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金安苑學校 郜振琴
閱讀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開拓視野,提升文學素養,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近年來,各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不斷涌現,其中群文閱讀受到廣泛認可。群文閱讀是指教師和學生圍繞一個或多個主題來選擇相互關聯的閱讀素材并進行深入閱讀和討論,最終形成對閱讀主題的共同認知。群文閱讀對初中生來說是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可以大大提升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因此對群文閱讀的開展方法進行深入研究意義重大。
群文閱讀的發展應用時間不長,對初中生來說是一種新穎的閱讀教學方式,很多學生對其了解不多,在開展群文閱讀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興趣不高,不愿意積極配合閱讀安排的狀況,反而降低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采取措施提升學生參加群文閱讀的愿望和積極性。趣味性的導入環節是提升學生參與群文閱讀興趣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在閱讀之前通過趣味性方法如講故事,展現圖片,播放視頻等向學生展示群文閱讀的主題,由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提升參加群文閱讀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來導入群文閱讀,可以由教師或學生講述與閱讀主題相關的故事來導入群文閱讀。例如,在組織“父愛”主題的群文閱讀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述生活中有關父親對他們的愛的故事,在課堂中構建與主題相關的氛圍,由此再引入閱讀素材和內容會使學生的閱讀興趣被充分激發,進而提升語文學習興趣。其次,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導入群文閱讀,多媒體手段新穎、生動、有趣,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重要作用,例如,在開展“環境保護”主題的群文閱讀時,教師可以在閱讀前先播放一些環境污染的圖片、視頻短片等,使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建立認知,學生接下來進行群文閱讀時會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提升群文閱讀質量的同時對語文學習產生更大興趣。
群文閱讀的主題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初中生思想靈活,喜愛新鮮事物,只有新穎有趣,豐富多樣的閱讀主題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選擇群文閱讀主題時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篩選,保證閱讀主題的豐富性和趣味性。首先,可以從教材出發確定群文閱讀主題,教材內容是群文閱讀的核心和基礎,教師可以選擇教材中的話題作為群文閱讀主題,例如,七年及上冊中《秋天的懷念》是關于母愛和懷念母親的文章,教師可以以此文為基礎,選擇這一主題的文章開展閱讀,如莫懷戚的《散步》,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胡適的《我的母親》等,通過群文閱讀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感悟文中的親情。其次,可以選擇當前的社會熱點話題作為群文閱讀的主題,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更加貼近生活。再次,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開展群文閱讀,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主動研究和探索。例如,很多學生喜愛神話、童話、寓言等類型的故事,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童話主題的群文閱讀,選擇《安徒生童話》或《格林童話》中的經典故事組織學生閱讀,上述主題都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在群文閱讀開展過程中,要保證閱讀效果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思考、分析等技能,而這些能力的養成難以依靠傳統的閱讀方式難以,因此教師要重視創新群文閱讀方法,通過多樣化的群文閱讀方式來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能力。首先,運用多媒體開展群文閱讀,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將平面的閱讀素材轉化為立體生動的場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思想和內涵,同時趣味性的方法也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開展風景描寫類的群文閱讀時,教師可以選擇《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文章,然后通過圖片或視頻展示不同的季節、景物或氣候,使群文閱讀變得生動有趣。其次,運用小組合作方式開展群文閱讀。閱讀后的分析總結是群文閱讀的重要環節,是對閱讀內容的提煉和升華,對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開展閱讀討論,集思廣益,讓每個學生都有盡情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培養學生對閱讀和語文學習的興趣。
群文閱讀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及文學素養的提升息息相關,而這兩種能力涉及的學習內容非常廣泛,因此群文閱讀的范圍不能局限于課內文章或者少量的閱讀主題,而應該不斷拓展群文閱讀的外延。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外讀物,還可以根據某一主題開展課外群文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開拓視野,還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探索外界知識,提升語文素養?;诖?,教師要重視在群文閱讀中拓展課外閱讀,積極為學生尋找和推薦優秀的課外閱讀素材,例如,很多初中生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比較感興趣,如古代戰爭、古代謀士、重大歷史事件等,教師可以組織開展關于古代謀士主題的群文閱讀,從課外搜集古代著名謀士如諸葛亮、張良、李斯和鄒忌等人的事跡素材,指導學生開展群文閱讀,讓學生不斷拓展閱讀外延,提升語文學習興趣。
群文閱讀的開展如果僅僅局限于文章閱讀及分析總結這些環節難免會使趣味性降低,很多學生可能會感覺到枯燥無味,從而削弱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組織群文閱讀時要重視各種趣味活動的組織和開展,豐富群文閱讀的形式和內容,使群文閱讀更加充滿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依托群文閱讀開展各種交流和展示活動,如閱讀交流會、朗誦、演講、講故事等,教師引導學生從群文閱讀主題出發,開展與主題相關的活動。例如,在以《貓》《動物笑談》《狼》等為素材開展了動物主題的群文閱讀后,教師可組織學生自行搜集其他有關動物描寫的文章,然后開展講故事活動,分享自己的閱讀資源,或者家里小動物的趣事,豐富群文閱讀的內涵和外延。另一方面,依托群文閱讀開展表演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群文閱讀內容或相關素材表演出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參與群文閱讀,例如,開展童話主題的群文閱讀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表演童話故事,如《丑小鴨》《海的女兒》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總之,在七年級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還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重視群文閱讀的科學運用,在閱讀導入、主題選擇、閱讀方法、拓展閱讀及閱讀活動方面不斷創新和完善,使群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語文教學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