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笏石中心幼兒園 朱益謙
在幼兒的核心素養中,加強幼兒的體質鍛煉,鼓勵幼兒通過大肌肉動作進行發展,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也是幼兒園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探索的重要領域。過去幼兒之所以對大肌肉動作發展沒有產生比較大的興趣,主要是因為幼兒園在大肌肉動作教學上,形式相對比較單一,沒有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等進行支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幼兒生長發育的規律,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遇到比較多的問題,如幼兒配合程度不高,以及大肌肉動作鍛煉效果不佳等,這些都應該探索一些教學策略,從而加強引導。
幼兒正處于比較愛玩游戲的年紀,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大肌肉鍛煉與教學,比純粹對幼兒進行大肌肉的體育訓練會更多元化。幼兒園教師在把握教學節奏上,可以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幼兒通過游戲進行大肌肉動作訓練,從而實現幼兒的身體機能全面發展。在大肌肉鍛煉的過程中,球類運動對于大肌肉肌群的運動能力訓練有非常高的價值,在訓練的過程中,幼兒園教師可以創設多元化的游戲,鼓勵幼兒通過游戲來提高身體機能。
例如,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小小籃球迷”這種游戲,讓幼兒通過打籃球游戲,進一步調動自身的肌肉集群。籃球對于肌肉集群的要求相對比較高,幼兒園教師可以讓幼兒先接觸一些基本的籃球動作,比如運球、讓球滾動等方式,幼兒園教師可以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鼓勵幼兒多進行肌肉鍛煉,以各種有趣的形式進行比賽,比如通過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背景,像小白兔隊與向日葵隊的比賽等,可以進一步強化幼兒對于籃球運動的喜愛,從而通過籃球運動來提升自己的肌肉集群協調性。
在幫助幼兒進行大肌肉動作訓練的過程中,有一些動作要領和技術要求,對幼兒而言會相對比較枯燥,不一定所有的幼兒都能夠接受并且運用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園教師要善于運用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背景,引導幼兒接觸這些知識,從而讓幼兒增強大肌肉運動過程中所需要掌握的一些動作技巧,并且讓幼兒樂于參與運動。有很多幼兒熟悉的童話故事,其實都是以運動作為主要背景的,這些都可以成為教學過程當中的一些資源,把幼兒的大肌肉運動相關知識與童話故事相結合,在引導幼兒掌握相關知識時,起到的效果也更加好。
比如,經典的故事“龜兔賽跑”,里面談到烏龜跟兔子在互相比賽跑步的故事,然而這里面其實包括了一些運動的情節,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故事進行細化,把烏龜和兔子在比賽的過程中所運用到的一些身體技能,通過故事植入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模仿。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也就是讓幼兒通過模仿烏龜跟兔子賽跑的動作,教師從旁指導幫助幼兒掌握這些運動的要領,從而進一步強化幼兒對于大肌肉運動過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技術要領的掌握。角色扮演的方式,也能更進一步調動幼兒參與大肌肉動作發展的訓練過程,角色扮演往往以故事為依托,而像這種運動型的童話故事,數量還相對不少,教師應該深入地挖掘這些故事背后的動作要領,通過動作要領植入故事背景中,引領幼兒進一步理解這些動作的要求,從而鼓勵幼兒參與大肌肉動作的鍛煉過程。
故事作為背景,引領幼兒參與體育鍛煉,這本身就需要幼兒園教師通過各種相對比較有趣的方式進行引導,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更要剖析幼兒的一些心理特征,對于比較經典的故事,大多數的幼兒接觸得相對比較多,教師只要將這些經典的故事與一些新的元素進行結合,就能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比較理想的效果。當然對于一些比較新的故事也可以作為引領的手段,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不拘于傳統方法,多引導幼兒嘗試以大肌肉動作的方式參與活動,在訓練的過程中也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體能。
在幼兒的大肌肉運動鍛煉過程里,還可以采取一些專業的運動課程進行教學,比如LittleKicters的足球課程等,這一類課程可以讓幼兒通過接觸足球等專業的課程,了解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等,并且利用足球課程調動幼兒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幼兒在大肌肉運動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短板,有針對性讓幼兒參與課程里面的各種細節,從而幫助幼兒掌握動作要領,實現教學的目標。
例如,在足球專項課程里,有一些幼兒雖然對足球課程能產生興趣,但是參與度并不高,也就是會出現一些幼兒在參與足球運動課程時,一直都是坐在旁邊,沒有參與足球運動。對于這種問題,幼兒園教師可以采取興趣引導等方式,讓幼兒廣泛參與體育運動課程里。幼兒園教師可以讓幼兒在LittleKicters足球運動課程中,結合一些其他的體育運動項目,不需要完全嚴格地按照足球運動的相關規則與要求,只需要讓幼兒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即可,還應該讓幼兒多進行跑動,通過跑動等相關的動作,提升大肌肉運動的效果。在這種運動與鍛煉的過程里,幼兒逐漸接觸和了解足球運動本身的魅力,并且把足球運動作為自己日常的游戲或者體育戶外活動之一,這對幼兒大肌肉動作的掌握有非常積極的幫助。
由此可見,專項的運動課程,對于幼兒掌握大肌肉運動的相關技術要領十分重要,但是幼兒不可能一開始就對于這些體育運動項目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應該把握好教學的引導方式,以幼兒的興趣為主導,把專項運動課程中有關大肌肉運動的相關要求結合其中,以興趣引領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園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觀察幼兒的運動情況,用循序漸進方式增大幼兒的運動量,從而逐步提升幼兒的大肌肉運動效果。
綜上所述,在幼兒大肌肉運動發展的過程中,幼兒園教師應該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方式,鼓勵幼兒以多參與的方式提升運動量。《指南》曾明確指出:生活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主要著眼于增進幼兒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生活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整個幼兒園階段,而抓好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更能進一步提高手的小肌肉動作的發展。教師還應該創設一些更加豐富的形式,鼓勵幼兒多接觸體育運動,從而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提升大肌肉的發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