度,部分作業人員不規范操作施工,瓦斯檢測設備使用操作不正確、不熟練,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因此,還應當對施工措施、應急預案、應急演練等各項保障措施開展定期檢查,確保各項預案是否落實到位并優化相關措施,從而保障施工安全,按期完成施工任務使隧道順利投入使用。
在施工過程中,應當積極強化安全管理,建立并完善風險預警、預判機制,通過安裝紅外線報警器,準確定位,及時預警安全隱患,確定應急方案。此外,提升施工設備安全穩定性能,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施工人員能否準確操作的前提是設備正常運行,特別是喀斯特地貌中,地質條件復雜,危險系數高,尤其是要保證科技設備安全使用,應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設備,采取大數據分析方法分析獲取的信息數據,確保數據在安全范圍內,若數據波動則應立即采取措施調整。在高海拔施工環境下,也應使用專業設備,確保設備特定環境下的工作穩定性。
綜上所述,在隧道工程建設中,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施工技術管理為工程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促進工程技術的優化升級。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隧道工程施工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因此,也增加了施工過程中的技術難度。如果不能建設完善的施工技術管理系統,順利實施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隧道工程施工,易帶來大量問題,嚴重影響施工。因此,必須及時更新管理模式,采用科學的管理和控制手段,節省施工時間,提高施工效率,確保施工進度,節約項目建設成本,創造品質工程,提升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