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沙口小學 孫 揚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推進,經濟和文化交流日漸頻繁。在此背景下,英語作為國際性語言,重要性也隨之突出,英語教育也備受人們的重視和關注。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英語教師更關注單詞、句型的教學,而忽視了英語生活化,導致學生空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而無法熟練運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進而制約了英語教育價值的實現。因此,針對英語教學與生活相脫節(jié)的問題,推進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改革,是英語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促進英語教育價值實現的重要舉措。鑒于此,本文通過系統介紹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內涵和重要性,進一步探討了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具體策略,及其具有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近些年來,隨著小學英語課程的改革和發(fā)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與教學模式逐漸受到廣大專家學者的重視。在此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研究也吸引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及專家來研究。縱觀廣大學者和專家對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研究,他們尚未對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形成統一的觀點,但是在各觀點之間可以發(fā)現一定的內在聯系,即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就是將英語學習同學生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進行英語活動和作業(yè),使學生可以在熟悉的生活化情境中獲得良好的英語學習體驗。關于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理念,總結包括如下幾點,一是教學生活化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英語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生活體驗,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二是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挖掘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來創(chuàng)設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情景,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三是生活化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雙向教學,強調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達和體驗,重視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四是生活化教學強調人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滲透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是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發(fā)展的產物。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概念的提出,要求英語教師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并將其具體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便于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主動性和興趣。其次,基于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理念來說,教育本質是一種特殊性的生活交流互動過程,在生活化情境中進行教學,便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最后,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理念的提出,可讓課堂教學從知識世界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滿足當下學生積累生活經驗和提升生活能力的實際需求,建構學生可能的生活,有機整合英語教學和學生的現實生活。
在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除了協調各要素之外,還要合理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保證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下去。筆者作為一名長期從事一線英語教育的工作者,結合譯林版英語教學案例,就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展開生活化教學活動,提出自身幾點拙見。
縱觀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內容可發(fā)現,其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當中大部分知識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知識。例如:學生愛玩的sports等,學生愛吃的fruit juice等。但是在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實踐中,若單純地使用教材上的生活化知識,顯然不能為學生的感知、理解和運用提供良好的語言情景。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實踐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收集與學生現實生活相關的英語素材,才能大幅度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在教學譯林版四年級上冊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時,筆者在講解I can...Can you...?句型之后,在網絡上收集了一些姚明、孫楊等體育明星的照片來展開單詞、短語等教學的同時,滲透教學Can he/she play basketball/swim...?通過這種生活化方式來教學,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有利于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
在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廣泛應用英語。因此,在英語生活化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場景。筆者認為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模擬生活情景”方式來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模擬生活情景,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有機會運用所學英語材料。例如:在譯林版四年級上冊Unit6 At the snack bar教學時,教師可在教室內創(chuàng)設snack bar的場景,讓學生模仿教材中的角色戴著帽子,手提籃子買賣東西。這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方法,相比傳統死記硬背的方式具有更顯著的學習效果,原因在于角色扮演方式可以讓學生所學知識與對話更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在扮演中形成良好的體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模擬情景中完成英語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也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自然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英語知識如同其他學科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最終為生活服務。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處處發(fā)現英語的影子。基于此,在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英語作業(yè)中彰顯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具體的英語課后作業(yè)布置中,應立足于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不斷創(chuàng)新英語課后作業(yè)類型,使英語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自由,以期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體驗和實踐來不斷深化理解英語知識。通常來說,在布置小學英語作業(yè)時,除了常見的聽、說、讀、寫作業(yè)之外,教師可以多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業(yè)。以譯林版四年級上冊英語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畫一畫學過的animals。如在Unit1學習之后,可以將教室布置成一個動物園;在Unit2學習之后,可以鼓勵學生在放學回家之后,自己嘗試做一些salads給父母嘗一嘗;在Unit5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布置在家貼單詞卡的課后作業(yè),以此讓學生的現實生活充滿濃濃的英語氣息,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生活化教學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學實效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應在教育實踐中加強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英語教育價值,為學生成才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