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青西小學 高玉花
在形式不同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中,課堂提問是教師在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手段,為了使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能夠得到充分提升,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把握好課堂提問的藝術,借助課堂提問總結得出自己在教學中獲取的失敗或者成功的教訓以及經驗。教師要在課堂上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素養,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并在持續不斷的探索中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因此,對于教學中的提問藝術,教師不僅要保證合理應用,還要保證有效應用,文章就針對其具體的應用策略進行了探討。
學生在進行語文文章閱讀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一些文本在語言文字方面存在矛盾之處,其實,正是因為這些矛盾之處,才使文章有了特色十足的表達效果。但是從現實教學的角度來講,受到小學生自身思維能力以及生活學習經驗的限制,這種矛盾往往會成為教學難點,增加小學生理解課文的難度。但如果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準確理解這些矛盾,則能夠對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達的思想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例如,教師在講解《落花生》這篇文章的時候,表面上落花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食物,但是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卻圍繞落花生在生長過程中蘊含的精神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落花生的平凡以及高尚就成了本節課教學的一對主要矛盾。而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就要嘗試在課堂上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針對落花生的平凡以及高尚之間的矛盾為學生設置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主動體悟文章的思想內涵,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達成學習目標,拓展自己的思維寬度,為學生后續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進行文章寫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一些文章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往往不會直接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而是含蓄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的字里行間。因此學生在對此類文章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想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則往往具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實際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并通過對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分析來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夠真正經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進而使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能夠真正得到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將相和》這篇文章的時候,課程教學一開始,學生在對文章進行初步閱讀的過程中就受到了文章中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情節的感染。即使在課堂教學之初學生的學習熱情就已經得到了有效調動,但對于本篇文章所揭示的內涵并沒有實現深入理解以及把握,要想使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能夠得到提升,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引導。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點撥,可以以本節課的文章內容為基礎為學生設置問題鏈,使學生能夠在教師設置的問題鏈的引導下實現思維的層層深入,從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到逐漸通過個別關鍵詞揭示文章的內涵。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降低直接讓學生把握文章主旨的難度,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實現循序漸進的進步,進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所謂文章的題眼,多數情況下指的都是文章的題目,因此教師在實際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嘗試從文章的題目入手為學生設計思考問題,促使學生能夠在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的基礎上,對文章的主旨進行更好的把握,進而有效提升學生課堂思考的針對性,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小學語文學習方法,實現在后續學習過程中的靈活變通。例如,教師在教學《父愛之舟》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可以圍繞文章題目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對文章題目進行分析,學生猜測這篇文章主要描寫的是父愛的偉大,而圍繞這一主題,教師則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拓展,通過由淺入深的提問,使學生能夠逐漸深化對于父愛的認識,并在此過程中,借助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將文章的主題與自己的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這樣的教學方法,既能實現對于教學內容的拓展,又能使課堂教學不偏離本節課的討論主題,同時還能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高效的小學語文學習方法,并在后續的語文學習中靈活應用這些學習方法,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即使是同一位作者在針對不同的文章進行謀篇布局的過程中也會體現不同的特色,而不同的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在謀篇布局的風格方面也會體現出較大的差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夠得到更好的調動,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就要有效突出文章的這種情感,使學生能夠在感悟文章情感的基礎上,更好地體會文章的主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提問的教學方式真正實現披文入情,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思維的活躍度。例如,教師在教學《守株待兔》這篇文章的過程中,為了突出故事主人公農夫的懶惰以及僥幸心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悟文章中的這種情感,要求學生思考:“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后,我們能夠受到哪些啟發?”學生思考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也能夠主動發散自己的思維,有學生認為:“兔子之所以能夠撞在樹上而恰好被農夫遇到,完全是一個小概率事件,而不能將其當成一個常態化的事件,因此,對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幸運,我們要能夠以非常理性的態度來對待,而不能將其當成常態化的事件,否則就會像故事中的農夫一樣,給自己的正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也有學生認為:“農夫之所以出現了守株待兔的行為,主要是因為自身的懶惰導致的,而為了有效避免此類問題的反復發生,我們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克服自己的懶惰,相信勤勞才是致富的主要方法。”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了有效拓展,語文教學目標得到了有效達成。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針對課堂提問的藝術,教師需要加強研究,使提問對于推動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積極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