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鎮原縣中原鄉姜白小學 劉 暉
隨著新課改內容的推進,小學教育中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步從應試教育轉變為了素質教育。現階段,小學教學中更重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單單是提高成績。在小學語文中,語文閱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板塊,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在小學階段,學生剛開始進入嚴肅的課堂,很容易在接觸文字時喪失興趣,從而不愿意學習語文。為了讓小學生在學習教材的同時能夠對課程學習保持熱情,應當將趣味教育融入教學中,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學生在趣味課堂中可以更好地掌握課堂內容,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將趣味性和教育性有機融合,能夠在小學階段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擁有不斷探索的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從小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教師在應用小學教材授課時,要提前在備課時就將富有趣味性的“點”融入課程教學的“面”中,這樣才能提升小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教師不宜將課堂氛圍營造得過于嚴肅,相反,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創造積極良好的閱讀環境來提高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一般情況下,小學中每節課只有40分鐘,而學生真正融入課堂的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因此教師要利用好這幾十分鐘,幫助學生在輕松的閱讀環境中學會自主閱讀,培養其自身的閱讀能力。同時,學校可以在每個班級設立圖書角,讓學生將自己已經閱讀過的書籍放置在圖書角中,然后與其他同學互相交流讀書心得,再互換讀物。這樣一來,讀書成了同學們互相交流的話題,在課外他們會自主閱讀,也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量。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選擇合適的讀物以及擁有正確的閱讀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閱讀材料和課本課文,通過對課內知識的解讀來傳授相應的閱讀技巧。在語文課本上,每個單元結束后都會有相應的閱讀部分,教師需要傳授學生關于詩詞、文言文、小說、散文等不同類型的文章的閱讀技巧,這樣才能提高他們自主閱讀的能力。比如在講解寓言故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問題,講講對于這篇寓言故事情節的理解,并自主討論從中獲得的啟發;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時,也可以先提出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看書,最后集中討論自己的想法。教師在最后也要對學生不同的想法做出總結,找到他們具有特色的地方,采取鼓勵或獎勵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自信。
在學習語文課文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列舉身邊的例子,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自主融入課文所描寫的環境中。例如,六年級語文教材中熟知的名篇《少年閏土》中,魯迅先生用十分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月光下的少年刺猹的場景,其中還有關于雪地、沙地、瓜田等場景的描寫。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將課文中的場景與學生所經歷過的場景結合起來,引導他們進行合理想象,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使學生帶入情感,進行主動閱讀。還有一些經典詩詞,例如,李白的《贈汪倫》等,來時可以利用這些有多個人物的詩詞,讓學生合理展開想象,帶入內容場景中,設身處地地體會所處人物的思想感情。另外,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扮演文中人物角色,在聲情并茂的場景還原過程中更好地進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可以適當加入動作進行延伸。這種方法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加深他們在閱讀中的理解。
在小學階段,學生普遍具有活躍的想象力和積極性,教師就要通過正確的方式進行趣味閱讀教學,尊重每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不同理解。語文中的閱讀不僅僅是“讀”,更重要的是“品”。所以學生在發表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時,教師要做的是找到他們不同的切入點進行點評,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同樣,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觀點,也可以作為教師教學的另一依據。所有語文的閱讀理解都不是單一的,所以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善于發掘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優點。小學階段學生的想象力是不可忽視的,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對于不同文章的不同認知,并與他們在課堂上積極展開討論。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也可以更好地保留學生自身的想法,豐富語文閱讀。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信息化的普及,現階段的小學教室中基本上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這也為小學語文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提供了一定基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化設備,輔助自己的閱讀教學。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小學教師通常會采用紙質資料,對閱讀理解的方式方法進行不斷講解。這種教學方式通常會限制學生的想象能力,只是告訴了學生應當怎樣閱讀,未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隨著新課改模式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在課堂上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在上課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圖片、影像資料等,在學習到相應部分時便將這些動態化的資料同步放映出來,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營造氛圍,使學生有強烈的代入感。例如,小學課文中的名篇《豐碑》,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紅軍在長征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則十分感人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源自真實事件。小學階段的孩子通常對于歷史事件的感慨沒有那么豐富,他們無法理解到上個年代革命的艱辛。這時教師就可以播放一些與紅軍長征有關的記錄視頻,讓學生提前了解到文章發生的背景,從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更深刻的理解。
語文教育是每個人接觸的啟蒙教育,語文的學習可以讓人學會與人交流,而學會閱讀又可以讓一個人提升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作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材,創新教學方式,從而引導學生學會閱讀。要培養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鼓勵他們展開自主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融入趣味性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更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精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體會閱讀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