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教育中更加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教育成為教學中的一項主要內容。體育教學中離不開田徑運動訓練,據調查顯示,田徑運動訓練深受學生們的喜愛,田徑運動訓練中應該注重學生的保護。重點分析田徑運動訓練中可能出現的損傷,了解發生這些損傷的原因,組織好有效的預防措施。
田徑運動訓練中經常會有韌帶拉傷、腳踝受傷、跟腱受傷這類的損傷情況,田徑運動損傷具有復雜性、突發性的特征,很多損傷都無法根治,直接影響到田徑運動訓練員的身體素質[1]。田徑運動訓練中應該提高對預防損傷的重視度,制定一套符合田徑運動訓練員實際情況的訓練方案,全面降低運動損傷的次數,保護好田徑運動員的身體,這樣才能保證田徑運動訓練員有長期、良好的發展。
田徑運動是體育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結合學校中田徑運動訓練案例,分析田徑運動訓練中發生損傷的幾點原因,如下:
田徑運動訓練中缺少保護措施是一項主要的原因,田徑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忽視了場地、器械等硬件設施的建設[2]。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的跑道經常會有沙坑、硬塊、凹凸不平的問題,這種現象會直接增加運動員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例如:某學校田徑運動訓練場的跑道,跑道上有一處坑洼,某個運動員起跑之后不小心踩到了坑洼位置,運動員瞬間摔倒在地上,該名運動員扭傷腳踝,只能暫停田徑運動訓練。這種案例說明了田徑運動訓練中場地保護的重要性,除此以外,體育老師也要在田徑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以此來體現保護措施在田徑運動訓練中的重要性。
訓練姿勢不標準是引起田徑運動訓練損傷的另一項原因,田徑運動訓練中提倡科學訓練,而訓練姿勢不對、運動量過大等這些都屬于不標準、不科學的訓練方法。田徑運動訓練中不同人員的身體素質不同,無法接受統一的訓練,如果老師安排了統一的訓練方案,就會出現訓練不標準的情況,進而誘發運動員損傷,尤其是初期田徑運動員參與了高負荷的運動訓練,這時田徑運動員就很容易有損傷。訓練姿勢不標準就無法調動運動員的全身肌肉,運動員肌肉協調力度不夠也會引起損傷。
田徑運動訓練時運動員和老師都缺乏預防損傷的意識,這樣就會增加運動員損傷的概率[3]。例如:某學校田徑運動訓練時,老師把訓練項目布置好之后就讓運動員自由活動,期間并沒有監督學生的訓練過程,學生田徑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多次出現學生受傷的情況,而且老師教學期間也沒有向學生講述訓練的注意事項和保護措施,學生自身的保護意識也不夠,這才引起了訓練損傷的事件。預防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田徑運動訓練時必須要樹立起預防意識,全面保障運動員的安全。
準備活動在田徑運動訓練中至關重要,準備活動不足或者過度都會影響田徑運動員的訓練質量。準備活動的目的就是調動運動員的神經,讓運動神經能夠聽取肌肉的指揮,進而有效完成田徑運動,預防肌肉拉傷或者摔傷。田徑運動訓練之前必須要有足夠的準備活動,田徑運動員的準備活動要合理,準備活動不能不足,也不能過度,適量的準備活動才有利于田徑運動員的訓練。例如:某校田徑運動訓練課程中,學校規定田徑運動員訓練中準備活動的時間為15 分鐘,實際老師帶領學生活動10 分鐘就進入正規的訓練,學生肌肉和神經都沒有得到充分的活動,不利于學生的田徑運動訓練。
本文針對田徑運動訓練中發生的損傷提出合理的預防措施,全面保護運動員在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的安全性,避免有運動員受傷的情況。
訓練場地對田徑運動訓練的影響比較大,訓練場地中的細小缺陷也會影響到運動員的安全[4]。針對田徑運動訓練場地提出幾點完善措施,如:①學校應該注重田徑運動訓練的場地檢修,定期要檢查田徑運動的訓練場,即使發現訓練場上的缺陷,并且落實修復措施,避免訓練場地影響運動員的訓練;②老師上課之前與學生一同檢查訓練場地,觀察訓練場地的環境,檢查訓練使用的器材,全面排除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的風險,保障田徑運動訓練中運動員的安全;③老師盡量為學生選擇安全的訓練區域,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訓練過程中的安全,積極預防訓練損傷。
