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麥頂小學 肖 哲
語文科目的知識面廣泛,而思維導圖可以把學生的發散思維轉變成外化的文字與圖形,這和語文學習的需要是相符的。長此以往,小學生就可以把發散思維與語文知識聯系起來,從而更好地學習。另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每一個詞匯、圖像都是重點,把它們整合在一起就能形成很多分支,這些分支可以向周圍發散,有助于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很多對大腦的研究證明,人們對右腦的使用與開發是有限的。倘若左右腦能夠相互配合,那么就可以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思維導圖正是利用左右腦合作的形式,有助于激發大腦的潛能和想象力,使其可協調發展。而且和之前的方式不同,無論是在效率上還是在質量上,思維導圖都有著很大的優勢。同時,思維導圖是對大腦的思考、探究、想象的科學使用,可以對知識進行科學的聯系、組合,再利用發散性思維去創新知識,這就是把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主要原因。
在之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通常是學生在寫好作文后交給教師,教師進行閱讀與評價,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也僅僅是對作文格式和寫作方向修改方面的交流,對于寫作的思路和內容方面卻沒有太多的溝通,一般都是教師制定任務,學生自由發揮。而思維導圖是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與討論的,從而產生更多的想法與思路。有時教師或許會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而沒有機會和學生交流,學生都是比較被動的,并且被標準格式與答案所限制,阻礙了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運用思維導圖可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讓他們進行思維的碰撞與交流,活躍教學氛圍。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時,能發現不少學生都因為學習時間和生活經驗比較少,語文的基礎知識并不是很好,更不要說寫出一篇完整的作文了。漸漸地,小學生就會對學習語文失去興趣,作文能力也得不到提高。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會常常測試學生,導致學生的壓力比較大,且很多學生在上補習班,休息時間較少,所以他們都沒有太多的生活體驗,也就無法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寫作的時候就不知道該怎樣去寫,這樣就會導致學生漸漸失去寫作興趣。就這種情況來說,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把思維導圖應用到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寫作題材,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興趣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教師就能夠運用思維導圖給學生講解這篇課文。首先,教師能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之前誰去過北京呢?”這時去過北京的學生會回答:“我去過。”然后教師繼續提問:“去過北京的同學有沒有去看過圓明園呢?”這時回答的學生寥寥無幾,說明大部分學生都是沒有去過圓明園的。此時,教師就能夠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圓明園的圖片和視頻,同時給學生講述火燒圓明園的故事,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圓明園并體會當時屈辱的歷史,這時,學生就會產生愛國之情。接著,教師就能夠讓學生寫一寫觀后感,并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與情感,從而讓學生漸漸喜歡上寫作,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閱讀和寫作息息相關,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能夠吸引他們閱讀的重點就是文章使用的修辭手法十分恰當。所以,教師就能利用這一特點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指導他們感悟和理解文中的修辭手法,并讓學生有效積累,為以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組織學生閱讀《白鷺》這篇課文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就能夠先整理好文中的修辭手法,再讓學生一段一段地進行閱讀,并總結其中用到的修辭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可以更快地掌握文中的重點修辭手法。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也能夠在閱讀中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讓他們羅列出文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在學生繪制完以后,再讓學生根據繪制好的思維導圖去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使用這種形式可以讓學生快速理解并掌握修辭手法的特點,有助于他們在以后的寫作中正確地使用這些修辭。
在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不但可以完善知識結構,還可以完善課堂教學形式,使教學更加清晰、詳細,學生也會更愿意去學習知識。比如,教師在教學《少年閏土》時,就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文章,然后再讓學生寫一寫對文章中人物的印象,也可以讓學生去對文中的人物形象進行描寫。首先,教師要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指導學生分析人物,如少年閏土的形象特征,教師可以說:“請同學們互相討論一下少年閏土的特征,并寫下來。”學生就會答道:“少年閏土是一個聰明能干、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人。”教師繼續引導:“同學們說的都很棒,且很正確,看來已經對文章有所熟悉了,那么今天的作業就是寫一篇和人物有關的作文。”這樣有助于完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形式,也可以訓練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點評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教師在點評學生作文的時候能夠幫助他們反思、總結,提高寫作水平,所以教師一定要對點評作文高度重視。通過思維導圖去點評作文,能夠幫助學生從微觀與宏觀兩個方面去掌握文章的內容,而且教師也能通過思維導圖詳細分析作文中的亮點,同時在點評作文的時候要有清晰的思路、詳略要得當,從而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效率。例如,在講解《落花生》的時候,教師就能夠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去學習,先找出文章中寫作的亮點并填在思維導圖中,接著再把文中用到的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等寫在思維導圖的分支上。最后教師再通過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結構與內容,從而更高效地掌握寫作方式。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導圖運用能力,把其運用到作文教學的每一個步驟中,通過思維導圖去充分拓展小學生的思維,指導他們使用新的思維形式去寫作,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