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 姚紅雁
分數運算是學生掌握整數、小數、分數的意義之后才開始學習的。從整體來看,分數運算的算理與整數運算以及小數運算是相通的,但由于分數的形式特殊,且抽象性較強,所以學生在理解其算理、應用其法則時會困難重重。并且,一些教師在分數教學中慣于將知識和方法直接灌輸給學生,使學生養成生搬硬套的習慣,不能靈活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影響學生分數計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如何提高小學分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
一是不懂運算法則。在分數計算學習中,由于教師教學的疏忽,學生往往只能掌握運算法則,卻不理解法則之所以成為法則的道理,即算理。所以在進行分數計算時,學生只能對運算法則進行生搬硬套,只能模仿例題的求解步驟,整個過程中并沒有產生真正的思維活動,這不僅影響了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也限制了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二是計算方法混淆。分數的四則運算遵循著不同的法則,因為沒有透徹理解算理,或者因為馬虎大意,學生常常出現計算方法混淆的錯誤,比如,在計算分數乘整數時,直接將整數與分子約分;或者在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時,忘記了通分的過程,直接將分子和分子相加減、分母與分母相加減等等,這種失誤不僅影響了學生的數學成績,也打擊了學生的學習激情。三是計算效率較低。在進行分數計算時,學生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思考和實踐,這不僅說明學生沒有熟練掌握運算法則,也說明學生不能將通用的簡便算法靈活應用到分數計算中。另外,小學生在分數計算中容易馬虎大意,所以其結果出錯率較高,這同樣降低了學生的計算效率。
所謂算理,就是運算法則的形成原因,解釋“為什么這樣算”的問題。理解算理,學生才能夠正確靈活地運用計算法則來解決更多更復雜的問題。但是,分數的概念比較抽象,分數的計算尤其復雜,這給學生理解分數運算的算理造成很大的困難。而“數形結合”有助于學生對數產生直觀形象的認識,所以在小學數學分數計算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引導學生用形的直觀符號語言來表示數以及數的運算,從而促進學生對算理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一課時,筆者先寫出式子學生發現兩個分數分母不同,一時不知如何計算,于是筆者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被四等分的長方形,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粉筆表示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其中一個小長方形涂成紅色,代表;將其中兩個小長方形涂成黃色,代表然后,學生根據圖示順利得到結果,即這時筆者提問:“兩個分數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的單位不同,那么怎樣計算這兩個分數的和?”學生根據圖示,發現長方形的等同于長方形的,并且用替代時,計算起來更方便,于是學生提出將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此時筆者再引出通分的概念,學生理解起來極為容易。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便能透徹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規則,從而為學生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所謂類比,就是將兩個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對象進行比較,根據其中一個對象的特點分析另一個對象可能具有的性質,這是數學探究中常用的思想方法。而分數與整數、小數同為數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算法則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所以在小學數學分數計算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分數計算與小數計算、整數計算進行類比,在類比之中發現不同運算之間的聯系,找到分數計算的法則,以促進學生對運算法則的深刻理解和有效運用。
例如,在學習“分數乘法”一課時,我先給學生展示以下例題:1.小明一家三口分吃糖果,每人吃了3顆,三人一共吃了多少顆?2.小明一家三口分吃一個蛋糕,每人吃了個,三人一共吃了多少個?
針對第一題,學生列式:3×3=9 顆;針對第二題,學生列式這時筆者問道:“第一個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學生答道:“表示 3 個 3 相加。”筆者追問道:“那么第二個分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因為都是乘法,其本質相同,所以學生很容易想到:表示 3 個相加。”然后,學生利用分數加法法則,順利得到這個式子的結果,即接著,學生通過對這個式子的觀察,得到“分數乘整數,分母不變,將分子與整數相乘”這一規律,并利用課后習題驗證這一法則。通過以上方式,可以避免灌輸式教學,讓學生在思考和實踐中主動獲取運算方法,以促進學生對運算法則的理解和記憶。
分數計算的難度不僅在于其算理、算法的復雜,更在于其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分數計算相關的應用題往往富于變化,只要條件稍微改變,其算式與計算方法就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對思維能力、計算能力欠缺的小學生來說極富挑戰性。而變式訓練是指對題目的條件、問題等非本質因素進行變化,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思考新的解題策略的一種數學訓練方式,這對激活學生的思維大有裨益。所以,在小學數學分數計算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變式訓練,以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使學生熟練掌握分數計算。
針對以上變式題目,學生需要不斷轉換思維,充分利用分數的加、減、乘、除來進行求解。這不僅能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還能讓學生在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避免算法混淆,以提高其計算水平。
總之,在小學數學分數計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各方面的特點和需求改進教學手段,爭取讓學生真正理解分數計算的算理和意義,熟練掌握并應用計算法則,從而為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