田徑運動訓練中為了預防運動員損傷規范了訓練姿勢,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有計劃的落實訓練方案,在預防運動員損傷的前提下提高田徑運動訓練的水平[5]。例如:某校田徑運動訓練中非常注重運動員的保護,為了預防運動員在田徑運動訓練中發生損傷,該校體育老師深入分析了所有田徑運動員的特征,制定了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充分發揮因材施教的優勢,該校田徑隊中有3 名資深運動員,10 名中期階段的運動員以及20 名初期運動員,老師在組織田徑訓練時采用了等級訓練模式,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規劃訓練內容并且設計合適的訓練強度,運動員達到田徑訓練的階級指標之后才能進入更高層次的訓練,一定要注重運動員自身情況與訓練方案的匹配性,而且這些運動員的訓練時間也不一樣,3 名資深運動員的訓練時間為每天1 個小時,10 名中期階段運動員的訓練時間為每天45 分鐘,而20 名初期運動員的訓練時間為每天30 分鐘,適度控制好運動員的訓練時間,做到訓練的規范性,預防運動員受傷。
田徑運動訓練中為了做好安全保護的措施,所有老師和運動員都要樹立保護意識,提高自身對運動安全的認識水平,因此田徑運動訓練中應該強化思想教育,從根本上預防田徑運動訓練損傷。本文以某學校為例,分析如何樹立保護意識才能預防田徑運動訓練損傷。該校田徑運動員為青少年階段,青少年運動員活潑好動,訓練時很有精神,為了保護這些青少年運動員,相關老師提出每組組織一次思想教育課,專門教給學生訓練保護的方法,老師在對學生思想教育時采用案例的方法,列舉田徑運動訓練中的損傷案例,分析學生發生損傷的原因,告知學生遇到這類情況時應該怎么處理才能預防受傷,而且老師在訓練運動員時也參與到訓練中,時刻提醒運動員注意訓練的方式方法,時刻保護自己的安全。
本文以某體育高校為例,分析田徑運動訓練中預防損傷的方法。該高校田徑運動訓練中比較注重組織準備活動[6]。因為該高校屬于體育類院校,所以田徑項目為該學校的主要教學課程,總結該校以往田徑運動訓練的方式,該院校提出了趣味教學計劃,主要是用在田徑運動訓練的準備活動中,該校田徑運動訓練中的運動員們在傳統的準備活動中比較消極,有些運動員不愿意參加集體的準備活動,經常以個人為單位活動,這樣降低了準備活動的價值,也有一些運動員在訓練期間受傷,這時學校改變了以往準備活動的方式,把準備活動的動作融入音樂與舞蹈中,該校體育老師們編了一套舞蹈動作,伴隨著音樂完成準備活動,這樣既能讓運動員放松身體,也能讓運動員訓練之前熱身,該校田徑運動訓練的準備活動準備了幾首歌曲,準備活動中隨機播放兩首歌曲,這種準備活動深受學生喜愛,訓練員也愿意參加到這種新型的準備活動中,由此有效預防了田徑運動訓練中的損傷。
田徑運動訓練時提出了全面性的要求,訓練全面性更有利于保護運動員的身體安全。田徑運動屬于體育中的專項訓練項目,為了提高運動員的身體速度,保證運動員的身體器官能夠全面發展,因此建議田徑運動訓練中采用了全面性的訓練方法,注重運動員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的培養,進而才能幫助運動員預防田徑訓練時發生損傷[7]。例如:某學校田徑運動訓練方面為了實現全面訓練,減少運動員的損傷聯合諸多學校進行文化交流,這種交流方法能夠避開自身學校的缺陷,同時吸取其他學校的優勢,屬于互利的一種訓練方法,運動員也能在交流中提高自身的積極性,預防運動損傷。田徑運動的全面性訓練,更加注重運動員的生理和心理建設,幫助減少運動員訓練時的損傷,同時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水平。
田徑運動訓練中出現的損傷,都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為了保障學生在田徑運動訓練中的安全性,必須要了解田徑運動訓練中發生損傷的原因,同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提高田徑運動訓練的水平,更重要的是確保學生在訓練過程中能夠做到自我保護,降低田徑運動訓練對學生的傷害。