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 葉利娜
數學是小學階段主要的教學內容,在農村小學教學當中,由于教育資源有限,就需要教師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進一步挖掘出更多的素材,幫助學生內化數學知識。借助情境教學的有效應用,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教師要構建生活化的數學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想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的本質,就需要嘗試將數學概念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實踐融合。教師自身應當抓住生活實踐與數學知識的結合點,找出存在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案例,讓數學知識的學習充滿趣味性,進而打造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師還應借助多樣化的數學教學資料,尋找數學知識的應用途徑,讓學生能夠有意識地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講述的知識內容越貼近學生的生活背景和習慣,學生對待數學知識的學習就會有更高的積極性,也能更穩固地掌握相關知識內容。而想要將數學課堂與生活實現真正的融合,就需要我們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尋找教材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點。
如,學生對神話故事比較感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借助神話故事的內容,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后羿曾經射下過太陽,一共10個太陽,被后羿射下來1個,還剩下幾個太陽呢?”通過這樣的問題形式,讓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和問題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學生的學習做出導向。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形式,從學生熟悉的情境中挖掘數學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給予學生更多學習動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和內容,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生活當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作為教師也應當有自己的教育目標,能夠從日常的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和素材,構建一個高質量的數學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緊密的聯系,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這樣學生才會有更高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構建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在超市里購買蔬菜和水果;在商場里購買衣服等。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帶來的巨大優勢,將各種各樣新奇的玩具和零食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給學生,并標上對應的價格,讓學生進行數學運算的學習。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數學學習小組,讓不同小組的學生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回答相應的數學問題,獲勝的小組能夠獲得教師提供的獎勵,而失敗的小組在課余時間則需要進行自我提升,通過這樣的形式,幫助學生復習知識,并提升其數學學習的興趣。
根據相關的研究,興趣往往能夠帶給學生一種積極的情感,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而往往興趣都是在具體的情境中產生的,對小學生而言,他們往往會對自己比較熟悉的事物更感興趣。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環節,教師就必須將充分運用教具,促使學生有更高的數學學習興趣。
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圖形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平時比較喜歡的玩具,帶到課堂上來。教師可先為學生準備好籃球、乒乓球等圓形的物體,進而帶領學生分析圓形的形狀和特征等,引導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搶答,并且將學生的玩具放在講臺上,按照玩具的形狀讓學生將玩具分類,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也能分辨出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特點。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能夠更明顯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能夠提升自身主動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運用教具,讓學生不再單純地學習課本上冰冷的知識。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教具將數學的本質真正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接觸、觸摸教具,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促使學生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從生活中挖掘數學知識,并且能夠嘗試將數學知識真正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解決各種各樣的數學問題。
問答一直是一種高效的數學教學方式,通過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解答,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分析,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要構建好問題情境,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的機會。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提出的問題需要與教學內容有所關聯,這樣學生在回答過程中也能夠參考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消除對數學問題的距離感,并增強他們回答問題的信心,這樣學生在日后也能更有主動回答問題的信心。此外,由于學生的數學水平有一定差距,對同樣的數學問題,不同學生的學習感受也不同,所以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時要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促使優等生通過回答問題能實現深度學習,學困生在認真分析和考量后,也能夠有效解答問題,這樣所有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簡易方程”這一部分時,為學生創設問答情境,讓學生為教師提出方程問題,教師進行解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感嘆教師計算的迅速和精確。這時,教師可以順勢提出問題,詢問學生是否想知道教師的秘訣,引出將要講解的新知識。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后,教師可將簡易方程的解答方法講述給學生,讓學生親自理解和感受。有很多的學生由于數學水平不足,對簡易方程的相關知識還是一知半解,教師就可以當著學生面解題過程的演示,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方法進行計算,驗證計算結果和提高計算速度。通過這樣的問答形式,構建高質量的數學情境,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促使其深度掌握相關知識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基于農村小學的教學現狀,要發揮出情境教學的真正優勢,嘗試通過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深度掌握數學知識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推動學生的學習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